前几天骑电瓶车回故乡,沿途被一种奇异的现象所吸引,无论是在公路边,小路旁,还是在大面积荒芜的田地里,还有那成片的树林中……到处都是一片色泽亮丽的黄色身影,形成了一种罕见的黄花海洋,你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就会淹没在这样的花海里,这些花有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一枝黄花,又称加拿大一枝黄花。
看到此番景象,我毫无置身于花海的喜悦心情,一种莫名言状的焦虑油然而生。昨天我们全家自驾皖南行,小车行驶在高速道上,透过窗外,一路上一枝黄花伴我行,或三两枝,或一簇簇,或一大片,看着那些艳丽的蝎尾状黄花随风摇曳,竟然似有赏心悦目之感,少有了厌恶之情,但很快我的心情又变得忧虑起来。以前经常都会开展轰轰烈烈的铲除运动,而如今怎么会岀现如此“壮观”的景象,简直是一种失控的状态,岂能任其蔓延?于是我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
这种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属菊科多年生植物,又名黄莺草、麒麟草,更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有较强的耐寒抗旱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很强,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怪不得眼下随处可见。上世纪30年代被作为庭院欣赏引进国内,最先引入上海、南京等地,后来逃逸至野外,并成为一种恶性杂草,曾经的上海蔓延,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土著植物消亡。现在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蔓延。如果任其发展,严重抑制入侵地其他植物生长,不光对农田形成危害,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园林绿化等,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这种外来植物具有超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可通过根部和种子两种方式繁殖),在其生长过程中会跟其他植物争空间、争水、争肥等,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对于那些生存能力不是很强的植物来说会造成连片死亡的影响,这也是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霸王花的由来。它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木,也就是说它可以反复发芽、生长、开花。由此可见,对于生态环境,一枝黄花的伤害是明显的,轻则影响其他植物生长,重则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此外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其主要危害是在花粉上,一枝黄花的花朵数量非常之多,花期很长,相对于其他植物的花粉是多而时间长,而花粉可导致一些人过敏反应,还可导致人体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鉴于此,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恶性杂草,被列入物种入侵名录。
一直以来,经常都有铲除一枝黄花的运动,前几天在电视上也看到合肥一公园里一枝黄花为患,故而发动大量人力物力去铲除,具体做法都是和先前广大农村铲除一枝黄花的做法一样,即把看到的一枝黄花统统砍去就行了,诸不知这确实是一种治表不治本的方法,只能看到当年当时的一时现象,那些被砍去的一枝黄花的强大根系仍被保留在地下,更有无数的种子撒落在土壤中,来年还会迅猛生根发芽状大的,所以才有了如今一枝黄花泛滥的惊人画面。根据资料显示,对付、根除一枝黄花有以下正确方法:
人工铲除,在人工铲除一枝黄花时,绝不能仅仅是砍除枝干,必须是连根拔除后集中焚烧。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茎发达,生长茂盛,茎粗秆壮,最彻底最有效的根除方法就是人工“斩草除根”,即不光是砍掉地上茎秆,还要挖岀地下根茎,晒干后集中焚烧,最佳时间是在其种子未成熟前,即每年的10月份至11月份中旬,也就是说现在正值人工铲除一枝黄花的最佳时期。呼吁、建议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宣传危害,采取正确的防除措施,把重点放在“斩草除根”上面,如果继续治“表”甚至连“表”也不治,我想未来的一枝黄花真的会泛滥成灾的。
机械翻耕,消除拋荒地也是根除一枝黄花的方法之一,对一些河滩、堤埂和闲置的荒地及尚未开发的空地,应大力推行复耕复种,从源头上根除一枝黄花的适生环境是非常可行的办法,我们当地在大集体年代是极少看到一枝黄花的,因为那时没有什么荒田空地。
化学药剂防除,主要是杀灭一枝黄花的幼苗。即用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及复配剂防除,利用其内吸传导性杀死幼苗,防除效果较好。一枝黄花以地下根茎繁殖为主,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上旬开始地下根茎附近岀现簇状小苗,而大部分种子的萌发繁殖是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6月底,因此,春季防除一枝黄花用药最好从4月下旬开始。
笔者也许是杞人忧天,但还是一吐为快,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标本兼治,切实可行,因为恶性杂草覆盖、蔓延的乡村不是真正的美好乡村。
最忆是巢州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