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执笔沈琳互花米草,这种名字听起来浪漫诗意,长得有点像“稻穗”的植物,却是全球最危险的种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今年年初国家林草局还曾“悬赏”千万元寻求治理之策。最近,好消息传来,在第二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互花米草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10月底,各省清除任务已完成45万亩。虽然各国都在苦斗入侵植物,但中国是世界上外来入侵植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有入侵植物多种,互花米草只是其中一种。防治植物入侵,这场攻坚战为什么必须赢?沿海滩涂上的互花米草。受访者供图从“守护者”到“海滩霸主”谁能想到,一株柔弱小草有一天会被“悬赏”千万“缉拿”。互花米草,属禾本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大西洋西海岸,因为具有固沙促淤作用,年作为“守护者”引入我国江苏,试种后发现其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明显,后扩大种植至福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这种草根强苗壮,繁殖能力极强,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起到抵御台风、保滩护岸的作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副所长李贺鹏告诉记者。但是硬币的反面则是,由于缺少天敌,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互花米草大量繁殖,一株互花米草可以自产约三百至六百粒种子,随着海风、海浪一步步开疆拓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很多地区的“海滩霸主”,破坏滩涂生态系统。“只要有互花米草在的地方,就难寻其他植物踪迹,潮间带生物的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湿地水鸟觅食。”李贺鹏解释到,尤其是对浙江这种位于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地区,危害尤为突出。而除了生态账,经济账也得好好算一算。有互花米草的地方不光海产养殖受影响,单单一亩的治理成本至少元,而互花米草已在全国“攻城略地”多万亩。大型机械对互花米草进行翻根深埋。受访者供图年,互花米草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由此我国正式向互花米草的“宣战”。这场仗怎么打?对互花米草的治理一般采取刈割结合翻耕、围堰水淹等物理方法,也有通过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治理。而受限于互花米草生境的复杂地质条件,这些治理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可谓开局不利。李贺鹏用“春风吹又生”形容治理的艰难,“互花米草的根状茎繁殖能力强,在刈割后难以完全根除,复生苗会更加难以清除。”好在,胜利的曙光已经在眼前。根据此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发布数据,各省清除任务已完成45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6%。部分省份已经全部清除。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浙江的互花米草入侵面积占全国大约四分之一,并已于今年8月份完成了全年任务14万亩。预计明年省内的互花米草将会被全部清除,全面转入管护和生态修复阶段。根据省林业局联合多部门印发了《浙江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年)》,年全省各地将全面巩固除治和修复成果,实现互花米草有效治理,基本消除其快速入侵扩散带来的生态危害,打造健康、稳定的滨海生态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清除并不意味着全面胜利,互花米草二次入侵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李贺鹏看来,对互花米草的治理需要久久为功,全国一盘棋,进行共同治理。没有互花米草的滩涂是鸟类的重要觅食地。受访者供图摸清“入侵者”家底互花米草、水葫芦、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频频现身、蔓延,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引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