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硝烟的ldquo战争rdq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74648.html

特别感谢本文科学审稿人:

周海超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与生态修复的应用领域专家

本篇字数为,阅读时长约8分钟

低调的入侵者

生物入侵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随着贸易、交通等人类活动的日益发展与扩大,外来物种无意或者有意传播的机会逐渐增多,对我国生态和经济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在说明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之前,要先讲讲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当外来种改变并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时,它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简单来说,外来物种就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当它发现当地没有任何事物能对其构成威胁时,就暗自酝酿着要发展壮大、反客为主,最终变成入侵者。(瞧,并不只有电影里的外星人会做这种事呢)▲白花鬼针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传播方式多样目前,我国记录的外来入侵植物多达多种,它们大多非常“低调”、但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你绝对见过,但未必能喊得出名字。例如,在我国南方水域肆虐的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华东地区疯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蔓延珠三角地区的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在京津冀地区泛滥的长芒苋(Amaranthuspalmeri),入侵农田、草场和林地的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等。从水域到森林,从山区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几乎随处可见外来入侵植物的踪迹。

▲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长芒苋、薇甘菊(左至右、上至下)

“它们比个鸟巢的面积还大”

今天要介绍的是臭名昭著的湿地杀手——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它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胁性的种外来生物名录,而中国正是受其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地理分布上,自北向南,从河北到广西沿海均能找到它的踪迹。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在潮间带滩涂上。它植株高达1-3m,茎秆坚韧、直立,根系发达,密布于地下30-cm深土层中,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消减海浪,具有良好的促淤造陆功能。年,我国为解决海岸退化等生态问题,引种互花米草到福建罗源湾种植。▲广西北海的互花米草互花米草为何会从曾经的“护滩小能手”,沦落到被列入“黑名单”呢?原来在引种之初,人们低估了它极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致使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形成大面积“绿色沙漠”。互花米草能通过种子有性繁殖,也能通过根状茎分蘖,像产生分身一样进行无性繁殖。研究发现,1株互花米草产生的种子最高达粒,在9个月的时间里,能繁殖到86-株,平均扩散半径约为1-2m。它也是典型的盐生植物,叶片密布盐腺和气孔,耐水淹、耐盐性强。在面对高盐度海水的长期浸淹时,也能通过调节光合作用、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来适应不利的自然环境。再加上缺少天敌的威胁,致使互花米草在我国爆炸式扩散。年时它的面积仅为公顷,到年已有5.4万公顷——如果缺乏数字概念的话,大约个“鸟巢”那么大。

互花米草

国家体育场(鸟巢)

互花米草入侵,侵占了大面积滩涂并挤占本土植被的生长空间,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及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滨海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栖息环境及食物来源发生改变;泥沙的快速淤积,也影响潮沟和水道的畅通,堵塞航道;妨碍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水产养殖。它的扩散和入侵影响着滨海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过程以及经济发展,严重危害区域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请来简单,送走难

于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互花米草、限制其扩散速度和规模,成为滨海湿地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互花米草的防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以中国和美国的经验最为丰富。▲湛江利用人工割除或重型工程机械等方式清理互花米草如上海的崇明岛,开展过人工割除、放火焚烧、修围堤进行长期淹水等多种方法治理互花米草;广西北海湿地公园使用覆盖黑色遮阳网等方式,通过抑制光合作用,来杀死互花米草;江苏、福建等地利用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红树等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取代互花米草,形成良性演替生态群落。而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对使用除草剂的化学防治方法进行过多次探索;华盛顿州则研究利用昆虫、真菌以及病原生物等天敌来抑制互花米草生长和繁殖的生物防治方法。虽然现有防治互花米草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仍缺少经济、环保、高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国际性的难题。因为不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在防治互花米草的同时,对底栖生物及其环境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清理中的滩涂

而且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采用单一方法难以彻底有效地治理互花米草,在全面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湿地生态系统情况下,综合多种方法有望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并且有可能降低治理成本,应是未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总而言之,不论是互花米草还是其他外来入侵物种,它们的入侵和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展全民科普宣传,提升认知水平,让社会各界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严重性,提高对外来物种的警惕性,意识到外来物种防治是生态安全的组成部分,加强海关部门的检验检疫工作和国家的防控力度,提高科研监测和生态修复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特别鸣谢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伙伴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设定每年的7月26日,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将围绕红树林生态系统这个议题进行深度挖掘,在22日到25日连载四篇好文,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xl/5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