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徐州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铜山召开,对全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交流,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开拓创新,持续推进休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会人员实地观摩铜山休闲旅游产业项目,感受铜山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现状。副市长王维峰,区长高建民,区委副书记刘光明出席会议。
会上,一批“最美乡村”、“最美农庄”、“最美民宿”等项目受到表彰与推介。
近年来,铜山区把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工程,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1个、四星级园区7个,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汉王村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余家,综合收入达到9.45亿元、增长12.6%。王维峰对铜山乡村旅游发展表示肯定,他说
近年来,铜山区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推动力度大,抢抓劲头足,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走在了全市各县区前列。王维峰要求
要着眼大势,提高认识,持续增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信心和决心。要把准方向,聚焦重点,进一步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质效。要“以文塑旅”,挖掘以文化为灵魂的农业发展特色,提高农旅融合发展层次。要学习借鉴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软硬件水平,全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瞄准市场,积极培育农旅新品牌和新业态,不断满足游客旅游需求,进一步放大产业效应,营造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奋力开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我区哪些休闲旅游产业项目?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伊庄镇川上村川上村位于国家级4A景区——悬水湖景区境内,毗邻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会址,面积亩,因孔子在此处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句而得名。川上村按照“融明清建筑风格、汇苏北石山民居特色”的设计思路,引入吕梁石及红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同时立足传统产业、特色饮食和民俗文化,规划建设老字号美食街、民宿文创街、特色作坊街、吕梁水街4条商业街。其中,特色作坊街设立酒坊、香油坊、青瓷坊等“九坊”,每户都形成集“制作、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业态。预计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万元。吕梁梯田花海吕梁梯田花海位于伊庄镇倪园村东北部,占地约亩,按四季种植花卉,品类近百种。梯田共分为五层,一层紧扣一层从茅山山脚下盘旋而上,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美丽画卷。春季的虞美人、硫华菊、蛇目菊,夏季的百日草、满天星,秋季的波斯菊、翠菊、金鸡菊,冬季的宿根天人菊、野菊花,漫山遍野、百花争艳。让前来梯田花海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倘佯在花的海洋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与花海遥相辉映,组成一片别具特色的田园风光。
吕梁茶旅小镇吕梁茶旅小镇是以山水生态和现代观光农业为基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茶种植、茶文化为发展核心,做好茶旅产业,实现以农兴旅、以旅富农。茶旅小镇项目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以茶园观光为主,主要建成千亩茶园。年底,吕梁茶旅小镇项目已完成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及生态有机茶园种植近千亩,目前茶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已建成茶文化配套体验区余平方米,集茶文化体验、茶叶知识科普、制茶工坊、茶艺培训、茶产品研发等为一体,打造综合性茶文化博览园。
马集十里杏花村马集村位于吕梁山旅游度假区境内,是远近闻名的“十里杏花村”。近年来,马集村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江苏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水美乡村”、“徐州市精神文明村”等荣誉称号,马集金杏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村集体收入81.6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元。
马集村依托十里杏花、吕梁湖、滨湖公园、毛山观景台、沙滩等景点,发展春赏花、夏摘果、秋赏湖、冬探雪特色旅游产业,年均游客量达50万人次。今年以来,通过清理公共空间腾出土地亩,建设滨湖公园、游步道、亲水平台、沙滩、休闲草坪等游乐设施,开辟共享菜园,依托千亩杏树打造特色绿化景观,塑造独具特色的十里杏花村风貌。张集镇吾爱山谷农场吾爱山谷农场位于张集镇城头村、梁堂村,吕梁山旅游度假区境内,项目总占地面积亩。规划一期亩,投资额1.1亿元,是以现代设施农业绿色种植为主体,集果蔬科学实验研究及技术推广、番茄仓储式报单供应、深加工及农业体验式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区。二期亩,与台资合作,计划今年11月实施建设,规划建设新型大拱穹冬暖式日光温室亩,打造海峡两岸精准农业示范种植园。张集镇桃花源休闲驿站桃花源休闲驿站项目位于黄河南路北岸,距离新城区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由邓楼村党支部与秋波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村集体先后入股80余万元,动员村民以鱼塘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目前入股的鱼塘面积超过亩。邓楼村对原有池塘采取生态护坡、撒种草种、搭建亲水平台、配备休憩廊亭等整改措施,整体改善池塘环境,统一对外提供休闲垂钓、特色农产品销售、婚纱摄影取景等休闲活动体验。目前驿站累计接待游客已超0人次,营业收入30万元。未来将继续开发特色体验品牌,以垂钓、养殖、赏花、农事体验等为依托打造强村富民产业带。图文:滕建飞、张景瑞
编辑:石茜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