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65350.html
曲沃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温,平均温度12.6℃,年降雨量mm左右,无霜期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个特产丰富的农业县。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曲沃县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遵循“市场化引导、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了以“晋之源”统一冠名的太子滩现代农业、曲村现代农业、磨盘岭现代农业、里村红提葡萄、北董优质大蒜、浍河北岸观光农业、高显汾河滩涂循环农业、杨谈精品水果等八大系列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条长50公里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走廊,全县各类特色高效农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年11月,曲沃县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我县立足这一优势,乘势而上,以“晋之源”系列农业园区扩容提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使“晋之源”农业步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谱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新篇章。
农业八大园区晋之源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太子滩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是我县针对太子滩盐碱地长期返碱严重、农民无法耕种的现实,积极响应省委“六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决策部署和我县实现“一县一业”,发展现代农业而实施的农业增效工程。该工程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导,采取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的新举措,探索出了盐碱地改造治理的新模式,闯出了一条土地治理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该园区总规划面积一万亩,共涉及我县2个乡镇、12个行政村,一期工程3亩,由山西立恒钢铁公司投资8亿元,以租用方式流转土地进行连片综合开发治理。土地效益由原来的不足元提高到近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元提高到10元。一期工程规划了六大区域:第一个区域是高科技智能温室区。建设两栋平米的智能温室和30栋平米的日光温室。主要采取无土栽培、电脑控制、水肥一体化等高科技栽培管理技术。第二个区域是双千亩莲鱼共养区。建设个莲池共0余亩,每个莲池都铺设了黑色防渗膜,起到节水隔碱、防治病虫害污染、抗微生物侵蚀等作用,同时便于莲菜收获,降低了劳动成本,亩效益在1万元左右。第三个是弄光互补产业区。建设20兆瓦光伏农业一体化工程。第四个区域是特种水产养殖区。亩湖面上分甲鱼养殖区、大闸蟹养殖区、龙虾养殖区、草鱼、鲤鱼养殖区。第五个区域是晋国文化游览区。位于太子湖中心莲花岛上,岛上建有申园,整体格局为古香古色的仿晋国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0多平米,主要由晋文化展厅、商务接待区和休息区组成。第六个区域是生态湿地保护区。湖面周边种植了亩的芦苇荡,起到了净化水质、供鸟类栖息和改善生态的作用。六大区域发挥了六大功能,即现代农业示范、特种水产养殖、文化旅游观光、湿地公园休闲、工农业用水保障、和大气环境改善六大功能。实现了一个目标,即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二期工程已流转回土地0余亩,借助太子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优势,开发建设集现代农业、湿地公园、休闲采摘、水上游乐、养老健身、工农业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力求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昔日的盐碱滩变成风景如画、丰产丰收的现代农业高产园。
晋之源里村红提葡萄园区“晋之源”里村红提葡萄园区位于曲沃县里村镇,涉及里村、朝阳、北辛店和封王堡等9个村,总面积亩,年产值过亿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基础改善、规模扩张、模式更新、技术服务,实现了红提产业和园区建设的新跨越。为改善设施提升档次,年以来,新开、硬化园区道路4米,铺设灌管0万米,新植白蜡、木槿等苗木0余株,月季5万余株,建成了园区景观大门、红提广场、技术培训室等设施,园区建设水平、对外形象、景观功能以及知名度不断提升。为提供红提葡萄生产技术保障,我县高薪聘请中国葡萄学会秘书长晁无疾教授以及6名高级农艺师组成技术指导组,对产业进行全程观察、培训、指导,强力推行“V”形架、β砧木更新等技术,同时还多次组织种植户到杨陵、渭南等地外出学习,保证了各项技术的更新和落实到位;此外,在年建成了占地亩的精品设施葡萄示范园,引种了夏黑、巨玫瑰、红巴拉多等新品种,实现了提早生产和效益翻番。为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在里村、朝阳、北辛店等村推广连片种植,全镇红提面积达到亩,按照市场行情,葡萄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加收入1亿元,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同时果品远销深圳、广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甚至还转销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地,成为我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晋之源北董大蒜园区“晋之源”北董优质大蒜园区南屏紫金山,北临浍河水,分布在我县北董乡南部下郇、南林交、景明等17个村。目前已发展园区大蒜3万亩,年,大蒜亩均收入元,总产值3亿元。多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当地水资源优势,在省市党委、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大蒜产业。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先后引进了宋城大蒜、富硒大蒜、苍山大蒜、青龙白蒜、徐州大蒜、山东脱毒大蒜等7个优良品种,政府补贴蒜农蒜种资金万元。在大蒜生产方面依靠科技支撑,采用绿色无公害生产规程,合理使用化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经山西省无公害食品检测中心检测,大蒜产地、产品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沸泉牌”大蒜,被评为“山西名牌农产品”。为推进大蒜产业的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把大蒜产业做大做强,园区范围内成立了大蒜专业合作组织六个,为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设规范了东明德、李野、景明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北董大蒜远销陕西、内蒙、河北、广东等地。建设西闫、景明两个大蒜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大蒜附加值。“十二五”期间北董乡将以大蒜园区为中心,以品种更新为前提,以模式转换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展大蒜四万亩,全乡产值六个亿。
晋之源浍河北岸观光农业园区“晋之源”浍河北岸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史村镇东南浍河岸边,共涉及该镇4个行政村,4余口人。该园区的总体规划是“一路三产四区”。“一路”即从大坝沿库区北岸到秦岗与晋韩线相接,全长7公里的浍河大道;“三产”即发展大棚蔬菜、林果业、优质粮食三个产业;“四区”即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区、水上健身娱乐区、名优特风味小吃区。要通过3-5年的建设,将浍河北岸努力打造成集特色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精品园区。
截止目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并集合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资金,“晋之源”浍河北岸生态农业园区“一路”已全线贯通并完成了绿化;“三产”中,已建成蔬菜大棚余栋,建成干果业亩和优质粮食基地0余亩。“四区”中,水上健身娱乐区建设初具规模,并形成初步的接待能力;名优特风味小吃区已落户餐饮企业十余家,吸引了周边县市群众前来游玩品尝;休闲度假区已建成集餐饮、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浍贤山庄和晋都民俗风情园区。其中浍贤庄今年重点完成了餐厅门窗的翻修改造和屋顶的仿晋重建;新建成仿晋门楼和大战浍河浮雕游廊各一座;院内的景观改造和新建5栋旅游餐厅内部装修也已全部完工。晋都民俗风情园区规划总占地余亩,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0.8亿元,重点完成了浍河魂大型雕塑、标志性建筑、浍水亭、2号码头、景区围墙和仿晋门楼等系列景观及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沿河5栋旅游餐厅正在进行彩绘;青铜器博物馆主体已基本完工;新增水上摩托艇、水陆两栖汽车等水上娱乐项目。现代农业园区已建成园林绿化苗木基地一个,基地采用的是旅游景观绿化与苗圃基地相结合的“林苗一体化”绿化新模式,其中绿化浍河大道3米,两侧行道树栽植法桐、白皮松,并用月季铺底;在行道树两侧外围育有百余种月季、白皮松、油松、竹柳、核桃、国槐、法桐、香花槐、白蜡、垂柳、侧柏等一大批优良品种近0万株,现苗木基地总面积已达0余亩。
晋之源汾河滩涂循环农业园区晋之源高显汾河滩涂循环农业园区,即汾河高显段治理美化工程,是全市建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曲沃县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于年5月建立,当年8月完成首期工程并对外开放。园区位于曲沃县高显镇西部,涉及高阳、汾阴、高显三个村庄,占地面积1万余亩,其中,莲池面积0亩,总投资余万元。为不断扩大影响力,高显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推动“三个发展”的总体思路,精心规划,招商引资。对园区内不断进行扩容提质,丰富内涵。分别于年、年在园区内建设荷塘月色度假村以及沃阳香菇种植基地。
荷塘月色度假村共投资2余万元,包括休闲娱乐区、莲鱼共养区、特色种植区、产品加工区和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占地面积约亩,有水上乐园(包括智勇闯关、勇敢攀岩、儿童游乐设施等)、书画展厅、农产品展厅、餐饮木屋、景观生态水面、八角亭、杨树林、射箭场等设施。莲鱼共养区占地余亩,泥鳅和莲藕进行立体种养,莲藕品种为“太空36号”,花期长达多天,每亩可产藕带斤、莲籽余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特色种植区占地余亩,主要是发展特色果蔬和水稻种植;目前已完成蔬菜大棚4栋,主要进行有机蔬菜种植供游客采摘。产品加工区占地20亩,主要加工泡椒藕带、荷叶茶,正在投资研发莲藕汁饮料。办公区包括专家公寓3栋,平方办公场所,办公设施齐全。
基地建立于年6月,当年8月份开始投产,从选址到调地再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专业从事香菇产业生产、开发的专业机构,着力于香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及其深加工。
基地一期投资万元,流转土地80亩,建设办公区平米,加工车间平米,硬化道路0平米。建成设施配套齐全的冬菇棚5个。夏菇棚20余个,标准化菌种生产车间一座,大大降低了香菇生产成本。基地为周边农户提供菌种,提供出菇棚,提供技术,出菇后负责统一销售,不断发展沿汾河(曲沃段)香菇生产加工经济带,带动汾河沿线百姓致富。
目前,基地能够达到年种植香菇万袋,年产鲜菇0吨,预计年产值达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废物利用率,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
晋之源磨盘岭生态农业园区曲沃县磨盘岭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的史村镇西海村,是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确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也是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确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园区。
近年来,曲沃县委、县政府对磨盘岭休闲观光农业高度重视,连续多年投资开发已初具规模,产业发展模式全省领先。按照“十二五”总体规划,围绕全省提出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以发展设施蔬菜、日本甜柿、蘑菇和养鸡四大产业为重点,形成了“岭下万亩大棚菜,东岭千亩甜柿园,沟地百洞双孢菇,南岭十里养殖带”的农业开发新模式。在磨盘岭农业观光园建设有“百果园”特色休闲服务区、东岭和南岭“赏花摘果”游览区、沟坡窑洞双孢菇栽培区、河槽地大棚蔬菜采摘区、沟里土鸡养殖区和农民文化广场娱乐区等六个旅游休闲功能区,昔日贫瘠荒凉的磨盘岭,现在已变成了集“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磨盘岭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发展,实行市场化运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于年5月13日组建成立了“曲沃公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运营。该合作社目前由21名社员组成,出资余万元。经营范围:果蔬种植、销售,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民培训,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农家乐等。年接待观光采摘游客3万多人次,园区从业人员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人,占员工总数的92%。
晋之源曲村现代农业园区晋之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涉及曲村、里村两个乡镇10个村,总面积2万亩,总投资达2.3亿元。其中,市场建设工程总投资.8万元,包括4平方米的新品种示范中心,4立方米的恒温冷库,平方米现代农业信息中心;设施农业工程总投资1.3亿元,包括亩的新建日光温室、0亩的春秋拱棚;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0余万元。
年,围绕精品扩规模,依靠科技提档次,完善规划创环境,投资万元,示范建设了全市首家新型SF大棚5栋,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6栋、标准化拱棚88栋,改造半拉子大棚51栋。按照“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园。观光园占地面积平米,总投资万元,分二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主要建设15栋SF型日光温室。目前,SF型日光温室已建成5栋,果蔬品种有黄瓜、西红柿和葡萄三类,预计年底全部建成,栽植品种将增至10多个。二期主要对景点道路两侧建筑进行复古式改造,打造系列文化景观。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实施文化墙建设,预计年4月份完工。
晋之源杨谈精品水果园区“晋之源”杨谈精品水果园区是全市优质水果产地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群众种植苹果。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该乡的苹果品质优良,甜脆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上,杨谈红富士苹果获得金奖。从6年以来,杨谈乡万户村又投资万元,发展大樱桃0多亩。近几年来,曲沃县委、县政府从加快调产的角度不断对其进行引导,提高管理技术,水果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也不断提高。目前,全乡苹果、樱桃面积已达一万余亩,主要苹果品种有红富士、红星、嘎拉等,分布在杨谈、沟东、问卦、上营等村,每年可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0余万元。樱桃主要品种有红灯、萨米脱、早大果等8个系列。5-8年龄的果树亩效益可达1万余元,年产值0余万元。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杨谈苹果和樱桃的品质和知名度,初步实现“种植养殖大调产、致富观念大转变、富裕程度大提高、富裕面积大体现”,经过反复调研,最终确定了在里杨路两侧规划建设占地四千亩的精品苹果示范园区和万户村的0亩樱桃示范基地。通过采用“政府引导、协会组织、群众参与、全面受益”的发展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园区内的15公里循环路、园区路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同时配套水电设施,新建四座标志性建筑,免费发放果苗或给予适当购苗补助等。目前该园区已种植苹果樱桃亩,计划用三年时间再种植0亩,达到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