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城记上

目次:

磐石:他乡的大树

东丰:拉拉河上的家

长春:笑成一团乱烟

峄城:春草秋风何所是

淮北:一个成语的诞生

恩施:迟到七年的毕业旅行

武汉:爱在巴山楚水间

济南:人生自是有名士

东平:不见当时少年郎

新泰:你要爱上你的痛苦

延吉:当时的月亮

仁川:我们波兰见

首尔:别样风景

昆明:未曾远去的未央歌

北京:哒哒的燕行马蹄声

威海:好一朵美丽的大明花

火奴鲁鲁:漂洋过海来看你

上海:娜拉与戈多

香港:还好我没有放弃

广州:饮茶粤海未能忘

深圳: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烟台:小径分叉的花园

二〇一六,山水星驰,人在天涯。几多挂碍,重观自在。二十二城,大小不等。二十二记,长短不一。颇多即兴游戏文字,难登大雅之堂,然多为当时之心情意气,可免后日追述推演之病。爰粗略蒐集整理,姑名曰二十二城记,权作流年留念,聊博诸君一哂。

一、磐石:他乡的大树

熊熊篝火燃起来了,烧得松木噼啪作响,火光烈烈,照亮冰雪封冻的山谷。

低头看了看时间,年1月6日晚上10点多。我对堂弟说,你先歇一会儿,我再给俺大爷烧点纸。

我跪在鹿场灵帐前,对着二伯的棺材烧了几捆纸,扑簌簌掉下泪来。前两天闻讯飞至长春,连夜坐火车到磐石,一路黯淡低落,今早见到二伯遗容时没有掉泪,很奇怪深夜此时却独自伤痛起来。二伯是一头老黄牛啊,他十几岁时跟着大伯从鲁西南来到吉林,那个年代闯关东谈何容易?都是在荒无人烟的荒山上开垦,尝尽艰辛,猫冬时节,零下三十多度,他踏着皑皑白雪跑到山林中采摘野山楂,制成冰糖葫芦跑很远的山路去吆喝。几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终将两儿一女抚养成人。儿娶女嫁后,他也闲不住,哪里有活哪里干,去年还跑到附近的俄罗斯荒原去务农。回家后,他又跑到山里鹿场给人喂养马鹿,不想前几天喂鹿之时,一头马鹿突然将他抵到墙上,胸骨直接塌陷,登时人已不行。这么好的老农民,谁料遭此无妄之灾?我擦擦眼泪,站起身来,坐在篝火旁,听着两位堂叔和堂弟修龙说着当年的辛苦,修龙喃喃念道:“爸,你一路走好,希望你在天堂不再这么辛苦。”

这里的丧礼比不上齐鲁,一切都过于草草了,我替二伯感到心疼。两天后的黄昏,阴阳先生带着我们来到山路口,把一堆纸马纸房烧化后,他拿出一张大纸,诵道:“南赡部洲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朝阳山镇……各路鬼神,速退让道,令此。”次日一早,没有哭仪,没有追悼会,村上一帮老少爷们儿把松木棺材抬到拖拉机上,穿过风雪行至一座低矮的山丘。将棺木下葬到几棵松树中间,盖上一层浅土,烧掉一车草纸后,送葬队伍便下了山。

下山路上,才发现这座山上尽是坟茔墓碑,葬的几乎都是闯关东的外乡人。走在皑皑白雪的田野里,我回望二伯长眠的松山,苍翠之中轻轻升起白烟。他们一定不孤单,从少到老,“他乡生白发”,最终融入这片付出一辈子心血的黑土地,永不分离。

二、东丰:拉拉河上的家

古老的辉发河,支流繁多,像雨夜中的树状闪电,上游的莲河、梅河、一统河等诸多大支流又各延伸出众多小支流。正因如此密集的支流,辉发河才滋养了辽金时期强大的女真部落,扬着浩荡的青蓝之水迤逦挺向东北,最终汇入浩淼松花江。

零下三十多度的清晨,黄家伯叔兄弟五人在磐石坐上开往梅河口的长途汽车,在林海雪原上颠簸三个小时后,到达辽源东丰。再向西行,已接近莲河上游,一条不起眼的小支流——拉拉河,成为我们的指向标。两位堂叔凭着记忆,顺着拉拉河向前走,路过一个个稀稀疏疏的堡子村庄。哈气成冰,吐痰成珠,我们热气腾腾地喘着粗气,三伯对堂叔说:怎么还没到?你俩有没有记错啊!堂叔挠着头说:应该没错,你看我已经看到那个小山庙了,不过二十多年没来了,变化确实大。

穿过一条蜿蜒积雪的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大伯家。这夹在密林山丘之间的独门院落,被风雪吹刮得干净亮堂,几仓黄澄澄的玉米棒子堆立在院门口,屋后饲养着火鸡般模样的大鸟。大伯去了天津看孙子,只留大娘一人在家守着。她在门口笑呵呵地迎着,这是我第一次见她。进门脱鞋上炕唠嗑,凤姐一家带着一桶纯粮酒前来,她虽是堂姐,儿子却已跟我年龄相仿。一家人在热炕上一个个喝得脸红脖子粗,听着外面的风雪声,望着他乡亲人眉开眼笑的神情,心里越发热乎。酒有何香?觉不出来,只是喝酒让人开怀,让人想念,让人温暖,让人像个孩子,足矣。

借着酒兴,堂叔带着我们兄弟俩在雪原上游荡,野旷天低,暮云渐起,不知走了多远,一直走到只看见白雪的黑夜。堂叔对着各处指指点点,得意述说当年在此闯荡的故事。我对堂叔开玩笑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影子闪过去了。”

“啥玩意儿?”

“当年被人追着满山跑的小伙子。”

三、长春:笑成一团乱烟

Rap:

再次站在东北师大的门前。

阳光把校园洗滤清新明湛。

在古研所的资料室里翻着近东文献。

朝鲜埃及两位老师笑意盈盈的容颜。

吱嘎门响浮出同窗会鹏一张惊异的脸。

一时没有二话三人齐穿小巷共尽午餐。

当时说了些啥至今已完全无感。

只记得聊着八卦笑成一团乱烟。

我说澍啊伟啊都已光临烟台。

红酒海鲜企盼你丫渡海登莱。

澍说过年有望访问高丽再造藩邦继往开来,

余曰好啊祝贺若有机缘定当探望互诉衷怀。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不要停筷。

尽情放歌纵酒莫让时光掩埋。

轻轻地我走了悄悄地我还来。

挥一挥腮帮不剩下一丝小菜。

四、峄城:春草秋风何处是

春节还没过完,乘高铁从古之罘出发,穿过莱、即、密、潍、淄、济、河、洙、泗、滕、薛后,夜抵峄城。在兰陵与台儿庄之间,正是岳家所在的底阁。

进村后,先入灵堂,帐内诸位长辈满面哀戚,我穿着侄女婿的孝衣向岳伯的灵柩按礼跪拜,几位兄长依次还礼。

次日,竽笙唢呐响,众亲戚按亲疏顺序穿上相应丧服,跪哭如仪,哭声伴着哀乐,让鲁南的这个小村庄悲云惨淡。长长的送葬队伍,像白云一样飘浮在寒冬的麦田中。棺木下葬的那一刻,岳伯的四个儿子嚎啕不已,眼泪如注,格外让人酸心。回想前年,还是郁郁葱葱的季节,我来此迎亲,健朗的岳伯还跟我笑谈晁氏两门与东平的姻缘,未曾想刚过一年多,斯人已逝,叶落归根!再想起上月刚在东北送走二伯,更加伤心。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无论魂归他乡还是故里,愿你们都了无牵挂,得到最最安宁的休息。

五、淮北:一个成语的诞生

昏沉沉坐着,眼巴巴望着,车窗外的冷雨没有消歇的样子。刚上路就吐了两次,虽然难受无力,但怎能半途而废?好不容易到达宿州,搭车赶往双堆集。看着一路坑坑洼洼,我问司机:这路就不能好好修一修吗?司机开玩笑说:我滴个乖乖,修啥?这儿自古就是战场,修了也要被炮轰。

一路泥泞颠簸,总算在婚宴结束前赶到。望着满桌佳肴,还有念叨了好多年的口子窖,可恨自己胃痛不能下咽丝毫。虽无口福,却饱了耳福,安徽的发小同学各自谈起新郎金戈铁马的中学往事,令我大为振奋。我笑嘻嘻地对新郎说:以前我们都说你是有故事的人,今天果然听了不少故事。新郎也笑着说:是不是发现很多事情都得到了解释?

席后,新郎送人到南京,留我在家住宿。吃晚饭时,作为同窗室友,我向伯父伯母说起新郎在复旦苦读三更的那些夜晚,两位老人默然良久。我又说起我们两人曾一起剃光头以明志的故事,大家哈哈笑了一阵子。

肠胃不适,一夜无眠。次晨,新郎骑着电动车把我送到双堆集,我挥着手:“顾教授,北京见吧!”从淮北到峄城,其实不远,但因地处鲁苏皖三省交界,又恰逢春运,所以归途艰难,花了整整一天,直接促成一个成语的诞生。

yīrìjiǔchē:形容春运期间出行困难,如同作战。语出《松雨外史》:“鲁人黄生,春王正月,由淮返峄。坐电动车自国共战场双堆集朝发,乘客车向宿州,未达,被迫另转他车,下车又乘公交至宿州。午乘客车,经古战场符离,抵古战场徐州,乘的士自南站至总站,人声鼎沸。后乘客车至中日战场台儿庄,又乘公交至底阁,终由家人驱车接回,时朔风刺骨,日已西暮。”

六、恩施:迟到七年的毕业旅行

从黄海之滨,奔驰三千多里地,终于到达巴山深处。月色朦胧的湿润街道,似乎氤氲着古老施州城的往昔岁月。深夜站在此地,寒气微冷,方言迥异,如在异域,但等熟悉的背影出现后,顿觉此地不是他乡。

“豪哥在那儿!”我兴奋地指给金云,两人向那背影走去。想起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我们五个人坐在珞珈山的余晖里聊天,大黄望着豪哥,突然起外号曰“尕凫”,朝夕相处之际,“尕凫”竟成为密友间呼唤豪哥的诨名。我曾记下这个掌故:

尕凫者,余珞珈古籍之同窗也。丁亥二月,余南赴珞珈征战春闱,时樱花三径,烟雨檐下,初见尕凫绽伞,如芙蓉出水,细雨凫游。及至蓐收之月,余八人共读黉宇,一日,四五人纵谈謦咳于郁郁山林,平江大虫君戏言:“余观陈兄,庭阁尽善,然未尽美也。”问曰:“仆愚鲁,敢听黄兄直言。”平江大虫黠曰:“远望细察,尊容酷似一水中之物。”彼变色曰:“何物?”对曰:“‘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余观君相,卓然灵动,极尽鹄雁之神采,曲穷凫鸟之风韵,甚是娇憨,不妨昵君曰‘尕凫’,尕者,秦陇方言也,言其小耳,何如?”尕凫敦厚,默然无语,不与较争,悉听呼唤。尕凫好学勤笃,雅喜搜古探微,尝于凌云剑阁中积微而居,阅史读经廿余载,或难,其诵答如流,众人皆呼渊兮博也。尘世苍茫,书外曲浊,然尕凫自有一番苦趣,以千仞籍册于掌眸,自饮自得,将薄而立,孑然奋学,奈无洛神之遇。诸友皆劝其吟诵关雎之声,凫君苦然笑之,愿守赤子,众友皆云憾矣。然余观尕凫,其志不在小也,其欲效彦和之坚,著大雅,藏名山耶?信夫!无量寿经曰“勇猛精进,志愿无倦”,勉力勖哉!强圉大渊献之岁,檀月二日,东平黄为之记于武昌东湖三环寓舍。——《三楚人物志?尕凫传》

当然,弹指八九年后,豪哥并未“效彦和之坚”,最终等到等待自己的那个她,我们也正是为了他的大婚之礼赶赴而来。在豪哥书房盘桓良久,看到一盏北大毕业纪念盘镌刻着谢冕先生的话:“青春是永远的聚会,思想是百年的荣光。”我笑着说:“多应景啊!说的不就是咱们嘛!”

次日上午,大黄从北京赶到,仨人坐上客车,山路何止十八弯,峰回路转,蜿蜒清江忽隐忽现。这是迟到七年的毕业旅行。我们看到下面的大地突现一条巨大裂缝,两侧草木葱茏。这就是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恩施大峡谷,但比前者更深更美,大黄说这是“天崩地坼的美丽瘢痕”。云龙河地缝上连地球上最大的暗河,下连清江之水,颇有气势。天公作美,绝壁飞瀑上出现霓、虹两道彩虹。坐上缆车索道,腾空而起,登上山峰和白云深处,群山秀色尽收眼底,绵延不断的山峦,傲立天地的石峰,似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徐徐展开。沿着绝壁栈道兔起鹘落,爬行几个小时后,仨人汗水直冒,我也早已没了先前的诗兴,只求早日下山。绕过楚腰纤细的“一炷香”和壮美的“大地山川”后,终于下山。夜回恩施城后,在湖北民院任教的复旦同窗胡方艳宴请我们仨吃了美味的汽锅鱼,喝了两杯甜香的梅子酒。饭后回到旅馆,我与大黄彻夜倾谈到凌晨四点,谈起过往的心灵岁月。

窗外潺湲,不知附近是否有山泉或瀑布,我说:“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回忆起来,很有意思,侯孝贤谈起他的爱情电影时说:‘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们都知道有一天你们会上床,但不知道你们会在哪一天上床,这就是最好的时光。’若理想如爱情,你知道你要追求这个理想,你明白只要通过真心努力,早晚一天会实现这个理想,但你为了理想,努力奋斗充满期待甚至痛苦的这段岁月,就是最好的时光。”

翌晨,睡眼朦胧的二黄加入新郎兄弟团,随迎亲车队抵达新娘家中抢亲。亲朋好友齐聚酒店,三十多桌酒席静待良辰吉时。正午时分,一对朋友唱完杨宗纬的《一次就好》后,婚礼正式开始。新郎新娘两两相望,借着屏幕上的沙画,述说着两人的相遇。听着新郎的誓言,我们仨在下面鼓着掌,为豪哥感到高兴。

七、武汉:爱在巴山楚水间

经宜昌、荆州、潜江、仙桃、天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次第绽放在窗外,高铁在鹅黄的花海和粉黛的瓦房中穿过,令人心旷神怡。

坐在金云的车上,重游珞珈山一个个熟悉的角落,兴致勃勃说起那些年啼笑皆非的往事。看着樱花城堡和山林校园,一种骄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读研期间,受学校委托,小鹿、我、大黄共同负责武大宣传片的设计,当时大黄在文案中对珞珈山有过一番古雅描述:

肇分天地初开物,水镜山光长性灵。身处在武大校园这个神肤洞达的清幽境界,在浑然不觉之间,人性里随处都是天启。这里有茂林修竹、蓼汀花溆。这里滋兰树蕙,俊秀争妍。春来樱花烂漫,朵锦如云,夏时箓竹猗猗,凉风沁肺,秋至还有三秋桂子,十月丹枫,冬天更看银装素裹,万类妖娆。一年四季都是百鸟啁啾,树荫花重,杂花生树,骇绿纷红。白天对万树青红调素心,满眼掩苒众草,四面蓊勃香气;入晚听四周数里相和的虫唱,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任满身洒下净冷的月光。碧波万顷的东湖水,广怀且容众,壁立千仞的珞珈山,耿介而刚强。莘莘学子从身旁走过,或酣然浅语,或怀策吟哦,缓缓来去于扶疏的凤凰花木之下,朗朗的宝塔遥岑之巅。每当此情此景,登临送目,壮观物秀天清,心渊自然养性:长伴书香翰墨,意静可以读书。

从葱绿树丛中一转,一片雪白世界霎时扑面而来。樱花一夜之间几乎全部绽放,行政楼旁的樱花最为繁盛,雪白皎洁,压满枝头。人头攒动,但其实还不到最繁盛最拥挤之时,待武汉各校美女云集花下,从山阴道上行,花人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樱花俏立枝头,粉嫩明丽,如轻舞者正迷醉于自己的舞蹈,叶芝说:“让她跳完她的舞,让她跳完她的舞!现实太狭窄了,让她在芭蕾舞中做完尘世的梦。”七年过去了,樱花如初绚烂,三月初春的阳光、空气、草木也是跟原来一模一样,连周围的气味都没有变,但遗憾的是,人可以想回就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可无论怎么努力,却永远无法回到当初的时光。

中午,于老师设宴款待,我们看着他双鬓白发,感叹良久。临别之际,于老师说:“男人一定要拼,老师一定要爱学生,尽力帮助他们成才。希望你们能尽快成长起来。”下午拜别肖大帅、陈老师、万老师后,金云开车带我去和希比一家会合。我们在南湖之畔龙员外恩施菜馆,与希比一家谈着些当年古籍所两级的往事。

我望着窗外武汉的夜空,心想:明天一早我就走了,其实同窗都在江城,未能一一造访,但愿老友如陈酒,藏得越久,开瓶越香。

八、济南:人生自是有名士

只有站在大明湖畔的稼轩祠堂前,方可对雾霾深锁、众泉干涸的济南稍有信心。

济南多名士。王渔洋说两宋之词,“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二安皆为济南人,一延鲁国柔韵,一承齐国刚风。易安在绍兴谢世那年,十五岁的幼安是否对这位前辈老乡有所感怀?难言有无,但对矢志恢复的幼安来说,诗词本是郁闷之时的游戏而已,可笑后人只知他的词人身份,却遮蔽了作为军政豪杰的辛弃疾,如此大丈夫,即使其生前好友陆游、陈亮、朱熹亦自愧不如。他若有知,定会忆往事,叹今吾:我这一生,志虑忠纯,杀贼安民,从来不曾放弃过。

济南多课程。这年,赴济南不下十五次。尤其是上半年春夏时节,只要有时间,就去山大参加讨论课。毕业三年多,奔忙于各种教学工作,难得与诸多师友一起读文献、论中外,所以我倍加珍惜。每周由一人提交一篇读书报告或专题论文,大家共同批评提问,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在复旦各系参加的读书会。讨论课上,陈老师和赵老师多有点拨,成旭带来韩日学界的信息,惠南提供新清史和全球史的资讯,正南、奕斐、长波、敬如、王琦、晓明等轮流讲论读书研究所得。多是每周一晚上到济南,周二讨论课结束后与师友在食堂吃完午饭,便赶往火车站返回烟台,为周三的研究生课程做准备。

济南多友人。这年曾与大学同窗彻夜拉呱,与国瑞在深夜的街头踟蹰晃悠,与相识沪上的叶君杨曦、孙君成旭饮酒倾谈,耳面温热之时,也会偶然想起病逝济南的梅青。曾对成旭说,感觉成家之后,时间精力大不如求学时,其实自己也是懒惰,但也会想着能时时用力,多多用功,不负治学之心,可总有心无力,真是悲哀。成旭笑说:“如你用功百倍,就要亏欠相等的家人之情。我也曾经烦恼过,但自觉到凡人,只能跟着兴趣慢慢走,享受凡人之幸福。”我托着下巴望着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温文尔雅的韩国人。

年最后一次去济南时,又与成旭把酒言欢。漫天飞雪中,他甩了甩围巾,我转身奔入深夜的雪国列车。听见街角唱着刘若英,仿佛自己是MV中的路人。往事汹涌不停,回忆就像在狂风大雪中狂奔不止。

九、东平:不见当时少年郎

:真想抱起儿郎回故乡,故乡可曾变了样?鸡犬叫,蛐蛐唱,屋院槐杨玉米黄。炊烟香,碧波淌,梦里依稀小村庄。离别故乡岁月长,秋雨一程千山望。唤取茶盏明月光,人生几度秋风凉。

0501:终于抱起儿郎回故乡,故乡仍如梦中样。绿满院,燕飞梁,巷陌深深槐花香。贺宴起,亲满堂,艳阳时节举佳酿。南风十里翻麦浪,杨柳漫舞笑流光。树犹如此人何堪,不见当时少年郎。

十、新泰:你要爱上你的痛苦

6月初,从烟台乘火车前往泰山站,走访新泰市四所中学,看望鲁大文学院和数学学院共30位实习同学。通过三天的走访调研,我感受到同学们的实习热情,观察到当地中学教育的状况,了解到实习过程中的不少问题,也学到许多纸上难以学到的东西。

在新泰实验中学,我劝告同学们多用成长的眼光、历史的精神、未来的视野去反思当前的困惑、痛苦和挣扎,不要怨天,也不要尤人,吃多大苦,享多大福,未来的某时某刻必定感谢今天的此时此刻。如果你想家了,那么恭喜你,因为你一旦挺住,就马上进步了,马上告别原来的自我,迎来一个崭新的自己了。

在青云中学、汶城中学的调研中,逐渐发现很多问题,折射出山东教育的诸多弊端。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除了讲好课外,还要多激发他们的精气神儿,因为农家孩子们对来自沿海、城市和大学的你们还是充满好奇和崇拜的,所以一定要多去传播一些正能量,鼓舞他们多走向更广大的世界去看看,激发他们读书的动力。其实老师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并非仅为考一个好分数和一个好名次,而是让他们明白,只有努力读书才有希望上大学,才能在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天地中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才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当成自己的志业,才能一辈子过得快乐,而不是无路可走,被迫去谋生,被迫去疲于奔命地养家糊口。在新汶实验中学,听了一堂该校老教师的语文课,可以说是我听过的最精彩的一堂语文课,受益匪浅,我鼓励其他中学的同学们也来观摩学习。临走前,我拿出一本爱默生的《自立》,推荐给实习中的同学们,愿他们边做边想,用心用功。

十一、延吉:当时的月亮

酷暑八月,延吉却是林岚清日,令人舒爽。第一次见到花子、雨蕾、志江、礼恒等书架上的前辈学者,也初识朴彦、谷悦、东铭、俊达等同道俊彦,让人感受到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温情。不过最让我感到舒适自在的,还是两顿二三子的晚饭。

到延吉的第一个晚上,请光宇、谷悦二兄在延大附近一家铁板鸡吃饭,两人在南开刚获博士,即将执教晋、楚,肆意闲谈着学林掌故,让我增长不少见识,笑个不停。餐后回宾馆的路上,突然一阵急雨浇下,三人狼狈躲至一破檐下,望着纷纷扬扬的凉雨,我对二人幽幽地笑说:“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

次晚,在延大任教的同门师姐金禹彤,邀请国瑞和我共进晚餐。虽是第一次见到师姐,但在这个边陲自治州,同门之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我们谈起山大,谈起陈老师,谈起延吉,谈起朝鲜,谈起各自曾经的许多过往。

“修志,来趟延边,难道不去中俄、中朝边境看看吗?”师姐问。

“明天会议结束,说是安排去图门江,可以眺望朝鲜。不过我时间太赶了,明天开完会就要回去了”,我不无遗憾地说,“不过来一个地方,总要留下一些遗憾,这样才能惦记着,才能以后再来。”

深夜,三人走在风清月白、人车稀少的延吉大街上,仍在聊着一些温暖的话题,月光下,三道身影穿过一个个街巷。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歌谣,仿佛很久之前就曾听过,如此符合今夜的心情:

当时我们听着音乐

还好我忘了是谁唱谁唱

当时桌上有一杯茶

还好我没将它喝完喝完

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

才敢念念不忘

当时如果留在这里

你头发已经有多长多长

当时如果没有告别

这大门会不会变成一道墙

有什么分别能够呼吸的

就不能够放在身旁

看当时的月亮

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

看当时的月亮

一夜之间化做今天的阳光

谁能告诉我哪一种信仰

能够让人念念不忘

当时如果没有什么

当时如果拥有什么又会怎样

十二、仁川:我们波兰见

人言落日即天涯,岂料他乡亦多美酒知心话。抵达仁川后,仁荷大学设晚宴招待我们,韩国老师和欧洲学者左拥右抱,交杯酒喝个不停,好不欢乐。

翌日,夜醉而归,跟欧美亚学者说了一整天英语,越醉越自如。第一次做英语演讲,可怕的三十分钟!竟然还听懂了两位欧美学者对我的提问,感谢夫子护佑!来到禹老师办公室,震撼其藏书,摩挲良久,禹老师竟然送我一袋子韩国书!晚宴我跟赵老师提议,向我们共同的好友朴老师致敬祝福,这是我们最动容的时刻。与美国的Capener教授坐在一起,他在首尔女子大学执教,已在韩国生活了23年,我说快赶上我的年龄了,他说是啊,29岁,一切皆有可能!

校园里到处都是毕业和告别的气息,我们相约有一天在波罗的海重逢。Annasaid:seeyouinpoland!Ianswered:justwaitingforyourinvitation.

离开仁川,越过汉江,入住首尔中心。急雨突起,远远眺望雨中的昌德宫,观象监已埋没在雨声草色中,沿着栗谷路漫步仁寺洞,与仁荷帅哥徐源翊喝了许多酒,聊了许多事。出来后又在去邻店喝米酒,幽幽昏暗的酒馆中摇曳着女低音缓缓的歌,仿佛多年前的一个梦境。逛完旧书店后,微醺归巢。“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无论于什么角落,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畅游异国,放心吃喝。”

十三、首尔:别样风景

出了狎鸥亭,看见一位老者安详坐在长凳上等着我们,果然是林基中先生。感谢惠源的完美翻译,才得以从林先生那里受益匪浅,还获赐林先生一部新著和一顿美食。出昌德宫,惠源说后面的秘苑风景绝美,我说留下绝美之遗憾方有再来之企盼。在咖啡馆小憩片刻,又前往景福宫。实录和论文中各种熟悉的名字一一展现,凝视许久,努力让自己移情于历史现场,在这幽深的殿堂,他们为何做出这样那样的抉择?利见门,应是取“利见大人”意,中国使臣由此登上庆会楼,远眺郑道传选定的这一轴好风水。我在楼前静观,群鱼出游从容于四周一泓清湖之中,摇尾前行,如斯安静。

光化门广场的地位等同于天安门广场,但气氛迥异。我在广场上依次看到这个国家用传统丧礼祭祀日军戕害的同胞,民众摆满了世越号沉船死难者的遗像抗议政府的不调查不作为,世宗像前是《城市猎人》中朴敏英一样的促销人员,孩子们在李舜臣塑像喷泉前玩儿得欢快尖叫全身尽湿。这个广场没有震慑人心的威权,每个人都能释放自己的内心。惠源推着儿子,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多年前,我感觉韩国的民主化越来越走下坡路了,可到了上海生活两年,才发现韩国还有希望。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多恶劣事件,人们都沉默着不去抗议,不催促政府去改进呢?其实当年我们也有很多人牺牲了,死了很多,很惨!但是,我们并没有被吓到,反而一波接着一波地继续抗争,一直争取到他们跟我们妥协。”

一路深深的思索,转眼来到首尔最有名的高丽参鸡汤,我对惠源说:这是几年来我品尝到的最美味的食物,那种清香,让你内心平静如水,让你大脑一片空白,让你感受别样风景。

夜光如雪,澍从高丽大赶来见面,两人信步穿梭繁华,笑满汉城。

清早的首尔安静如林,独自在街头晃悠。清幽的三一运动纪念馆已是路人歇脚的公园,百余年来,韩人争独立,刺日相,光复后勇敢的国民屡死屡战三十多年,换得今日之局势。乘公交穿越几站后,在旅韩中华基督教汉城教会门口与惠源一家会合。听着唱诗班和众人发自内心的深情而圣洁的歌声,我很想问自己:为什么会热泪盈眶!发现牧师讲经的方法竟然与朱子读书法如此之像,是否韩国基督教的迅速发展有着传统儒教的思想基础呢?与惠源一家告别后,与澍来到东大门旧书市场,虽无特别心仪之书,但亦淘得四部研究之书。在澍之住处,翻其所淘三大卷本《国朝人物考》《高丽史节要》《三峰集》及几种高丽史专著,不禁羡妒,忙用手机狂拍一阵相关材料。游高丽大学,饭后分开,在宾馆附近书店中逡巡良久,美好的书店中到处都是读书的人。想起午间相勋曾问我对首尔印象如何,我说:人心安适,各得其所,从不刻意教育,温情与敬意皆融于日常,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梨花女大,看到校门墙上贴满了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的复印件,据说是以此种方式抗议学校的什么事,当然我没想到,正是梨花的这些抗议,即将引发韩国朝政的大动荡和光化门广场的大游行。澍说,韩国每所大学皆有自己的图腾,比如高丽大学是虎,首尔大学是鹤,延世大学是鹰。他们的校园文化认同感远比国内强烈得多。延世意为走向世界,宣扬大学是创造历史的地方。医院和附近的银行,感触很多,每个人都笑意盈盈的,似乎不是来看病,而是过来休假。两校皆在山腰,充满超尘脱俗之气。中午请澍大喝一顿,心情特好。澍陪我离开居住的YMCA,穿过汉江,来到仁川机场。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家。再会!

十四、昆明:未曾远去的未央歌

一路重读《未央歌》飞来。云大学生陪着走过曲折的夜市,突然发现,昆明岂是边陲?堪称东亚、东南亚、南亚三大世界的第一都会,它曾是华夏的文化中心,曾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铸造了中国学术的黄金时代!和姜抮亚、赖正维等老师围桌而坐,见识了正宗过桥米线的阵仗和美味,打听了附近的书店。我问云大学生,读过《未央歌》吗?皆云不知。我说,这是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经典小说,大陆学生在读《青春之歌》时,港台学生在读《未央歌》。云大学生说:您住的云大宾馆附近就是西南联大旧址,旁边有个清华书屋。独自走进夜色,摸索追寻,终于找到西南联大,这黑夜中的熹。回到宾馆,读各种大牛俊彦论文至半夜,愧难入眠,所幸来此,方知自身差距。任何时刻勿有丝毫得意,因为有的是高明之人,比你聪明十倍的人,还比你用功百倍。若不知耻发愤,只能当土鳖了。

战斗的一天总算结束,受益匪浅。午饭时,与白永瑞先生同坐,我说:“我读过丁晨楠给您写的访谈。”

“你认识她?”白先生一脸白净,笑眯眯地问。

“啊,不是,她不认识我,可我是她的粉丝耶。”

晚饭后,换上轻快的跑鞋,独自享受昆明的秋夜,随心漫步在幽爽的街巷。漫林书店里一半是女文青爱读的小说,一半是西南各民族的人类学书。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可以想见,当年西南联大的年轻学子虽然跋涉万里苦不堪言,但也应欣幸自己掉入人类学活化石的天堂,认识他者,便是发现自己。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恣酒的男女,歌声,笑声,把这座城市摇曳在红烛昏沉之中。路过陆军讲武堂,来到翠湖,微风从湖面拂过脸庞,众多蓊郁不知名的大树遮蔽了夜空,使湖水变得更加神秘黑亮。独身凭栏,突然有种召唤神龙的感觉,它可能在湖心的梦中闪烁着眼睛。

昆明的雨,透着天南的清新幽凉,让人静了心。中午会议闭幕后,复旦同窗约我见面,请我吃了傣族大餐,聊起那时在上海的日子和人们,我说昨晚给人写明信片,说起学历史的人都念旧,念旧的人都有一副软心肠,也都会有好归宿吧,她抿嘴笑着。来到说文书屋,地方不大,却有不少旧书,很满意淘到了四本书。告别同窗后,在云大闲逛,满眼郁郁葱葱的嘉木,处处新生报到的青春气息,看到李埏先生的题匾。暮夜,在翠湖里慢悠悠的溜达,品味着难得的小时光。大片肥绿的荷叶铺在灯影荡漾的湖面上,林间回荡着藏歌、傣歌,抑或是哈尼歌、彝歌,我听不懂,但悠扬的旋律和多彩的舞姿确实让我这个客子沉醉。

“这么晚了,还能给我画像吗?”

大叔抬起头,眉眼含笑:“好啊!请你坐好,面视前方,保持微笑。”

我朝前方望去,湖畔的一棵大垂柳,粗绿的藤叶被晚风摩挲摇动着,似一条巨大的绿狗安闲地摇着尾巴,我凝神望着,不觉想起了许多往事,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向我投来一抹前世的目光。

“画好啦!”

我站起身来,看了一眼画像,说:“师傅,您画的是我刚上大学的样子!”

师傅笑得意味深长:“是啊,因为刚才我只看到了你十年前的样子。”

乍见滇池,有些失望,因为对天天见海的我来说,似乎这个大湖有些局气了。但坐在湖边,慢慢开始品味到她的美,来自湖上旷怡温柔的轻风和湖畔丰茂绚丽的花树。吹得我异常舒服,竟然坐着发呆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倚坐在古老的大树边睡着了。离开滇池后,去见大学同窗,我说九年未见,很欣慰你一直没变,还是阳光下那个骄傲的流浪汉。他领着我在单位附近的官渡古镇溜达,吃了一顿特色饭,走过夜色花园,又买了一张大白纸,让我写字留念,我只好即兴写了首应制诗。多年过去了,有人变了,有人走了,很高兴你没有改变,没有被这莫名的世界改变,真的,我很高兴。

(tobecontinued)

图文编排:晓华、雅晴

文字校对:书雄、令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rb/5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