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徐州的第二天,我就去了汉文化景区。
这个景区有不少景点。我首先看的是狮子山的楚王陵。那是汉文化景区最重要最值得一看的景点。
楚王像
我来得较早,陵里基本无人。这座依山凿石而建的西汉王陵宏大而空旷。我沿着台阶,小心地从外边的墓道走进里面的墓室。墓室原本是用厚重的石板封住的,封住没多久就被打开了,里面有不少东西被洗劫了。但还是留下了不少东西,诸如兰陵美酒、金带扣、玉舞美人、青铜编钟、残破的玉片等。
因为没有找到与墓主人身份相关的文件资料,所以专家们只能靠有限的证据猜测墓主人可能是楚王刘戊。景帝时期,刘戊因叛乱而获罪,无奈自杀,仓促埋葬于此。所以陵墓还没完全建成,也没有与羊龟山的王后墓打通。
兵马广场
陵墓内存放兰陵美酒旁边的一内室,陪葬有一名食官监,此人四十左右,男性。那有玉舞人的一内室,陪葬的是一名28岁的女子。楚王去世时35至37岁,这三个人的年龄和性别都是从残存的牙齿中考证出来的。食官监是为了侍候楚王的饮食,女子可能是楚王的姬妾,他们都是为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奉楚王,而不得不提前结束在阳间的寿数。真是残忍啊!看来人殉在西汉也是存在的。
陵墓内的镶玉漆棺和金缕玉衣都是仿制品,真品在徐州博物馆。陵墓内的金带扣、玉舞人等都是照片,真品同样在徐州博物馆。
我在陵墓内走了三圈,想象着楚王在世时的尊荣和奢华,他叛乱失败后的仓促埋葬。站在这座两千多年前的陵墓中,感觉到森森的阴冷之气。
楚王陵还留下不少谜:陵中的异香啊,殉葬的食监官和美人啊,两只玉豹的意思啊,兵马俑为何西向而立啊……
这些千古之谜,可能永远无法解开了。
完整的兵马俑
从楚王陵出来,去看了一下兵马俑。兵马俑只有秦汉两代有。在楚王陵以西共发现6条兵马俑陪葬坑。陈列室共有三种兵马俑,分别存放在三个长条的玻璃柜中展出。第一种是完整成形的,汉代的兵马俑非常的小,不过看着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人感慨古代工匠的高超手艺。其中有个将军,他把手按在腹部,那宽大的袖子让好多游客误以为他大腹便便,有点搞笑。第二种是缺胳膊断腿的,看着有点纷乱。第三种则是一片陶土,据说这是有颜色的兵马俑,现代技术无法复原,只能先保存这陶土。
接着又去如意湖看水下兵马俑。水下兵马俑几乎都是骑兵,体形比之前看过的兵马俑高大不少,只可惜都是现代仿制的,没一个是古代的。基本上没什么可看性。
在水下兵马俑看展时,有个老太太搭讪着想与我一起游玩。我便带上她,一同去了汉画长廊,可是因为她没有买票,年纪又未到七十,所以进不去。我只能爱莫能助地一人进去了。
骑兵俑
汉画长廊基本上都是汉画像石,那上面大多是描写贵族生活和享乐的情景,据说就是从这些画像石上得出考证:烤肉串是徐州的首创。还有些历史故事,诸如二桃杀三士,骊姬置毒等,神话故事也有,诸如女娲捧月,伏羲举日等……
西汉贵族生活场景
女娲捧月
看完这些画像石,我觉得有点累,便在湖边的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吃了点儿水果和面包,向一个正从我身边走过的当地的老先生打听了一下关于这个景区其他景点的情况。
老先生非常热情,很认真地跟我介绍,顺带着把徐州其他景点也和我聊了聊。他问我哪里人,我说上海,这时我边上坐着歇息的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马上惊喜地插嘴道:“太好了,我也是上海的。你是上海哪儿的呀?你怎么来的徐州啊?你玩了哪些地方呀?我是我儿子开车带我来的,他现在还在那边拍照,我儿子好孝顺的……”
老太太特别能说,也特别爱说,没两分钟,我就知道她姓丁,16岁就去了新疆建设兵团,有两个儿子……
她正说得热火朝天,她儿子过来了。我称呼老太太丁阿姨,她儿子就暂且称为小丁吧。小丁陪着一个76岁拄拐的老先生,老先生说他长居美国,每年回上海两次,回来后都会单独旅游,看看祖国大好河山。我真是钦佩,旅游毕竟是吃苦受累的,他偌大年纪,还有单独出行的勇气,真不简单!
第一比丘尼像
稍事休息后,我们几个一起去了汉文化展览馆和刘氏宗祠,其实就是汉朝简要的历史事件回顾与刘邦等刘氏杰出子弟的事迹,因为对这些比较熟悉,也就没有多看。
老先生因为要赶火车,看完这两个景点后就回去了。我与丁氏母子一道去看了第一比丘尼纪念堂,尔后又费了不少心思找那个楚王后墓,结果只找到一块石碑。
刘邦像
丁阿姨都累得走不动道了,因此看完楚王后墓之后,我们就走出了景区,来到附近一家饭店吃东西。他俩非要请客,那热情劲儿,让我很不好意思。
吃完东西,看看还没到三点,就又一起去了附近的淮海纪念塔。在那儿转转悠悠了两个多小时。
一天的行程就此顺利结束。
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