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座校园,
觅得“小桥、流水”构成的一幅古典雅致的画意,
找寻到生命幸福栖息的教育场。
漫步在弥漫翰墨书香,充盈悠然宁谧夏意的校园,
追溯新教育的情怀,体味育人的韵致,
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恬淡的假期里持续、厚重……
穿过雨的缠绵,走进七月的明艳,这芬芳四溢而又热烈火辣的盛夏,让乘风破浪的新教育人走进“海纳百川”的新教育之乡——海门,共同追寻那份最美的教育情怀。7月28日下午,江西定南、徐州丰县新教育代表团走进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进行交流培训。
(一)书册间亲切而悠远的一响
回响在字里行间的留白
就这样以文字、绘画的形式定格在校园
代表团在陈铁梅副校长、茅雅琳主任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东洲国际学校的翰墨书香间。新冠袭来,一场国殇一场精神的盛宴、一段灵魂的洗涤,宣传长廊中学生的战疫文章,中心大道上飘扬的灯杆旗标语,浓缩着阅读、生活、时代历练下的孩子的成长;走进教学楼,那随处可见的学生书画作品,那长长的班级书柜和那转角处精致而优雅的开放书架,让这里永远有思想的盛宴、心灵的邂逅,与书共处,生活永远美如画。
(二)
于无声处见智慧,
在教育匠心间显真情。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培养内心充盈,充满幸福感的孩子是东洲国际学校教育的宗旨。徐智潭校长《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似三月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教育浓郁着温度,温暖着每一个教与学的个体,春风化雨的柔情永远比秋风扫落叶的严厉更易拨动心弦。东洲国际学校在无痕间不断走向卓越和辉煌,成为越来越多海门学生和家长信赖的品牌学校。
(三)
黑板上涂抹的色彩
沾染着三分集体研讨的月白
三分教师耕耘的墨蓝
还有四分孩子智慧的鲜绿
张浩杰副校长《基于生本教育的问题链教学》的报告,真正展现了大东国教育者的眼界和胸怀,善于放手、乐于引导、更忠于合作,理想的课堂需要凝聚团队的智慧,更能聆听到孩子、教师成长的拔节声,互相成就才是真正的理想。在“十三五课题”的指引下,在对“问题链”的不断探究下,课堂被不断革新,优秀教师在不断成长,孩子越来越优秀。
(四)教室是可以“长大”的,
而且是可以雕琢的,
也只有雕琢后的教室才是完美的。
茅雅琳主任的完美教室叙事《绽放最美的自己》,注重孩子全方位的雕琢,在爱的凝视下捕捉孩子成长的瞬间,以充足的耐心去润泽孩子生命的芬芳,以浓郁的书香无限放大教室的空间,支撑起一个个大大的梦想,以丰富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收获全面成长,切实落实“作业最少,活动最多,成绩最好,学生最快乐”的育人承诺,让每一个孩子朝向最好的自己不断蜕变和成长。
(五)台上影绰的你让成长揉进我们斑斓的梦若把记忆装进口袋一日便作了三秋陈铁梅副校长的《成长,一种幸福的应允》,讲述了她实现专业成长的幸福历程,讲述分为“做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投一份‘成功保险’,培养一批竞争对手”三部分,娓娓道来,以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故事诉说着特级教师炼成记。唯有永不停歇前行的脚步,唯有永不满足既有的成绩,成长才会永无止境,才会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幸福。学习、交流的时光总是充盈而易逝,在时光悄然走过的痕迹里,新教育人的梦想在这个盛夏再一次茁壮,东洲国际学校的“生本教育”的魅力也一定会在来宾们的心田开出最美的百合,在一路前行中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夏的记忆。
撰稿:徐海亚
摄影:杨华
编辑:杨华
审核:陈铁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