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根深度有五六厘米,在清除的时候一定要把根完全拔出……”5月18日下午,在银塘镇宝庆路,马鞍山经开区城管局环卫办公室主任孙涛正带领防治人员细致排查并彻底清除绿化带内的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当前正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期,是开展集中清除的有利时机。连日来,马鞍山市城管(园林)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清除行动,减少其存活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行动
“‘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名字听上去很美,却是外来入侵物种,是传播速度快、繁殖力极强的生态杀手。”孙涛介绍,针对辖区内存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情况,马鞍山经开区城管部门迅速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其外形特点、生长习性、危害情况、防治方法等展开集中培训,通过图片教学、实物查看,深入细致辨别,帮助防治人员精准识别;按照属地划分摸排区域,逐路段、逐地块开展网格化排查,摸清辖区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区域、数量情况,重点摸排城区道路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做好点位标注,动态调整清理点位台账,确保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不留死角。
今年以来,马鞍山经开区城管局已累计出动余人次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
市民发现踪迹可及时反映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自北美地区,二十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它的根系特别发达,因与周边植物争肥、争水、争空间的能力特别强,后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目前,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方法主要是组织人员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区域,将其连根拔出,集中焚烧,做到斩草除根;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期和生长期,选用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化学清除。“每年3至6月,‘加拿大一枝黄花’处于幼苗期,及时清除,可以大大减少其繁殖和传播。幼苗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茎秆尚未木质化,根基较浅,利于清除。”孙涛告诉记者,为降低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减少药剂使用次数,马鞍山经开区城管局对少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进行人工拔除,对大面积覆盖植株采取药剂清除,做好源头清理。
“加拿大一枝黄花”危害大、传播范围广,因此,孙涛呼吁广大市民一旦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踪迹,可以向辖区农林、城管部门或者反映。
如何识别“加拿大一枝黄花”?孙涛告诉记者,幼苗时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形似常见的小蓬草,它的叶子是长条形、带绒毛,茎秆直立,茎部一般呈紫红色。此外,大家还可以借助手机软件进行图片识别。(记者余萍通讯员张萍)
原标题: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正当时
来源:马鞍山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