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我们的湘大
只要有人还在守望这个国家的历史,
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不会亡!
——李济
只要有人还在珍视、蒐集、整理和传承这个学校的历史,
这个学校就一定会卓越不凡!
海纳百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张雷
壹
复校:东风吹绿羊牯塘
春雷滚滚动神州
有这样一所举世无双的大学。
她诞生于。
她诞生在伟人故里,一诞生就得到了伟人的关怀,毛泽东同志会见毛禹居先生后亲笔题写校名。
她腾飞于。
毛泽东同志接见首任校长李振军并亲切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年,湘潭大学复校,虽为复校,实为新建。
在原有大学基本处于停办状态之际,这是当时开办的第一所大学,她是开路的先锋,她是嘹亮的号角,她是滚滚的春雷!
她的成长汇聚了人民的目光,凝聚了举国的心力。百校建一校,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绚丽的华章。
“支援毛主席家乡的大学”像一阵春风拂过神州大地,成为了当时人们奔走相告的大事件。
“到伟人故里去!”军人、知识分子、工人……天南地北的人们眼里充满了向往,心中涌起了波澜。
“北清华,南湘大!”、“北有北大,南有湘大!”口号震天响,但在豪情万丈的人们的心里,这不是口号,俨然就是触手可及的事实!
……
今天,我们站在湘潭大学巍峨的图书馆前,昔日的荒山野岭、不毛之地,今天的人文圣地,科教殿堂。
羊牯塘的风带来了新鲜泥土的气息和草木生长的芳香,同时,弥漫在我们身边的,还有历史和人文的气息。
回首往事,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仍然令人遐想和激动,令人难以忘却和忘怀!
同时,这所大学的底色和品格就这样铸就了!
有诗为证:
五湖四海擎鲸客,
野旷屋寒几度秋。
秀山振衣千里风,
湘江濯足万里流。
举杯邀客摘星辰,
倚槛披襟挹雨露。
回首山河春意浓,
故人故事上心头。
张雷摄于湘大图书馆
贰
捐书:百校无私建一校
万川有道归大海
年11月国务院科教组向江苏、湖北、辽宁、吉林、广东、陕西、四川、北京、天津和上海10省市发出《关于请求支援湘潭大学部分师资和图书的通知》。
年12月19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呈文《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求调拨前中国人民大学一部分图书支援湘潭大学建校工作的报告》。
10省市接到通知后,积极响应,没有接到通知的省市获悉后,也踊跃捐赠,举国上下都把它当做支援毛主席家乡建设的一项光荣任务来完成,倍感荣耀。
张雷摄于湘大图书馆
—三年里,全国共68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赠送图书资料和报刊合订本达28万余册。
清华大学赠书册;
湖北财经学院赠书册;
江苏师范学院赠书册;
张雷摄于湘大图书馆
《湘潭大学校史》记载:
“向湘潭大学赠书的单位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工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北京邮电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语言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四川工学院、四川师范学院、成都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师范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中工学院、华中师范学院、上海化工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南京铁道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南京药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华东水利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辽宁师范学院、大连工学院、广东中山工学院、湖南省情报研究所、沈阳金属研究所、北京工程研究所等。”
张雷摄于湘大图书馆
北京大学提出“图书馆有两套以上的图书资料,可考虑赠送湘潭大学一套。”
北大捐赠古籍共册;
在北大赠送的图书中,就有雍正内府武英殿铜活字版《钦定古今书集成》。
张雷摄于湘大图书馆
叁
《古今图书集成》:寰宇无尽江山胜
古今都归一览中
有这样一段历史:
年11月7日,李鸿章怀着满腹未了心事离别人间。但在他生命中的倒数第4天,仍拼了老命处理了一件与《古今图书集成》有关的对外交涉事件,目的只是想笼络美国外交官。
李鸿章去世后,此事由伍廷芳处理:
“接年2月3日外务部咨文,已接到南洋大臣来文,拟以《图书集成》一部备送美国学堂,至于博物院所需各种器物,美商在华通商已久,可由美商代为购办。一旦南洋大臣寄到《图书集成》,使馆即行转交哥伦比亚大学。”(台湾学者黄嘉谟《中美关系史料·光绪朝》五,第页)
14年后的年,胡适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约翰·杜威。10月1日,胡适在日记中记了一笔:“科仑比亚大学有中国政府所赠之雍正三年刊竣之《古今图书集成》一部(有雍正四年九月廿七日上谕)。此世界一大书也。”接着又补充说明:“据此间汉文教授夏德先生(FrederichHirth)告我,此非雍正年原版,乃总理衙门所仿印也。据端午桥之言如此。”(《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年,下册第页、页)
有这样一个书店:
六十年代在台湾省盛极一时的文星书店,曾经做过一件在出版界脍炙人口的豪举:于年出版了一套超级“大部头”的《古今图书集成》。
文星版《古今图书集成》所用的原始版本是一九三四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铜模活字版的照相本,文星采用新式影印技术把五十万页的原版缩成五万页,编成一百册,加考订文字、介绍文字,及新编索引一册,便于学者查阅。这部图书的出版,立时轰动了整个学术及出版界。以一个私人出版社,能够独力编订如此巨大的书集,其能力、财力与毅力,决非常人所能及。
文星书店后来虽然因故停办,但它的壮举长存青史。
有过这样两则新闻:
年06月13日,榆次发现两册古书,《山西日报》对此事的报道是:《古籍古今图书集成现身榆次系中国古代皇家巨作》。
光看标题就够吸引眼球的了。
西部网讯(记者敬泽昊)年8月14日,陕西省图书馆召开馆藏国家一级古籍《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保护项目结项会。经过专家的评审,宣告历时5年的保护修复工作圆满结束,这部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巨著被成功修复。
关于这部书的历史、故事、新闻举不胜举,很多都演变成了传奇,《古今图书集成》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古今图书集成》初名《古今图书汇编》,经康熙帝审定后,御批为《古今图书集成》。分六汇编,三十二典。
历象汇编:包括乾象典、岁功典、历法典、庶征典;
方舆汇编:包括坤舆典、职方典、山川典、边裔典;
明伦汇编:包括皇极典、宫闲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谊典、民族典、人事典、闺媛典;
博物汇编:包括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木典;
理学汇编:包括经籍典、学行典、文学典、字学典;
经济汇编:包括选举典、锉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戊政典、祥刑典、考工典。
典下设部,共部,每部中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分类极细,查检便利。
全书总约1亿6千万字,分订册,装函。其内容庞博、精详,被誉为“康熙百科全书”。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百科全书,比三千八百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大四倍。
《古今图书集成》不仅庞大还细微,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
《古今图书集成》注重新知识、新成果的吸收。编者在“凡例”中明确指出:“国家新法历书,凡海西人所考究,造图制器,皆极清晰,是故多据之。”
在《博物汇编》中,辑入许多历算著作和西方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这些均为之前类书所不收。
特别是专列图表一项,为其他类书所无。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行政区域、山川走势、花草树木、禽兽鱼虫、工具器物等,蔚为大观。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大量引录方志文字,是《集成》的一个鲜明特色。
郑丽航《陈梦雷与妈祖文化》:
“引用内容涉及妈祖信仰的方志种类有一统志、通志、府志、州志、县志等,涉及地区包括当时顺天府、松江府、杭州府、福州府、兴化府等府及所属州、县。书中所引的府、州、县志以康熙朝编修的居多。”
裴芹、李智海《古今图书集成与方志》统计,“《古今图书集成》征引的清代方志有多种,可以说是清初方志的一次总汇与检阅汇编。”
《古今图书集成》还保存了很多逸书。
邱纪凤《古今图书集成与陈梦雷——兼谈医部全录在祖国医学上的贡献》提到:
“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过去曾为逸书,而《集成》载有。这部古典科技名著,在解放前均以《集成》为兰本,解放后,北京图书馆收得明刻本后,才不称逸书。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编纂《农政全书》的过程中,还写过一些农学的专著,如《甘疏》、《芜青疏》等,总名为《农遗杂疏》,后来失传,迄今尚未发现。而《集成》草本典眷五十四里就收载有《甘藷疏序》,乃是他的一篇逸文。”
《古今图书集成》所记载的数据不仅详实还很可信。
常江在《陈梦雷编辑思想研究》里提到:
“云南耕地原额:亩,册载实际耕地:亩;贵州耕地原额:亩,册载实际耕地:亩。反映出战乱、自然灾害、人口流失等给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这些材料至今仍是研究清代云贵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
……
所以,此书甫成,张廷玉便称之为“古今未有之奇书”。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清嘉庆时,常熟学者张月霏(金吾)由苏赴浙,借读鲍氏知不足斋的赐书,得金人逸文。
朱九江(次琦),是康有为的老师,到孔氏嫩雪楼借读,三月不下楼。
康有为也极为推重,甚至说:“此书为一切做学问的人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中华书局在民国二十四年中华书局影印《古今图书集成》,总经理陆费逵先生在前言《影印缘起》里说,“弱冠以后,编书撰文时时利用是书,获益匪浅。盖我国图籍浩如烟海,研究一问题,检查多种图书,不难费时费力,抑且无从下手。此书则每一事项,,将关系之书,分条列入,一检即得。古人云事半功倍,此真可谓事一功万也”;
谢国桢先生则这样评价:“《古今图书集成》罗列群书,分门别类,供读者翻检之便利,其编纂方法,不但周密详备,实较依韵排列的《永乐大典》为善”;
据大科学家竺可桢说:在其研究领域,翻阅引用最多的书就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满怀感激地提到:“我经常查阅最大的百科全书是《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这真是一件无上珍贵的礼物”;
羊春秋先生在《改革和发展高等文科刍议》一文(湘潭大学教务处编《高等教育研究》年第一期)里说:
“我主张文科要增开一门《读书指导》之类的课程,以指引其步入学术之宫的途径。它应该包括比较高级的工具书的运用,如《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佩文韵府》、《渊鉴类涵》等等。”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住地也藏有《古今图书集成》。
徐中远先生在《毛泽东晚年读新印大字本线装书的有关情况》里说:
“他老人家身边还一直放着许多其它古旧线装书和多种大字本书刊。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红楼梦》和《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梦溪笔谈》和《续古文辞类纂》等古文辞赋,《古今图书集成》和《太平广记》等类书和丛书……毛泽东晚年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住地,就如同是书籍的海洋,这种新印大字本线装书和其它数千种的古籍图书,一直伴随着他老人家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这种新印的大字线装书,虽然仅是毛泽东最后五年读书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毛泽东藏书中的一滴,然而,它在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中,却铸成了深深的印记。它是研究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最珍贵的史料之一。”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初版的《古今图书集成》由清内府用铜活字版排印,计用30万枚铜字,初版只印了60部(每部册)。
印后铜活字藏在武英殿,但被窃无数,司事者怕被追咎,奏请“毁铜字造钱”。
于是,铜活字版终成绝唱,世间多了几吊铜钱,少了一套传世之典。
内府铜活字版,用纸上乘、印制精美、装帧之富丽、装潢之考究,“堪称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巅峰之作”。
书成后,它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
刘金宇摄于湘大图书馆
现存情况:中国国家图书馆1部、北京故宫图书馆1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3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部、天一阁1部、承德避暑山庄淡泊致远斋1部。除此外,在上海、辽宁、陕西、甘肃、杭州、徐州、浙江这7个地方的图书馆各存一部。
在国外,巴黎1部、伦敦1部、柏林1部、日本内阁图书馆2部、美国哈佛大学1部、普林斯顿大学1部、耶鲁大学1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1部……
有专家说“内地只有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藏有全帙,其他各地即使偶有藏储,也残缺不全。因此,成了藏书家的一件大憾事。”
专家的话不可全信,因为他尚且不知道:
纵观中国一千多所大学,唯一全帙就珍藏在湘潭大学图书馆。
神奇的是,当年捐赠《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给湘潭大学的北京大学,在后来整理和检查自己的藏书时,发现自己留下的那一套居然是残缺的!
敬请期待
海纳百川(下)
旋梯,起点就是上升!
作者
张雷
摄影
张雷刘金宇
编辑
安宁
旋梯书苑旋梯,起点就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