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07/4620139.html
图源:Shutterstock
老家在北美,如今很后悔当你的庭院里开着这样一丛丛黄花,引来蜜蜂蝴蝶嬉戏,你会不会觉得很惬意。年的上海,人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万里迢迢把它从北美洲引进过来,作为庭院观赏花,然后从上海带到南京、武汉和大连等地。同年,同义种属的花也从日本作为花卉引入台北,后来又被引种到上海、庐山。可是谁能想到,后来它竟然逃出庭院,一生成为恶性杂草,90年后它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被我国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加拿大一只黄花全球分布图
它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老家本在北美,如今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等省市已泛滥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东北辽宁,华东的山东,华中的湖北、湖南、江西,西北的陕西,华南的广东和台湾,华西的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也多有报道,整体呈现十分惊人的扩张速度。
加拿大一只黄花在中国的扩张生长
它是生态杀手——鸠占鹊巢,我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排它性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无性繁殖和快速占领空间的能力。
它的生态危害太大了,由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能够通过克隆整合来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或者通过化感作用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简单说就是有两手绝活,一边玩命生孩子,一手疯狂打压竞争者,听起来怎么都像后宫戏。这样它就能快速地“鸠占鹊巢”,与本地植物物种抢夺生存空间和其它资源,努力做到“四争”——争阳光、争空间、争养分、争水分,这个外来的和尚念着经就把本地和尚挤没了,无处容身的本地物种难以生长,只能走向局部灭绝。而加拿大一枝黄花真的成了“一枝独秀”,成了单一优势群落。
不光打压对手,加拿大一枝黄花甚至还藏着一种“邪恶技能”——骗婚,据科学研究表明,它还能跟一种植物进行杂交,产生一种新的花卉,这种杂交的物种是否有不良影响还不确认,但是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性。同样“倒插门(入赘)”的生物入侵的例子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注意。
除了生态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业经济的破坏也很严重。比如在农田、果园等农业生态系统中,它的入侵,就会导致棉花、大豆、玉米还有水生的茭白减产,质量下降。我国安徽、上海等地早在10多年前就把它列为恶性杂草和对农田危害很严重的四级杂草。
不仅如此,一到冬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地上的部分就会枯黄死掉,由于在一大片面积内只有它们一种物种,天干物燥,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火灾。
斩草除根近日湖北十堰地区就有老百姓在河道里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踪影,其实不光河滩地里有,在荒地里、公路两旁、农田地边还有农村宅基地等处,都是它恣意生长的地方。于是当地连忙组织工人,将它连根拔起,斩草除根,还要焚烧和深埋,保证它不再扩散。
这样的例子还不算少,比如年安徽旌德地区就组织民众对徽水河两侧绿道上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集中铲除,并向过往的市民宣传其危害性。近些年射阳、天门、金华、永嘉、攀枝花等地也有它的踪迹,当地也在积极地发现、铲除、控制。
为什么是生态杀手?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不但根系可以来年继续生长,种子成熟以后随风飘散也能发育成新植株。花期10-11月,种子成熟期11-12月。而且它的繁殖很有特色——同时具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而且两种繁殖方式的能力都很强。
先说有性繁殖。通过蜜蜂、蝴蝶等虫媒传播花粉,每株植株可以产生2万多粒种子,理想的话,80%可以发芽,所以在废弃土地里或者跟别人竞争时,真的就抢不过它。有研究证实有性繁殖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成功大肆入侵作用极大。不仅如此,风此时也成了帮凶。因为它的种子是带冠毛的小瘦果,又小又轻,风一吹,就跟蒲公英那样四散开了,而且能够长距离传送。
通过研究发现,它通过这种克隆的方式现在入侵地形成根据地,当站稳脚跟以后,这种有性繁殖的速度就降下来了,而无性繁殖慢慢发展壮大起来。无性繁殖就是靠它地下的根茎扩大种群。在它的老家北美,通过无性繁殖形成最大的克隆可以达到直径10米,而且这个种群稳定到可以存活50~75年。
在浙江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调查发现:一个6株组成的小群体,8年后扩张成一个有余株的大群体,不仅如此,它的植株一年比一年长得高大,茎秆一年比一年粗。种群数量十分迅速地扩张。既能生,又能养,真的是太恐怖了。
四种常用的方法,效果欠佳
既然加拿大一枝黄花危害那么大,怎么去除它呢?常见的方法有四种。
(1)人工铲除。这种方法相对彻底,但是效率低。如果刚刚小范围发现,还能够靠人力,选择在早期大力铲除,尤其是在它刚刚成长的时候,如果其种子已经成熟,拔除没有意义。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大面积推广,而且斩草未必能除根,土壤里不能拔除的根茎还是为它的无性繁殖提供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今后还得需要大量的人力清除。
(2)喷除草剂。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能够实现大面积的防治,但是除草剂是化学药剂,又难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即使用也要控制剂量,还要选择时机,最好在它刚发芽的时候就动手。
(3)生态替代法。说白了就是先用当地无害物种占住了地,不给加拿大一枝黄花落脚生存的机会和空间,这就要求在它入侵前,尽量在落荒地、闲置土地上复耕复种,减少抛荒。
(4)变废为宝。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老家是一种入药的植物,可以提炼精油或者制药。但是很多草药之所以有药效,离不开当地的风土水等综合环境条件,离开故土是否还有效,尚未明确。我们还不能贸然使用,闹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
天敌出现了
说来说去,似乎只有一种方法可行了——动物天敌。
其实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老家,还是有很多天敌的,它们都属于所谓的“一枝黄花虫瘿制造者”。它们是怎么给一枝黄花制造麻烦的呢?说白了把家搬到一枝黄花身上,在那里寄生,利用它的资源。有一种昆虫(E.solidaginis)就专门寄生在它们身上,雌性成虫把卵产到一枝黄花的茎或芽里,小虫孵化后就以此为食,而且这个过程中还会分泌某些化学物质,从而导致一枝黄花畸形生长,形成虫瘿并逐步扩大,结果导致一枝黄花枝叶萎缩,停止生长乃至死亡。所以在一只黄花眼里,这种昆虫真的是可恨极了,“吃我还害我”。
E.solidaginis
说了这么多,遗憾的是我们之前引进时并没有把这种小虫子一块带过来,而且现在我们在野外也没发现虫瘿现象,所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成功避过了天敌的绞杀。
那就真的没辙了吗?真的不是。近些年,我们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蛾子,广泛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台湾、山东、辽宁、陕西和四川等地,这么一看几乎能够涵盖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并泛滥成灾的地区。这种蛾子到底能帮上我们什么忙吗?
通过野外观察发现,在合肥地区,它一年能够有4到5代,每年5月底到6月初,气温逐渐升高,它就出现了,到了暑期的7~9月是繁衍高峰期。再来看加拿大一枝黄花,它是在每年的3到9月生长,夏天是疯狂生长和繁衍的旺盛期。机会来了,你长我也长,明月照大江呀。
怎么发挥这种小蛾子的作用呢?研究人员又发现,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高强度地去掉一枝黄花的叶子,这样就能抑制它的光合作用,从而控制根茎、地上茎和叶片的生长。所以3月份一枝黄花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到了5月,一般它能长到1米高,叶片超过50片。此时小蛾子开始活动了,一出生就面临着这样的美餐,那就大快朵颐吧。专家们测算,一只小蛾子在一生中大约吃掉20片一枝黄花的叶子,而且在3~6龄时最能吃。所以只要合理控制天敌的投放数量和密度、投放时间和合理龄期的幼虫,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是大有希望的。
说了那么多,这个小功臣叫什么呀?它就是白条银纹夜蛾。当然一物降一物,我们还要继续研究白条银纹夜蛾的天敌、气候条件等因素,期望科学家们早日研究成功,加速消灭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