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中走出来的阜平人物志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晋察冀革命时期,在物质生活上是个极其匮乏和艰难的年代,但在文化艺术上是个极其丰富和富有的年代,鼓舞着晋察冀人民走向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的家乡阜平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大批的文化艺术人才聚集在这里为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激情和热血。在阜平这片红色土地上不仅仅走出来很多奋勇杀敌的英雄,也在革命文化艺术上面走出来大批的人才。小编整理了一些在革命文化艺术上面走出来的阜平籍代表人物,请大家了解欣赏:

顾品祥

顾品祥,女,年生,河北阜平县人。年前在本村村歌剧团工作,任村妇女工作队指导员。后参加西战团举办的乡艺训练班学习,担任《黄河怨》独唱,毕业后留西战团少年艺术队,表演樱花舞,领唱《樱花》歌。年调群众剧社,独唱《风之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演出歌剧《过光景》河北梆子《失足恨》,创作歌曲《欢送哥哥去参军》、《妇女翻身花鼓》等20余首,并参加伴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演唱《自由结婚小唱》、《战斗英雄同德方》。年调中央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演唱《刘胡兰》《白毛女》选曲,河北梆子《秦香莲》等。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老干部进修班,任班主任兼教学。同年参加曲艺巡回演出团,演唱天津时调《翻江倒海》、河南坠子《送梳子》。在电影《一天一夜》中演唱《做军鞋》。戏剧》杂-年在上海声乐研究所从师林俊卿学习“咽音”。年调任山调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独唱兼声乐教学工作,演唱《八月十五月儿圆》《新媳妇回娘家》、《编花篮》和河北梆子《党的女儿》等。年巡回演出《李勇对口唱》、《庆祝胜利》《王禾小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年参加文化部老干部合唱团,领唱《我的祖国》。区文年以后,还继续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深受观众欢迎。

顾棣

顾棣,年生,河北阜平县人。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来到阜平,年仅8岁就在父母兄姐的鼓励下,报名参加儿童团,并当了小队长。年底在阜平一区青年儿童代表会上当选为区儿童团长。年2月,离家赴任,正式参加革命工作,时年刚12岁。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7月高小毕业后保送到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学习深造,9月参加八路军,人察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跟沙飞、石少华学习摄影。年春,在影队结业后,留《晋察冀画报》社工作。年7月任资料组长,年5月起任《华北画报》社编辑、组长、画报编委等职。在晋察冀根据地期间,有《轻便印刷机》(年)、《支援八路军》(年)、《捡麦根》(年)、《大八路小八路》(年)、《歌咏比赛》(年)、《斗争恶霸地主》(年)、《分配胜利果实》(年)等十幅摄影作品先后参加展览;摄影作品《宽待俘虏》,在晋察冀画报》句刊上发表;还编辑出版了连队教育丛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册和画片《南线战役》一套;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出版的《教育阵地》(年)上发表了文章《两窝蚂蚁》和《黄猫拉鸡》。年任《解放军画报》社资料、编辑组长。当选《解放军画报社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机关俱乐部主任等。年参加抗美朝,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尉军衔。在部队从事摄影画援报工作15年,荣立二、三等功各一次。

年由北京转业到山西,历任《山西文化》、《山西戏剧》杂志编辑、摄影记者、山西戏剧工作研究室摄影组长,年调任山西人民出版社摄影编辑、记者,年任《山西画报》总编辑。

从50年代开始,在解放区文艺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与方伟合著的《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获中国解放区文艺研究专著一等奖。同时还参加了《中国摄影发展史》(解放区部分)和《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的撰稿工作。个人发表文稿已逾余万字。作为主编、责编参与编辑出版各类画册、丛书30余部。年和王雁、丁允衍等一起编辑出版的《沙飞纪念集》,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现为中国摄影家家协会、中国解放区文艺研究会会员,并担任任中国老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理事。年离休。

顾棣摄影作品年春节,阜平县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霍嘉霖

霍嘉霖,曾用名霍有灵,年生,河北阜平县人。年9月参加革命,年5月参加八路军,任晋察冀三军分区政治部传队队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冲锋剧社社长兼指导员,曾参加《大金箍》、《生产快板》等剧演出。年3月调军分区教导大队任教导员。年春任军分区六团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二团政治委员。年8月负伤。年春任华北军区军械部政治部主任。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 后勤二分部副政委。年春任 后勤部干部部副部长。年12月任总后勤部干部部副部长。年9月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年任总后营房部政委。在领导冲锋剧社参加晋察冀军区成立二周年各剧社文艺比赛中,获总分第一名。

石天

石天(-),又名杨田,河北阜平县人。年初参加工作。年春到联大文艺学院戏剧系学习。年在冀中火线剧社任演员。-年先后在冀中七军分区文工队、七纵队二十旅宣传队、冀中八军分区文工队任队长。年8月调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工团任团长。在晋察冀时期曾演出过《冉丽》、《带枪的人》、《回到祖国的怀抱》、《女八路》等话剧;导演过《三方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李国瑞》(兼饰指导员)《把眼光放远点》、《当兵去》、《刘胡兰》等歌剧及《李自成》《打渔杀家》(兼饰肖恩)、《法门寺》(兼饰刘瑾)、《四进士》等京剧;还导演过《血泪仇》、《王秀鸾》、《白毛女》、《赤叶河》《王大发归队》等歌剧。年12月被选为河北省文联执委。年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副导演。年到青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年到长春电影学院导演系任主任。-年在长影当演员,其间曾下放七年。建国后曾参加导演电影《探亲记》;在电影《女跳水队员》中饰老中医、《三进山城》中饰王书记、《南海的早晨》中饰国民党情报局局长、《英雄儿女》中饰慰问团长、《杨柳青年画》中饰老画家曾编导专题纪录片《一定要解放台湾》《丰收捷报》《高原上的钢铁厂》、《佛教的叛逆》、《国庆节在西宁》等多部。-年27天津科技电影制片厂(后改名天津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年5月离休。

朱子燕

朱子燕(-),河北阜平县人。年参加革命。年调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戏剧队演员,曾在京剧《史可法》、《亡宋鉴》、《打渔杀家》《清风寨》、《战长沙》等戏中饰演主要角色。年调阜平县一区抗联作宣传部长,曾为阜平县业余影团导演过(五人义》。年调冀中火线剧社,年担任该社新组建的平(京)剧队指导员。其间组织排演了《反徐州》、《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数十个剧目,在冀中一带为部队指战员和群众演出,受到欢迎。年,火线剧社平剧队与冀中人民剧团合并为冀中实验剧团,任指导员。是年,冀中实验剧团先后与十一分区团和冀中平剧院合并为冀中实验剧院,仍任指导员。曾携带《花木兰》、《将相和》、《三打祝家庄》、《杨雄与石秀》等剧目,到河间县为冀中土改会议演出,受到与会者及朱总司令的赞扬。后来,奉命赴平山县西柏坡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演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邓颖超、康克清接见了全体演员,周副主席设宴招待了大家。中央总务处奉毛主席指示,送给每人双鞋,并付给剧院20元补贴。年调冀中八地委启明剧社任社长,后来调沧州实验剧团任总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泡州专暑文教局副局长地区文教组副组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年离职休养。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

赵路

赵路(-),河北阜平县人。年5月在阜平县青抗会血花剧社当演员。曾演出《无名小卒》、《军火船》等剧。年9月到完县青救会儿童团任干事。年9月调晋察冀边区青救会任文书及儿童团干事。年3月入华北联大学习。年12月调至边区群众剧社任演员和戏剧队长,曾演出《过光景》、《血泪仇》、《李国瑞》、《翻身到底》、《粉碎敌伪顽合流》等剧。年曾创作小歌剧《全家忙》、小话剧《李二栓抬担架》、《化铁炉旁)等剧本。年1月进入天津。历任天津群众剧团副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院长等职,并长期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导演过《龙须沟》、《曙光照耀莫斯科》、《家》《秋》、《普拉东·克利奇特》、《一仆二主》《飞雪迎春》、《阿Q正传》等几十部话剧。年在电影《白毛女》中饰演赵大叔。-年曾参加中国青年文工团赴苏联及东欧各国访问演出。年获天津市等劳动模范称号。年当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年调天津电影制片厂任领导小组组长。年调任天津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主席,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李树楷

李树楷(-),河北阜平县人。年8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队(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任演员。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副社长;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北进剧社副社长;年任冀晋军区冀晋剧社副社长;年出席全国首届文代会;年任华北军区文工团副团长;年任总政治部沈阳抗敌话剧副团长,年任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总团副团长;-年任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年任沈阳军区文化部副部长。年带《彭大将军》剧组进京演出,受到军内外好评。年前担任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年以后任辽宁省剧协副主席,年以后任辽宁省剧协顾问。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独幕话剧3部、歌剧1部、多幕剧2部。如《茂林事变》、《模范夫妇》《荣军旗帜张树仪》。导演了《张大嫂巧计救干部》、《白毛女》,主演《李殿冰》。其中《张大嫂巧计救干部》在晋察冀多个剧团上演,成为各团政治攻势主要剧目之一。年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艺奖及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优秀作品创作奖。年与刘佳合作导演话剧《战斗里成长》,获全国第一届话剧汇演导演一等奖。年在电影《上甘岭》中饰演师长。年与白刃、洛丁共著话剧《兵临城下》,全国多个剧团(院)上演,并改编成电影《兵临城下》。年离休。

王从信

天津人艺剧照

王从信,年生,河北阜平县人。年2月参加晋察R边区政治工作队,同年8月调西北战地服务团儿童演剧队,演出《抓汉奸》、《放哨》等儿童歌剧及歌舞。年夏派往战区边缘织带开展政治攻势,演出了《柳柁惨案》《参加八路军》等,回指挥组后参加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年参加演出歌剧《阴谋》和(人为路军与孩子》等,曾获西北战地服务团授予的“模范少年”奖章。式年演出了歌剧《反懒汉》话剧《程贵之家》、《雷雨》等,还参加出了由凌子风任总导演、有两万五千人参演的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年演出邵子南编剧、周巍峙作曲的歌剧《不死的老人》。年3月调到华北群众剧社任演员,演出了《二干鬼回头》、《大报仇》、《白眼狼》和歌剧《翻天》等,并为边区土改会议演出了《全家忙》和《农民当家》。年4月为党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受到周恩来同志的接见和鼓励。5月排演了《五斗麦子》、《王秀鸾》。年1月随团进入天津,演出了《子弟兵和老百姓》等节且。年后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队副队长,一度调到天津团改编和演出曲艺剧《新事新办》,参加全国戏曲会演获表、三等奖。年全国话剧调演,在《星星寨》中扮演主角黑老丑获表演三等奖。年后排演了《赤叶河》、《红霞》、《洪湖赤卫队》等歌剧。年调天津评剧院任导演,年调天津歌舞导演,排演了歌剧《宦娘》等。年离休。

古立高

古立高,曾用名顾立祰、立高,年8月生,河北阜平县人。年10月参加军区宣传队,任演员。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初调任敌工部灵寿县情报站长,后被捕,经党组织出狱,奉命归队。年1月到华北联大学习。年2月区抗敌剧社任演员,曾演过《咱们就伴去参军》(饰弟弟)、《英雄儿女》(饰日本军官)、苏联剧目《前线》(饰政治部主任)等。年底开始写作,有快板剧《瞎子寻母》等,年9月编入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深人部队生活,挂职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师宣传科副科长,曾参加大同、清风店等战役。年始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小说散文、鼓词,年写出七场话剧《同志之间》、电影(千锤百炼》等

年4月在华北军区宣传部任创作员,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从50年代起,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老营长》《永生的战士等中篇《珍贵的果实》、《永远向着前面》等,长篇《屹立的群峰》第一部《在铁火下》第二部《冬去春来》等及电影文学、小说、散文近百篇,多万字。年后曾任北京作协党组书记、秘书长,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年离休。

陈勃

陈勃,年生,河北阜平县人。年参加革命,先后在晋边区文化抗日救国会、晋察冀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做宣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晋察冀边区总工会《工人日报》记者、编辑,《石家庄日报》记者。解放后,从事专职摄影工作,任《中国工人画刊》社副社长、工人出版社照片画册编辑室主任、《工人日报》社摄影组长等职。年入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第一期新闻班学习两年。年中国摄影学会成立,任该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并任《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年调新华通讯社工作,任中国图片社经理、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办公室主任、新化社记者等职。摄影代表作有《雨越大干劲越大》、《妙不可言》、《金鱼》、《库尔班·吐鲁木》等。其中《雨越大干劲越大》曾获年社会主义国家新闻照片一等奖。《妙不可言》和《金鱼》分别获得国际摄影展览的银牌和铜牌奖。表现黄山等地风光和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在国外拍摄的一些作品,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摄影展览。是中国摄影界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艺术家之一,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著有《简明摄影知识》一书。

摄影代表作《雨越大干劲越大》

袁同兴

代表作

袁同兴,曾用名袁济,笔名漫影、漫影、沙河、园丁,年生,河北阜平人,小学读书即爱好文学,课余时即在北平《农民报》上投稿,以诗歌、散文为主。在保定求学时,即有大量作品发表在北平、上海、汉口、成都、广州等地报纸上。年参加通俗读物活动。是年因学潮停课,即返回故乡。与地下党负责人李心仁、王宗良等组织旭光文学研究社,出版《旭光》季刊和《安琪儿》月刊,任社长、总编。同年任保定《河北日报·曙霞》主编。年任徐州《新徐日报·狂奔》主编。抗战时任阜平动员会第一宣传队队长兼《抗敌报》社长兼总编。不久,将该报转交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改组后任总编,后任边区政府《救国报》主编,相继出版了《抗战谣》、《血战百花岭》等5部作品。年调任正(定)新(乐)联合县政府秘书、县长等职。后又入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学习。年与费孝通、吴晗等组建观察社,出版《观察》。建国后,历任武汉财经工人报社编辑、邮电部武汉邮电工业学校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现为晋察冀文艺研究会等社团团员,并先后出版《谐和的心曲》《晋察冀妇女歌谣》等10部著作。

人物资料:晋察冀革命文化艺术人物志

图片:网络,侵删

整理编辑:阜广有礼

阜广有礼

很土、很纯、很美、很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xl/9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