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朋友 南宋年间,一些中原士族因逃避战乱,举家南迁,相继抵达香山小榄。那时,小榄遍地黄花,溢香流金。人们在此安居,引进中原各式菊花,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自此小榄栽菊、餐菊、咏菊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每逢重阳佳节,人们有饮菊花酒、食菊花糕、尝菊花宴的习俗,故菊花酒又被称为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陶渊明诗云:“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頽龄”。
今年正值小榄菊花会周年,中山市小榄菊城酒厂精心生产出小榄菊花会周年纪念版菊花酒33度限量版三万支,每一支菊花酒背后都有一个专属的身份证编号,值得拥有珍藏。此外,其选用小榄本土野黄菊和纯良米酒,经浸泡、蒸馏、陈藏等工序精制出来的,酒清澈透明,醇厚甘甜,菊香优雅细腻,回味悠长,乃属佳品。
中山小榄盛产的荼薇花又叫荼靡花,对种植土壤、气候有特别的要求,是一种“娇贵”的花。于清明节前后开花,荼薇花以芳香胜玫瑰而驰名中外,传说中的荼薇仙子与花农杜丽春相爱典故,更增添了荼薇花的浪漫色彩。
小榄人于南宋末年以荼薇花浸泡米酒酿成荼薇酒,相传明末,岭南诗画大家里人伍瑞隆,与一些地方名人墨客作画或唱酬时,品尝此酒后意趣倍增。清代,小榄涌现出许多酒坊大量地酿造荼薇酒,至今小榄荼薇酒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荼薇酒其酒质澄清而不沉淀,滴滴香醇、甜润,即有陈年米酒的醇厚,又有荼薇花的郁香,酒香四溢。
今年正值小榄菊花会周年,中山市小榄菊城酒厂除了精心生产菊花酒以外,还特此生产出小榄菊花会周年纪念版荼薇酒33度限量版三万支,每一支菊花酒背后都有一个专属的身份证编号,是难得一求的酒中珍品。
菊城手信系列产品介绍沙琪玛也称萨其马,原意是“狗奶子糖蘸”。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相传是清朝时在广州任职的一位满洲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每次都不能重复。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自己。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想不到,萨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其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其马”,因而得名。
秋霜至,小榄菊花开满城,芳香把客来。小榄人精选原料,以食用菊花入馔做出来的菊花榄仁沙琪玛,除了有沙琪玛色泽米黄,酥松绵软,香甜可口的特点以外,表面还拌上一层清香扑鼻的菊花,粒粒榄仁的实在口感,甘香松润,入口松软,不粘牙,淡淡花香流溢,作为一份菊城手信,物轻情意重。
早在清光绪末年间,香山县(现中山市)有一书香世家,家道日落,经济日紧。时值其母寿辰,正为招待亲友的开支发愁,其家的婢女名潘雁湘,自梳女,生性聪明、好学、平时练得一手制糕点的好手艺。她采用绿豆粉、用糖腌制过肥猪肉片,精心制作绿豆夹肉饼,敬奉给老夫人,咀嚼后带有杏仁味,入口酥化。
而小榄,作为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底蕴的名镇,其菊花起源于宋代,盛于明代,一直宠冠全镇。小榄人充分利用菊花的特性,把菊花融入到美食当中,精心制作出菊花杏仁饼,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创新添加菊花糠,色泽金黄,入口甘香松化,嚼之肥而不腻,风味传统中带独特的清香,历久弥新,作为一份菊城手信,深情厚意。
荼薇亦称荼蘼,古诗有云:“一年春事到荼蘼”、“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虽颜容薄,却胜娇贵。荼薇在小榄种植的历史很悠久,在明嘉靖《香山县志》中已有荼薇的记载,清代小榄已大量种植,除供本地制作食品外,还远销外国。食用荼薇花,具有缓解紧张心情、调节内分泌、养颜护肤、调节脾胃及舒肝理气等功效。
三月,正是小榄荼薇花开得最烂漫的时候,虽其花期不长,但花香更胜玫瑰,其延伸出来的荼薇蛋卷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成为中山风味小食。荼薇蛋卷以鸡蛋浆烘干为皮,配以荼薇花馅,放进嘴里酥脆的蛋卷皮很快就化开,包裹在里面的红色、白色的细末慢慢咀嚼,顿时满口馨香,食来既有鲜蛋的原香味,又有浓郁的荼薇花香,作为一份菊城手信,卷卷情怀系菊城。
产品
单价
小榄菊花酒
元/支
小榄荼薇酒
元/支
菊花榄仁沙琪玛
38元/盒
荼薇凤凰蛋卷
38元/盒
菊花杏仁饼
48元/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