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园林》共收到约篇来稿,其中,刊发篇,约万字。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所有辛勤高效工作的审稿专家,专心研究、认真写作的投稿作者,以及热心读者的帮助及支持,所以在此登出《中国园林》年总目录,既是方便大家查阅,也希望谨以此感谢所有为杂志社作出贡献的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感谢你们的关心与付出!
我们杂志社一直严格采取匿名双盲审制度,为了保护审稿专家们的权益,也为了继续保持审稿的公正性,我们不公布审稿专家名单。但近期,杂志社将会评选《中国园林》优秀审稿专家数名,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敬请期待!
最后,再次感谢一直以来为杂志社作出贡献的所有审稿专家、作者和读者。感谢你们的一路相伴!
12期主题
乡建与乡境
刊首语/王向荣
主题乡建与乡境
论皖南传统村落园林的空间体系及其启示/郭明友
新中国宣传画中的乡境愿景(—年)/赵纪军刘方馨
画境观念与乡境营造——18世纪英国画境观念下乡村建筑实践及其当下中国启示/姚冬晖段建强*
晚明徽州乡村园林坐隐园钩沉/翁群昊王欣*刘琦何嘉丽
文化铸魂:元明之际苏州乡村园林探析/邱文颖
风景园林论坛
园林与城市设计浅谈——建筑·园林·环境·人/刘秀晨
专题月季应用
月季育种的国内现状和国际趋势/贺蕤杨希刘青林*
杭州市城区月季应用与配置/钱桦樊丽娟*陈亮
专题风景园林小气候
校园人群活动空间夏季小气候及热舒适研究/彭海峰杨小乐金荷仙*傅凡
基于耦合模型的杭州市区气候与绿色基础设施协调关系量化分析研究/应君姚圩琴程艳孙玲玲
绿色基础设施
基于视觉吸引分析的迁西县绿道规划研究/范榕李卫正王浩*
绿地与居住用地演进的空间相关性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邵大伟吴殿鸣刘志强
绿地被动式防风机能影响因子的数字化分析研究——以厦门市筼筜湖流域为例/洪婷婷陈清秀胡峡宾
城市双修导向下的城市绿道规划方法更新/李运远张云路*严庭雯
风景园林理论
建立雨洪管理导向下的“与水共存”土地利用管控单元——以牡丹江市中心老城区为例/赵蕾徐苏宁*
城市公园景观与声景体验的交互作用研究/刘江郁珊珊*王亚军张瑾青
山地公园眺望景观视线组织研究——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牟婷婷刘祎绯*
英国家园地带——开放式街区“窄马路”改造与设计/许悦张玉春李锡麟
行业动态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西安顺利召开/李旻张丽
中国第三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徐宁李哲
“中国名园——无锡寄畅园建园周年纪念活动”在无锡成功举行/傅凡
风景园林历史
空间、仪式与集体记忆——宋代公共园林教化空间的类型与活动研究/毛华松屈婧雅
晚明苏州寒山布局复原研究/梁洁郑炘*
中国近代园林史研究范式回顾与思考/周向频王妍
造园大师张南垣家世考述/秦柯
风景园林工程
辰山植物园土壤改良修复关键技术实践/黄俊达叶子易
11期主题
城市生态修复
刊首语/贾建中
主题城市生态修复
从植树种草,到生态修复,再到自然再生——基于绿地营造视点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修复发展历程探讨/李树华王勇康宁
北京首云铁矿山废弃地植被修复调查研究/关军洪曹钰吴天煜董丽*
三亚城市生态修复的探索与思考/王忠杰束晨阳顾晨洁*
工程创面生态恢复技术的典型案例分析/唐彪宋凤鸣黄蕾许建新*赵亮
西南高海拔山区道路边坡近自然生态复原设计/康宁张开国陈大平蹇依李树华*
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中气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杜吴鹏房小怡吴岩程宸刘勇洪
云南石漠化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群落特征研究/李坤董丽*陈强陈德生
专题风景园林理论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究/张诗阳王向荣*
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安庆康熙河项目为例/胡优华
西安城市风道景区构建方法及实证设计研究/薛立尧张沛田姗姗
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在美国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与启示/曹玮胡立辉王晓春
基于驱动模式的文化艺术产业园区规划探索——以青岛达尼艺术区规划调整为例/卢卓君
专题风景园林论坛
园林设计的折衷主义现象之反思/王献王晓炎田朝阳*
民国南京《首都计划》中公园系统规划的解读、评价及启示/王智勇李纯孙新旺*
日本公园设施寿命延长规划理念/王晨雨孙嘉渊
景观视域下城市工业遗产地价值评估研究/邓元媛卓轩常江*
数据库辅助下的严寒地区村庄聚落景观风貌评价研究/夏雷程文*赵天宇
专题风景园林植物
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研究/徐宁伟史琰张雨薇包志毅*
多样性特色区域下云南观赏植物学的现场实践教学/刘敏王凤霞
集雨储水式花盆研究及应用/黄树钦张博一张正梁
园林生态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肖华斌盛硕刘嘉
辽河口湿地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保存与恢复/周洁李迪华任君为刘德天
10期主题
数字景观
刊首语/成玉宁
主题数字景观
相反相成: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实践——以南京天保街生态路为例/成玉宁谢明坤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北京森林公园社会服务价值评价研究/王鑫李雄*
场地生境营造的实验与计算机模拟设计研究/刘晖吴小辉薛治纲王晓军郑林骄
三维实景模型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以金塔公园为例/李加忠程兴勇郭湧梁晨谌丽
五颜六色:数字化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以南京赏樱风光带色彩规划设计为例/谭明王一婧成玉宁*
虚实相生——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研究/袁旸洋成玉宁*李哲
专题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35年
忆风景建筑设计/齐康
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35年/胡理琛
专题无锡近代园林研究
论无锡近代园林的历史地位/朱震峻严晨怡王欣*戈祎迎
论无锡近代园林的艺术价值/刘晓明薛晓飞*高凡顾怡华
无锡近代园林景观评价/胡兆忠薛晓飞*黄晓张司晗
无锡荣氏梅园变化发展现象探析/王欣李玉红*王应临冯展
专题水环境设计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效能机理的江南水网空间形态重构/汪洁琼刘滨谊*
江南水网地区绿色海绵园区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为例/徐斌丁瑜杨维菊*黄吉
专题风景园林小气候
景观下垫面对夏季微气候的影响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北省隆尧县为例/彭翀张晨耿虹
从遮阳效果浅析余荫山房布局设计的气候适应性/刘之欣赵立华方小山*
专题工业遗产地改造
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徐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例/何付川李勇杨学民秦飞
工业遗产的价值链重构与景观活化——以西北第一印染厂半坡国际艺术园区改造为例/乔治
行业动态
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园林》杂志第一届协办、理事单位交流会在内蒙古阿尔山市召开/李旻金花
风景园林理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生态网络构建——以哈尔滨为例/陆明曲艺
基于场景可视化的城区山体美学质量评价研究——以福州市为例/陈梓茹傅伟聪董建文*
城市灰绿两色基础设施整合下的大型公共空间建设——从波士顿经验到当代实践/董贺轩刘乾李双婷
风景园林历史
香山静宜园文化价值评价/傅凡
渤海国上京城东内苑遗址研究与复原探讨/林源吴迪
9期主题
风景园林感受
刊首语/刘滨谊
主题风景园林感受
大象无形·意在笔先——中国风景园林美学的哲学精神/刘滨谊廖宇航
中国古代亭记中“亭踞山巅”的风景体验/赵纪军
城市街道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研究/邵钰涵刘滨谊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吸引机制模式研究——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为例/范榕王浩*乐志
景观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模式/戴睿刘滨谊*
基于景观偏好研究的城市公园草本设计建议/王志芳赵妍侯金伶张波
基于GIS技术的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裘亦书高峻*
风景园林论坛
风景园林发展的当代性特征研究/陈跃中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吴伟唐晓璇刘灿
风景园林实践
基于情景体验式主题公园空间序列设计研究——以合肥万达文旅城室外主题公园为例/应博华
灰绿基础设施耦合的“海绵系统”示范基地构建——天津大学阅读体验舱景观规划设计/杨冬冬曹磊赵新*
绿色基础设施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刘骏
环境公平视角下的社区绿道规划方法——基于POI大数据的实证研究/李方正郭轩佑陆叶李雄*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政策工具,绿色空间指数研究——以柏林生境面积指数和西雅图绿色指数为例/张炜王凯
风景园林植物
自然式种植设计的模数化途径研究/尹豪傅玉
解读《红楼梦》大观园的植物香景/陈意微袁晓梅*
昆明市呈贡区年1月主要园林植物的冻害调查与分析/王炜左翔郑伟*
风景园林理论
基于GPS/GIS技术的公园游客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以上海市共青森林公园为例/吴承照刘文倩李胜华
基于雨水调蓄的武汉中心城区湖泊公园布局调控策略研究/张嫣裘鸿菲*
基于数据挖掘的公园评价研究/何选沈璐
文化景观
新疆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类型研究/张杨严国泰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山城步道构成与特征解析——以重庆渝中半岛山城步道为例/史靖塬史耀华
风景园林工程
基于多因素的屋顶绿化蓄截雨水效果可比性研究进展/王红兵谷世松秦俊胡永红*
8期主题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刊首语/杨锐
主题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初步分析/庄优波杨锐赵智聪
国家公园体系规划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宋增明李欣海葛兴芳万旭生*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吕偲曾晴雷光春*
风景区居民社区规划优化研究——以九寨沟为例/王应临庄优波杨锐*
基于6个案例比较研究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保护模式解析/廖凌云赵智聪杨锐*
风景园林论坛
生态园林的思想内涵与规划设计实践/朱建宁方岚刘伟
风景园林视野下的城市中的荒野/王晞月王向荣*
风景园林理论
中国传统山居观对环境设计的影响/董雅郭滢
GIS在国外风景园林领域研究前沿/戴菲姜佳怡杨波*
大连滨海路海岸带美景度评价研究/杨翠霞曹福存*林林
风景园林实践
古典的隐喻——宁波玖著里景观设计思考/张东唐子颖
风景园林植物
基于原真性探析的西湖水生植物历史研究/胡立辉张德顺
武汉市张公堤绿道植景评价研究/蔡秋阳祁磊高翅夏欣*
园林生态
从生态的尺度转向空间的尺度——尺度效应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岳邦瑞刘臻阳
从美国“绿道”到欧洲绿道:城乡空间生态网络构建——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赵珂李享袁南华
校园景观对局地热环境影响研究/杨真静杜春兰
风景园林调查与分析
基于游客行为偏好的传统村落景观情境感知价值研究/张琳张佳琪刘滨谊*
照片、动画媒介在城市植物视觉景观评估中的替代效应研究/龚鹏刘纯青古新仁*
儿童家庭对城郊休闲农业园游憩活动偏好——以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园为例/周瑛王志芳*
居住区绿地改造众筹意愿影响因子研究——以福州市宁化社区为例/常红雨吴炜圣李潇李房英*
行业动态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西建大论坛在西安顺利召开/李旻
风景园林历史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于雨洪管理的贡献及启示——以北京玉泉水系为例/周晨曹盼
晋祠兴建之山水形胜考/赵茜李素英*
宜宾宋代流杯池遗存研究/陈丹秀鲍沁星张敏霞*
7期主题
风景园林技术
刊首语/金荷仙
主题风景园林技术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星愿公园景观工程前瞻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李佳毅何鉴季菁
上海迪士尼乐园主题式景观场景营造与植物搭配/周坤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景观开发新技术应用——种植土项目及容器苗培育项目的实践/蔡虎
城市受限空间中乔木栽植技术/杜诚
上海迪士尼乐园星愿公园水生植物的种植施工技术及后期养护/陆春晖
上海迪士尼苗木固定技艺/黄闪浪薛建
风景园林论坛
中国风景园林史纲/张国强
专题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
约翰·莱尔的人文生态实践智慧对图式语言研究的启示/王云才汪洁琼象伟宁
生境营造的实验性研究(二):场地生境类型划分与分区/刘晖吴小辉李仓拴
“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论中国传统园林的声音美营造智慧/袁晓梅
景观再生的生态智慧/戴代新
生态景观适应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实践反思/陈睿智董靓
传统江南理水的生态智慧/肖逸赵兵*毛钦艺
风景园林植物
上海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冠层结构定量化研究/王旭东杨秋生张庆费*
唐山世园会小南湖公园植物改造设计分析/刘丽伟
风景园林理论
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中国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研究/郭明友
城乡一体格局下乡村开敞空间的特点及利用研究/马源边宇*
森林公园导识系统使用特征与满意度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薛岩王浩*
绿斑密度: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布局适用指标研究——以澳门半岛为例/肖希李敏
徐州市城市生态修复实施策略和途径/汤飞田永英
四川省华蓥市生态空间格局研究/陈玲张妮沈一*
严寒地区雪景观视觉舒适度研究/付宗驰裘鸿菲*李应宾
行业动态
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暨(国际)CELA教育大会(CELA/CLAEC)在北京召开/王媛媛李旻金花
风景园林历史
明后期戏曲对江南园林的变化的影响/杨翼
汉濯龙园位置及其有关问题/李伟
6期主题
荒野
刊首语/杨锐
主题荒野
荒野:国际视野与中国机遇/(美)万斯·马丁撰文张倩译
中国荒野研究框架与关键课题/曹越杨锐*
浪漫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美国的荒野保护/高山
西方经验:荒野制图技术发展及其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应用潜力/(英)斯蒂夫·卡佛撰文曹越译
中国大陆国土尺度荒野地识别与空间分布研究/曹越龙瀛杨锐*
荒野、再野化与自主性生态系统——IUCN-1b类保护地管理中的概念演进/
(美)艾伦·沃森(英)斯蒂夫·卡佛撰文黄澄杨河译
风景园林实践
“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孟凡玉朱育帆*
风景园林理论
景观原型设计方法探讨——基于风景园林学途径的城市设计/金云峰杜伊
区域设计的框架、途径与方法——芜湖案例的探索/陶岸君谭瑛
名家名作
绿翼荫庐——吴翼先生风景园林思想与实践/许克福计珂雯
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修订中的基本思考/徐波郭竹梅贾俊
风景园林植物
奔跑在斑斓的四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5、6标段植物景观设计/姜悦张海松
虚与实在园林植物空间营造中的诠释/甘灿万华龙岳林*
专题遗产保护
国际海洋遗产保护实践评述:“3sc”战略,多元合作与海洋空间规划/周盼黄东柠杜雁*
数字化遗产景观——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实践及其创新性/杨晨
基于城市形态学的文化景观利用强度评估与保护管理策略制定——以庐山牯岭镇为例/肖景馨石春晖*宋峰
风景园林艺术
尚怡、尚趣、尚德——论江南文人园林植景审美情趣/张楠高翅*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景观美学服务评价研究综述与启示/马彦红袁青*冷红
国外风景园林
从景观视角解读苏黎世动物园对四大功能的塑造/王晓博邓炀
临时vs永久——意大利当代花园节浅议/许愿(意)苏珊娜·克莱门特(意)弗朗西斯卡·特罗亚诺
新加坡植物园景观审美的三个变迁阶段/彭孟宏唐孝祥*
风景园林历史
康乾时期盛京的城市与园林建设/张健李萌汤研
吴伟业梅村考略/秦柯
5期主题
城市生态修复
刊首语/杨锐
主题城市生态修复
中国棕/(美)尼尔·柯克伍德撰文付泉川王玉鑫卓百会译
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中的棕地再生:热潮、误区与展望/郑晓笛
美国环保署棕地计划——合作共赢/(美)弗兰克·加德纳撰文崔晓培译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的中国采石干扰土地修复治理现况反思/崔庆伟
矿业废弃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契机/冯姗姗常江*
风景园林实践
徽州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应用——以九华山涵月楼酒店及度假村为例/虞金龙
小筑春深——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刘仰峰谢爱华贺风春*
风景园林论坛
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李建伟
中国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理想家园意识探讨/赵燕
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实践——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景观为例/刘司南吕锐王霞*
风景名胜
江南洞天福地景观布局特征/苗诗麒金荷仙*王欣
中国古代大地景观对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以古代杭州西湖变迁与整治为例/
张亚琼周晨*
绿色基础设施
基于MSPA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思路的转变与规划方法探究/王越林箐*
城市空地转变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美国里士满为例/宫聪吴祥艳胡长涓
风景园林植物
郑州市道路绿化分析、评价及模式构建/王献郭英田朝阳*
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观花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叶炫邵玲*陈雄伟
风景园林调查与分析
上海延长开放公园游客需求与管理对策分析/张红张姝萌达良俊*
人群差异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需求的影响分析/孙莞张伶伶单鹏宇
城市公园公共服务市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荣伟王淑贤李莉*
风景园林工程
雨水花园构造及填料去污性能研究综述/殷利华赵寒雪
硬质路面绿化用结构土技术概述/伍海兵周坤方海兰*
风景园林历史
中国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环境营造与园林意匠比较研究/任勤红(韩)安得洙
退思园造园理法浅析/张蕊
4期主题
风景园林小气候
刊首语/刘滨谊
主题风景园林小气候
上海国歌广场热舒适研究/刘滨谊魏冬雪李凌舒
上海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冬季微气候感受分析/梅欹刘滨谊*
高密度地区广场冠层小气候效应及人体热舒适度研究——以上海创智天地广场为例/张德顺王振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研究进展/庄晓林段玉侠金荷仙*
基于空气动力学模拟的城市绿地局地微气候效应研究/冯娴慧褚燕燕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微气候营造——以瞻园为例/熊瑶金梦玲
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申报评审管理办法》修订解读/蔡文婷姜娜
风景园林实践
构建南疆戈壁最美公园,丝路亮点助力拜城腾飞——记新疆拜城县喀普斯浪河公园设计/
李金路王玉洁王作鹏
江阴市滨江船厂公园保护改造与更新/周晓李江刘敏
专题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优秀论文选登
中国大陆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美风景园林教育探讨/林开泰阙晨曦董建文*
鱼与渔——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景观学理论》LAT教学模式/汪洁琼刘滨谊王敏*
“由情入理”——基于原型认知的中国园林史教学模式研究/毛华松陈琪玲杜春兰*
风景感知-空间建构-生境营造——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教学研究/李莉华董芦笛刘晖*
引导拓展融合——东北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李文张俊玲*张敏
风景园林硕士实习基地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李运远周春光*
风景园林论坛
从国外绿化评价体系看运用管理手段促进室外环境改善技术集成/赵彩君白伟岚*
风景园林植物
昆明主城区年冬季园林植物冻害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唐岱杜娟孙晓佳*
光影在自然式园林植物造景中的运用/邱巧玲古德泉李剑
多色彩调和在广州生态景观林带中的应用研究/唐小清崔煜文陈红锋*
专题遗产保护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研究/严国泰马蕊郑光强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制问题分析与应对/彭琳赵智聪杨锐*
整体性保护视角下辽南古代驿路价值与保护规划/霍丹孙晖*齐康
行业动态
“花凝人生——陈俊愉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在上海莘庄梅园成功召开/金荷仙
风景园林历史
明清南昌城历史景观组织研究/达婷
明清时期重庆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许芗斌杜春兰*赵娟
3期主题
女性风景园林实践
刊首语/金荷仙
主题女性风景园林实践
“改变”使我们走向成功/檀馨
三峡岸边的绿色廊道——云阳环湖公园规划与重点地段景观设计/林箐
生境营造的实验性研究/刘晖王晶懋吴小辉
礼与境的思考和实践——APEC雁栖湖会都新门户景观营建/史丽秀
诗意山水,无界景观——北京中信金陵酒店景观设计/谢晓英
儿童的视角,快乐时光的创造性空间载体营造——丹阳大亚洛嘉儿童乐园规划设计/李方悦
风景园林理论
景观空间生产研究——逻辑、机制与实践/赵亮陈蔚镇*
公共开放空间外部性利益失衡研究/江海燕何妍郭韵妍
基于格局与过程耦合机制的景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研究/康世磊岳邦瑞
中国干旱区湿地公园规划研究——以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丁戎白杨*
上海城市现状绿地雨洪调蓄能力评估研究/于冰沁车生泉严巍郭健康
风景园林植物
湛江城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研究/成夏岚陈红锋陈慧桃
牡丹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徐莉成仿云*
风景园林论坛
基于城市文脉保护视角的遗产空间网络构建——以哈尔滨中东铁路殖民遗产空间网络构建为例/唐岳兴邵龙*王茹
回归与延展——对现行城市园林绿化指标的思考及建议/李悦郭竹梅
临安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王静程丽敏徐斌*
园林生态
北方沙质土滨水绿地生态修复探讨——以西咸新区钓鱼台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魏巍
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一号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吴隽宇游亚昀
风景园林历史
杭州宋代月岩遗址实景观测(—)与保护研究/
蔡玉婷张敏霞鲍沁星*
无锡近代园林营建特征研究/朱蓉王文姬王琛
行业动态
原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原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中国园林》顾问郑孝燮先生逝世
著名风景园林学家、《中国园林》杂志主编王绍增先生逝世
纪念陈俊愉先生诞辰周年特别梅展暨陈俊愉与中国名花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办/李旻
专题数字景观
模块化视角下观赏草配置设计数字信息系统构建/贾刘耀赖文波*杜春兰
基于BIM技术的景观复杂曲面高精度控制——奥体文化商务园中心绿地设计实践/刘东云郭再斌段旺
2期主题
城市设计
刊首语/杨锐
主题城市设计
绿网城市理论及其武汉在地实验/万敏胡锦洲翟娜娜
景观触媒效应下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朱捷汪子茗
景观作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媒介和途径/鲍梓婷周剑云肖毅强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景观——建筑合作模式创新/鲍洁敏成玉宁*丁文韬
城市社区大型公共空间老龄健康活动及其空间使用研究——基于武汉“吹笛”公园的实证探索/董贺轩潘欢欢
响应山地水文特征的冲沟地段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毛华松罗评沙田
风景园林理论
建筑与文化的融合民族团结的见证——新疆新源绿扬园设计思考/陆兴梧蒋元峰步志刚
寒地城市哈尔滨的城市色彩特征研究/路旭秦涵王志彬
风景园林实践
成都麓湖红石公园的设计思考与实践/陈跃中张妍妍徐思婧
设计结合生活——关于住区环境的问题与思考/盛梅
西湖文化景观山水诗情画意——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设计之思考/唐宇力钱海燕朱炜
风景园林论坛
城市公园社会协同管理机制研究/吴承照王晓庆许东新
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响应/张云路关海莉李雄*
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
新加坡园林绿化政策法规及经验借鉴/吴安格林广思*
城市菜地与社区建设——英国份地制度及其启示/许悦丁山
风景园林历史
计成曾经为阮大铖修建过庭园吗?/刘家麒
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激荡——管窥晚明园林设计的转型/刘君敏张玲
浙江传统园林研究现状及展望/麻欣瑶卢山陈波*
风景园林植物
植物彩化在城市环境提升中的作用——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G20峰会环境提升项目为例/丁水龙张璐陈海萍
亚欧国花比较研究/孔海燕温跃戈
气味景观研究进展/陈意微袁晓梅*
风景园林调查与分析
基于分层需求的社区公园游憩服务构建——上海实例研究/骆天庆傅玮芸夏良驹
风景园林艺术
北京皇家祠庙空间艺术研究/王晶晶刘晓明*张司晗
古今广州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审美意蕴转向/彭孟宏唐孝祥
1期主题
风景园林教育
刊首语/刘滨谊
社论
风景园林学科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主题风景园林教育
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刘滨谊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9个关键问题/杨锐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周春光李雄*风景园林教育层次定位与发展的思考/许大为当代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挑战与思考/杜春兰雷晓亮刘骏
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
风景园林助力城市转型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思考/张兵白杨丁戎
从“园林”到“风景园林”——关于《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修编的思考/李金路朱婕妤赵彩君
风景园林实践
基于自然主义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设计研究——以千岛湖珍珠半岛为例/马晓暐
设计传递美好——苏州公园里展示区景观设计思考/张东唐子颖
风景园林论坛
景观遗产——西方的自然、精神灵性与审美/(澳)海伦·阿姆斯特朗韩锋*
园林展与园林艺术的先锋性——以当代欧洲园林展为例/王晞月张诗阳王向荣培育城市的海绵细胞——以日本城市“雨庭”为例/赖文波蒋璐彭坤焘
风景园林植物
上海木本植物早春花期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响应/张德顺刘鸣
木质藤本植物在上海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寿海洋
绿色基础设施
基于生态资源特征的安徽省域绿道网总体规划方案与思路/陈永生卫超李莹莹
风景园林调查与分析
广州高校校园景观意象设计研究/黄翼李碧洳翁殊斐
河岸带生态功能认知及河流景观偏好的调查研究/郭二辉杨喜田陈利顶*小学生放学后停留行为与游憩空间的关联性研究/魏琼李早胡文君
行业动态
生态、活力、理想、自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年会在上海召开/金荷仙
风景园林视野下的城市设计——第七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李敏金荷仙风景园林教育的“多元化与层次发展”——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顺利召开/金荷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八届会员日活动盛大召开/李长明张映晓李文
专题古典园林研究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视觉质量评价分析/乐志梁晓娜范榕
江南园林夹院理景手法及其美学探义/张甜甜王浩*连泽峰中国古典园林“坐雨观泉”理法研究与解读/张晋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及购买杂志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订阅《中国园林》
订阅途径
邮局订阅(代号: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