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江苏诗歌教育联盟、江苏诗歌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诗歌教学研修班”暨“童心里的诗篇主题夏令营”活动在在镇江句容正式开幕。活动邀请了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师在传统诗词、现代诗歌、吟唱朗诵等学科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也设置了优秀教师的诗教课堂示范教学观摩及研讨。
“百草诗社”同学吟诵《客至》、《春晓》欢迎各位师生的到来
江南梅雨季,校园花盛开。开幕式由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继红教授致开幕辞,江苏师训、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严华银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当下教育在不断发展进步,老师可以培养孩子欣赏诗歌的能力,而创作能力则需要他们自己发掘。诗歌就在孩子身边,老师应当让孩子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感受,领悟。严主任自己也酷爱古典诗词文学,最喜欢的便是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更是天工巧夺。孩子们反响热烈,纷纷跟着诵读,朗朗诗声让众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和过去通过文学的记载,穿越至今和我们见面。
开幕仪式由江苏诗歌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姝老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任小霞老师开展了本次研修班的第一节课——《路上捡的诗》。任老师通过路,让同学们将友情,亲情,童年,成长联系在一起,从有形的路到无形的路,阅读理解他人写的诗,分析品读语言的运用以及引申义。课堂内容生动丰富,同学们亦积极参与,拓展思维。任老师试图让同学们造句,试写,并进行了几个小游戏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同学们也创作诗歌,诉说自己与路的故事,一位同学写道:回首之间,微笑点点……为这堂精彩的诗教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由顾静飞老师带来的《风中的精灵》。顾老师的声音具有特色,银铃一般动听,很好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顾老师让孩子们接近风的角色,靠近大自然,近一步了解风的形象和使命,使孩子们更加富有创造力以及想象力。顾老师也让孩子们花时间仿写,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更好地体验描写写作。
第二节课则是臧明艳老师的《最是难忘如梦令》,介绍了宋词的形式,词牌以及渊源。臧老师乐忠于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特意穿了传统汉服前来教学,并为同学们介绍了一身服装的名称。臧老师说,她最喜欢的词牌名是如梦令,于是为大家讲述了“如梦令”的历史,带领同学领略了宋词的雅致和韵味。从后唐李存勖的《忆仙姿》到南宋严蕊的《如梦令》,引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再回到李清照的两首著作,很好地给同学们建立了对《如梦令》这一词牌名背后故事的串联。臧老师作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尽力将宋词知识在更多青少年之间传播,她让同学们带着情感以及理解朗读一首首宋词,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恰到好处,学生们也全面地体验到古人写作时的心情感悟。臧老师在课堂中也讲述了李清照词风的改变如何映照出其国破山河、物是人非的悲凉。
在一天的教学中,同学们大致了解到了古体诗与现代诗的不同,老师们也努力唤醒学生们心中沉睡的诗歌种子。课程结束后,一众老师聚集在一起交流研讨(组图如下),一致认为任老师在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