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菊黄蟹肥时,在青浦区练塘镇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河蟹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起网收蟹。一只只青背白肚的大闸蟹,肉厚壮实,活力十足。
虽经历了夏季异常高温的冲击,但得益于高水平的管理,今年“淀浦”品牌大闸蟹“雌三、雄四”的大规格比例依然保持在75%左右,“雌四、雄五”规格也达到50%左右。合作社共有余亩蟹塘,今年将向市场供给4万公斤的优质大闸蟹。
这背后,三位“九三人”功不可没,他们是——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友成,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智俊和练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程师曾宪凯。
合作社养殖的“淀浦”品牌大闸蟹多次获得“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最佳种质奖”“金蟹奖”等奖项。
青浦练塘高品质大闸蟹养殖始于年。其时,有着近二十年河蟹养殖经验的王友成作为引进人才来到练塘,成立了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来了高品质河蟹绿色养殖理念。配合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练塘镇徐练村建设,他创建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成了亩中华绒螯蟹高标准养殖基地。
年7月,上海睿婕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产学研基地揭牌。
致力于讲好“一只蟹的故事”,合作社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共建产学研基地,与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练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密切联合,王友成、刘智俊和曾宪凯组成了一支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创新团队。
曾宪凯(左)、王友成(中)和刘智俊(右)在检查河蟹生长情况并商讨育肥策略。
近年来,三位“九三人”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团队长期蹲守河蟹养殖生产一线,风雨无阻,克服了极端不利天气和疫情对河蟹养殖带来的冲击,以“良种、生态、营养、规范、品牌”为指导,先后攻关了黄花水龙水草养护、河蟹全程配合饲料养殖技术、河蟹专用益生菌筛选与应用等多项实用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步足长、颜值高、口感好”的“淀浦”品牌优质大闸蟹。
刘智俊夜间巡塘,展示g超大规格雄蟹。
目前,河蟹已和茭白、水稻一起,成为了练塘镇乡村振兴的“金名片”。青浦练塘大闸蟹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还获得了专业领域的肯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淀浦”品牌大闸蟹连续获得“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最佳种质奖”“金蟹奖”等奖项,打响了青浦地产优质大闸蟹品牌。王友成也被评为青浦区首席技师、第三届农业创新创业典型带头人,并担任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青浦综合试验站站长。此外,合作社年培育优质蟹种近4万公斤,直接辐射带动江浙沪等周边户养殖户应用良种开展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合作社获“最佳种质奖”“金蟹奖”,王友成(左)和刘智俊(右)前往领奖。
可以说,青浦练塘大闸蟹的连年丰收,离不开三位“九三人”的辛勤付出。他们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科研与推广人员、基层农业技术指导人员的典型代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王友成(左)与曾宪凯(右)在进行河蟹规格评定工作。
今后,三人创新团队还将进一步探索河蟹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蟹苗培育基地建设、休闲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努力将练塘镇河蟹产业打造成为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示范产业,助推高质量、高水平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建设。
供稿:九三学社杨浦区委
文字、图片:刘智俊
原标题:《功不可没!青浦练塘大闸蟹丰收背后的三位“九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