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凛冽的北风对于我们这些不着边际、有着探索精神的人来说,风再大也阻止不了我们行走的脚步,路程虽不远,景致还是可以一观的。
从来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前一分钟想去哪里,下一分钟已经在路上,就算是北风也只不过如此。其实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合拍的人和心情。
一路说笑着,看到山脚下错落有致的黛瓦白墙乘山势铺就而来,若只是初见,定是以为来到江南小镇,古色古香,韵味十足,这就来到了汉王镇。
李家特色菜馆李家特色菜馆,这家店的女主人热情好客,有着赵雅芝的优雅气质,第一次见她,感觉她像企业高管,于是和她闲聊,果然如此,她在大上海呆了好多年,后因小孩上学的问题、夫妻俩想过慢节奏、随心的生活,于是回来在此经营饭店,虽开店没多长时间,但是生意还是不错的,因为她家的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佳,让你吃一次,下次还会来。
一盘青菜豆腐,一份鱼香茄子,一条野生鲈鱼,一盆番茄蛋汤成全了我们三人的味觉感官,吃到不能坐,起来走人。
沿街走走,感觉像有一种穿越,围成圈休闲扑克的人群、坐在屋前晒暖的老人、被逗乐得像花一样的孩子,这就是现在许多人追求的慢生活,原来生活如此简单又如此平淡,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
煎饼摊路过一家摊煎饼的店面,朴实的女店主面前放着和好的面和一个大号平底锅,问起有现成的煎饼吗,她笑着说,我这马上就开始摊,等一会就好。
看看出煎饼的全程也是不错的选择,只看她舀起一勺面,用竹子弄成的长签迅速在热锅上赶起来,用力均匀,不薄不厚,刚刚好,一勺面一张饼,不一会,五谷的香味扑面而来,同行俩人抵不住香的诱惑,虽然刚吃到撑,还愣是吃了两张大饼,当然我也品尝了一下。
看到如此简单的过程,都想尝试一下摊饼的感觉,我先来,不就是把它摊开吗,能有什么难度吗?
结果一上手,还真不是那么回事,控制不了局面了,要不锅面是空着的,要不是厚的疙瘩,最重要的是一勺面只够半个饼的,这出锅的时间又拉长的许多,他俩尝试也都是一样得结局,都是以失败而放弃,女店主看似简单的工作每天要重复多少遍,承载着生活的不易,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
来到汉王镇的景区,一巨型的水车旋转着,周围挂着晶莹的冰溜,古朴带有诗意,引来的水通过长长的木道缓缓的流入石槽中,虽值隆冬,还是忍不住洗了一下手,还好,带有温度,不是那么冰凉,如此清澈的水,源于拔剑泉的传说。
经过一段法桐林道,一潭清澈见底的水面映入眼帘,光是看水底的水草,婷婷玉立,摇曳生姿,像树林,落叶飘落其间,友人拍下这唯美的画面,难怪感叹像从空中俯视大地的感觉。
迎着刺骨的寒风,我们还是围这一潭清泉绕一圈,亭台、水面栈道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带着孩子般的纯真感受其中。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穿过雅致的街巷,沿街的住户门前都是用心布置的,青瓦、石磨点缀其间,清洁的路面、黑白相间的墙面、造型不一的树木,在此居住的人们真的很幸福,不免心生羡慕。
来到大堤远望,芦苇、丛林、远山、白墙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此静谧,画面感太强,瞬间想有写生的欲望,无奈寒风入骨,不能留恋美景。
看看临水而居的女主人家的鱼网满载着收获,毛刀鱼、草鱼、小黄鱼……,
她冻得肿胀的手在拨弄这些细网,把一条条鱼从上面摘下来,她家男主人抄着手在旁边和邻居聊着天,有四个儿子的她为了这个家奉献太多的辛劳,虽每天置身于美景中,可能也是无暇品读。
夕阳的余晖慢慢融入到天边,幕色来临,街边亮起一盞盞红灯笼,照亮着小镇,照亮着我们来时的路。
(下图为作者本人在汉王镇的写生)
(部分图片来源:摄影师cookie80)
爱徐州可以投稿啦
如果你有好的文章,可以加我
往期查看
徐州好吃到爆的炸串神店,一吃就是20年!每一家都是记忆的味道
真香!这些大隐于市深藏在这个小区里的美食,是许多人眼里真正的徐州味儿
传承八十年的老味饣它汤就在复兴南路的一家小店里,这是老徐州人乡愁的滋味
去晚了连个空桌都没有?打卡徐州当下最火爆的28家排队神店
徐州68家破店,开着豪车去的人比比皆是!因为他们够旧、够破、够味
治疗白癜风的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