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自然系
抬头望天
低头看地
人
乃日月精华所孕育
Bings?金麦
??
植物
楤木
学名:(Araliachinensis)
简介:是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灌木或乔木,高2-5米。又称鹊不踏(《本草纲目》),虎阳刺、红刺鸟不踏(浙江土名),海桐皮(苏北土名),鸟不宿(苏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黄龙苞(四川宝兴土名),刺龙柏(四川峨眉土名),刺树椿、飞天蜈蚣(重庆市北碚区土名),刺嫩芽,刺龙牙,刺老鸦子(东北土名)。生于森林、灌丛或林缘路边,垂直分布从海滨至海拔米。生于海拔-m的杂木林中。分布广,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东北三省均有分布。其茎皮、白皮、根均可药用。
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高2-5米,稀达8米,胸径达10-15厘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通常淡灰棕色,有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60-厘米;叶柄粗壮,长可达50厘米;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纸质,耳廓形,长1.5厘米或更长,叶轴无刺或有细刺;羽片有小叶5-11,稀13,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厘米,稀长达19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边缘有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脉在上面不甚明显,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有长3毫米的柄,顶生小叶柄长2-3厘米。圆锥花序大,长30-60厘米;分枝长20-35厘米,密生淡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伞形花序直径1-1.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4厘米,密生短柔毛;苞片锥形,膜质,长3-4毫米,外面有毛;花梗长4-6毫米,密生短柔毛,稀为疏毛;花白色,芳香;萼无毛,长约1.5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1.5-2毫米;雄蕊5,花丝长约3毫米;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3毫米,有5稜;宿存花柱长1.5毫米,离生或合生至中部;花期7-9月,果期9-12月。根皮筒状或片状。栓皮薄,灰褐色粗糙呈多片状翘裂,有时有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脱,剥脱后皮呈淡黄白色,内面白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气微,味苦。树皮剥落状,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横纹,并散生坚硬的刺。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而光滑。断面呈纤维性。气微香,嚼之带黏液性。
主要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药用价值药性】味辛;苦;性平。归肝;胃;肾经。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祛风除湿药;利水和中药;活血解毒药。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浸外涂。孕妇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本草拾遗》云:"楤木生江南山谷,高丈余,直上无枝,茎上有刺,山人折取头茹食之。一名吻头。《纲目》载:今山中亦有之,树顶丛生叶,山人采食,谓之鹊不踏,以其多刺而无枝故也。以上形态描述与楤木相近,除楤木外可能还包括楤木属多种植物。作楤木入药的同属植物尚有:①白背叶楤木AraliachinenesisL.var.nudaMakai,又名:黄花楤木《中药大辞典》,光叶楤木《广西植物名录》。分布于陕西、甘肃、广东、广西等地。②头序楤木A.dasyphyllaMiq,又名:毛叶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雷公种、牛尾木(广东)。⑴镇静、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楤木总皂甙mg/kg,能协同戊巴比妥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效应;能对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和咖啡因的毒性,能明显增加热刺激(热板法)的痛阈,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⑵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楤木煎剂4g/kg给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后可以保护大鼠幽门结扎性、化学性(吲哚美辛诱发)、应激性和利血平性胃溃疡,对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亦有一定效果。%楤木煎剂0.2-0.4ml,可使离体大鼠胃条收缩,说明它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白背叶楤木白皮水煎剂(1:1)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抑制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可阻断其抑制作用,故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α和β受体的活性有关。⑶其他作用:楤木总皂甙mg/kg灌胃,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楤木根楤木根土称三通花根,箭当树根,以根皮常用,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具祛风除湿、健脾利水、利尿消肿、活血散瘀、镇痛消炎、接骨、健胃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脾阳虚衰之水湿停滞、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淋巴结炎、消渴、胃痛腹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痛、白带、淋病、雪崩、瘰疬、肿瘤等。楤木皂苷有一定的抑制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活性不强,(IC50在.1~.67mg·L-1之间)。楤木皂苷是楤木根的有效成分,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楤木白皮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干燥树皮呈剥落状,粗糙不平,有纵皱及横纹,并散生坚硬的针刺。 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而光滑;断面呈纤维性;树枝上针刺较密。 气微香,嚼之带粘液性。茎皮及根皮含三萜皂甙,鞣质、胆碱、挥发油。《闽东本草》:性温,味微咸。《闽东本草》:入肝、心、肾三经。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本草推陈》:树皮及根皮均有健胃,收敛,利尿及制糖作用。治糖尿病,肾脏病,胃溃疡。②《闽东本草》:补腰肾,壮筋骨,舒筋活血,散瘀止痛。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①治痛风:楤木白皮一两。同猪肉烧食,或配其他痛风药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②治跌打损伤:鲜楤木皮,捣烂敷患处。
Bings五行自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