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浮槎山植物资源丰富,既有人工黑松林,又有天然朴树林,还有榔榆、朴树、黄连木等大型古树,朱明以来即产茶叶,以“浮槎毛峰”、“九龙吟须”、“浮槎云雾”等闻名。野生动物资源也多种多样。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省一级保护动物四声杜鹃、灰喜鹊,省二级保护动物猪獾、狗獾、鹭鸶、喜鹊、雏鸡、白鹭、红嘴长尾兰雀和乌梢蛇等。可以说,浮槎山不仅仅是民间的神山、圣山,它更是巢湖与合肥动植物资源的宝库。下文,即疏延祥先生游览浮槎山的小记,读之,窥一斑而知全豹。
编者,年02月26日
木槿
9月5日,我第四次上浮槎山。坐车到肥东县城,下车后到新站坐客车。在街道上居然见到了久违多年的单瓣木槿,这些年在城市看见的都是重瓣木槿,可我童年直至少年,祖父在屋边栽的都是单瓣的木槿花,我的故乡的人也是这样,可能那时这种园艺品种还没有吧!
坐上了到王铁的车,看公路沿线的电线杆上的黑卷尾和麻雀比较多,八哥、灰椋鸟也有,公路附近活动的还有喜鹊。有一只红尾伯劳在公路边人家的上空飞行,很快就盯到电线杆上。
到王铁后步行,在路边的一棵小刺槐的树干,看见许多蝽象的幼虫,有的已没有粘在树上的白色胶汁,一两天内就可以飞了,不知是啥蝽。
密布蝽象的刺槐
受虞磊影响,如今的我也注意昆虫了。在路边的一株土荆芥上,我看见了某种卵块,网名“蝽光无限”的老师说是沫蝉搞的东西。这种泡沫状的东西把它的宝宝包裹起来,可以使其免遭天敌侵害和干燥。
沫蝉的作品
现在大批水鸟还没有迁徙,王铁这一带见到的都是白鹭和池鹭。
从王铁镇通向浮槎山有一公里路,从王铁到山下几乎居民家这一段路两边都是意杨,有的意杨上生有许多真菌,我想能吃。虞磊告诉我那是云芝——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到山下居民区了,见塘里水中野生的玉莲开花了,这种植物在合肥的公共绿地和小区很多。
肥东农村的屋边也有看果,它的植株矮小,可秋季时分,一身小红果,加上绿叶,观赏性是有的。
看到一处野大豆叶子很特别,叶脉青黄色,尤其是叶片都是狭披针形,为我所未见。后查《中国植物志》,它应该是狭叶野大豆或者是狭叶白花野大豆。
狭叶野大豆
浮槎山下还有一些水稻,稻子黄了,有的收了。我在一个收割的水田中发现一棵稻被农人用草拴住,可能是收的时候还青,故作此处理。“一粒米,九斤四两力”,农民爱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啊!
我前三次来浮槎山都没有登顶,是路径不对。这次想攀主峰,问了两个人,说峰顶在大王庙。可怎么走,我还是不明白。到了山下,看一家三口从车上下来,孩子欢天喜地地说,爬山了。我想跟着他们,一定不错。目送这一家上山,我先爬一个靠近居民点的山坡。这一爬,还真有发现。
小坡上黄背草、蝇子草很多,桔梗正在盛花期,花钟形,毡毛马兰刚开花。蝇子草也开花了,白色,筒状,我在紫蓬山和大蜀山都没有见过。虞磊这天和我在短信说,他爬了肥东太子山一百多米,虽然山中植被很好,但没啥特殊植物。
浮槎山虽比不上那些海拔上千米山峰的植物茂盛,但与合肥的另两座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蜀山和紫蓬山相比,特色植物真有几种。我上的这个小坡就有华东蓝刺头、细叶水团花、晚红瓦松、牡蒿。其中牡蒿,紫蓬山、大蜀山应该也有,但我可能第一次见到。
桔梗
华东蓝刺头,多年生草本,叶子羽状深裂,两面异色,上面绿色,背面白色。花冠筒形,蓝紫色,十分小巧可爱。当全部花开放后,一个艳丽的蓝紫色花球倔强地从茎的顶端伸出,非常惹眼,此时常常被人采摘用于插花,但随着果实的成熟,艳丽的紫妆逐渐卸去,果序上圆柱形的瘦果密生顺向贴服的黄色长直毛。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片晒干,能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又用作驱蛔剂。华东蓝刺头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
华东蓝刺头
细叶水团花,别名木本水杨梅,浙江叫水杨梅。
枝细长披散,有赤褐色柔毛。叶对生,厚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侧脉有微毛。头状花序,单一或2—3个顶生或腋生。花冠紫红色,蒴果长卵状楔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细叶水团花已经结果,幸运的是我看到它的枝头还有两朵花,像个长满刺的小毛球。
细叶水团花
细叶水团花的茎是绳索、麻袋、纸张的原料,枝干通经,花球清热解毒,治菌痢和肺热咳嗽,根对小儿惊风有疗效。
晚红瓦松在东北、华北、华中都有分布,好生在山上的岩石上或旧瓦缝中,不过现在瓦房极少,尤其是那种年深日久的瓦房,更是少见。如今要想见景天科瓦松属的植物,一是到山中,二是找旧瓦房。虞磊告诉我,过去合肥的包公祠大门的门楼顶上就有瓦松。
蝇子草与晚红瓦松
瓦松属的植物都呈莲座状,晚红瓦松与瓦松的区别是边缘不具流苏形,全草供药用,水煎液可杀棉蚜虫。
牡蒿,叶子羽裂,给人毛乎乎的感觉,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花白色。
牡蒿
我未上这个山坡时,有好几只黑卷尾在上面,互相追逐。
从山坡上下来,我有满足感。继续往山上走,一路向上,大部分都修有台阶,不过是断断续续的。山路两边和山坡上有好多野山楂,果实红了,吃起来还有点酸,甜味不明显,国庆节后要是还在,那够一班人吃的。
一路听流水潺潺,间或还有瀑布的轰鸣声,我有进入深山的感觉。说真的,在合肥浮槎山才是个山,把紫蓬山和大蜀山都比下去了。
浮槎山的风景
猫乳、鼠尾草、华鼠尾草、贼小豆(山绿豆)、青花椒、野雉尾相继进入我的视线。前三次来,我都看到青花椒,但只能断定是芸香科的植物,这次有果了,青果有花椒味。安徽人叫它“小花椒”,或“王椒”。
辽宁人称青花椒为“山花椒”,它是山上植物,名字很恰当。我在想,为什么《中国植物志》叫它“青花椒”呢?难道是其果实成熟时还是青色的?我倒觉得它有一个名字——崖椒,有点名副其实。长在山崖上嘛!
广西人叫它“隔山消”,看起来名字古怪,实际是只它药用的形象化表述,它能除胀、消食,恐怕不比草珊瑚含片的效果差。青花椒也能做食品的调味料,效果大概不比花椒,否则应该市场化了。
青花椒
我拍了华鼠尾草的基生叶,三出复叶,很清楚。
贼小豆,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细弱,疏被倒生硬毛,三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卵形、阔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福建的刘军说,它与野豇豆长得相似,但八、九月间你能很轻易地区分出它们:野豇豆通常开紫色花,而山绿豆开黄花。
贼小豆和四季豆是一家,它们同为菜豆属。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四季豆的中文学名是菜豆。
野雉尾是一种蕨,看起来比较柔软,也如野鸡的尾巴,故有此名。
猫乳现在很好看,绿叶尚在,果实有黑色、黄色、红色。
贼小豆
野雉尾
猫乳
到了山顶,一棵四散开来呈冠形的野鸦椿长在岩石上,一树红果,惊艳!我在鹞落坪第一次见到它,能在合肥再见它,太好了!
野鸦椿为省沽油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及芽棕红色,枝叶揉碎后发恶臭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边缘具细锯齿,厚纸质。花黄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果是蓇葖果,果皮软革质,紫红色。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其根药用价值为解表(疏解肌表,促使发汗),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头痛,痢疾,肠炎,其果药用价值为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疝痛,胃痛。
它的果实皮中缝明显,从那儿剥开容易,每枚的果实的有种子三粒。我今年错过了它的花期,明年5月争取再来欣赏它的花容。野鸦椿是一种很好观赏植物,作为灌木,可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
野鸦椿
浮槎山的山上和山下的蝴蝶很多,我是在连续的几天阴雨刚晴的日子去的,这是蝴蝶最喜欢活动的时间。
我见山上山下往往是几十只蝴蝶在一起停在路上和山上的台阶和石桥上,柑橘、玉带、丝带特别多,黑脉蛱蝶、残锷线蛱蝶、琉璃蛱蝶、某种凤蝶、某种黄粉蝶也有一些。黑脉蛱蝶才羽化不久,我认不出来,安徽省80后蝴蝶第一人虞磊给我指出,我才明白这是去年秋天盯在束印衣服上的蝴蝶。
黑脉蛱蝶
琉璃蛱蝶
琉璃和黑脉
残锷线蛱蝶
某种凤蝶
某种凤蝶沿着溪流飞行,好栖止在溪涧中的岩石上。
浮槎山的瀑布流泉
回来时发现临近王铁的公路两边有许多豚草。豚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粉含过敏原,是引起过敏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这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今年在全国各地都有它爆发的信息,人们象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样,把它作为“植物杀手”,出动大批人力剿灭它。
豚草
这次带了望远镜,没起什么作用,只用它确定了一只落在电线杆上的山斑鸠。
到合肥后,路过安徽中医学院,在其围墙外居然发现了旋覆花,这可是我这两年想找到的植物啊!真是找不如遇。
旋覆花
最忆是巢州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