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栋培栋之声middot校长沙龙

7月8日“培栋之声·校长沙龙”第十二期活动如期举行。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华杰实验学校、百川学校、华顿国际学校、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学校校长、江苏师范大学教育专家,徐州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与会校长、专家一致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急速发展的社会,教育需要不断的变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有效补充,向社会展示着它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特色化的办学追求和良好的办学水准。民办教育扩大了教育供给、丰富了教育生态、满足了多元需求、促进了教育消费。全国以至徐州的实践表明,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增加教育机会、满足多元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活力以及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校长蔡沛东认为:民办学校必须坚持以教育效益为主,并通过教育效益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是由民办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创办民办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以社会力量发展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即实现教育效益。特色是民办学校的生命力,也是学校先进教育理念的结晶。做教育、培养学生这是办学的共性,但作为民办学校更要注意形成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民办学校如果办学没有特色,家长不会认可,民办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与会校长、专家建议:民办学校要在资源共享、老师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抱团发展。大家遵守并用好当前的政策,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民办教育。

江苏师范大学培栋实验学校

校长蔡沛东

树立信心坚志勇为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的民办教育显著丰富了教育生态、有效满足了多元需求、促进了终身学习与教育消费。同时,民办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第一,不断完善法制环境和顶层设计,是维系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源泉;第二,持续进行区域教育政策创新,是推动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始终坚持支持与规范两手抓,是促进民办教育深入发展的基本保障;第四,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是支撑民办学校日益壮大的关键因素。就义务教育及高中的民办学校来说,它们已经从“有益补充”逐渐成为与公办学校共同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社会、家庭的支持,更离不开全体民办教育从业者的努力和作为,它们为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历史过程并提供了现实基础。

为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基本精神,全面执行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基本方针,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先后出台,构建起新时代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基本框架,对于推进民办学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民办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路径。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并规定“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这一政策调整,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热议。今天的讨论,需要思考关于民办教育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对民办学校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们应当从教育属性、教育使命、教育供给、教育改革、教育自信等几个方面梳理民办学校"可能"与"可为"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坚守教育公益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我国民办教育性质和任务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总体定位,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风清气正、积极健康、不断优化的教育生态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是应具有“教育扶贫”的使命感。作为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课程、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呈现给教育落后地区,尽自身所能,促进教育均衡,并为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弱势群体家庭阻断代际贫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民办学校有着自主办学空间大、内部决策速度快、制度设计阻碍小、治理方式更灵活、学校管理效率高等特点,这些因素决定了民办学校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能够适应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在更大范围满足人们对教育消费的需求。为此,民办学校需要在政策调整中保持体制优势,不断改革创新,面向未来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教育样式和实践样本。

四是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学校对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对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办学校对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具有高度敏感性,起到了先试先行、实践探索、经验推广等作用。我相信,民办学校在规范化办学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强化基础、苦练内功、彰显优势,必将再次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带动、引领和辐射的作用,赢得政府支持、社会认可、家庭满意的结果。

五是坚定民办学校自信。民办学校完全有能力和优势在引入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并整体提高办学水平。由此,民办学校不仅有助于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民办学校治理体系、制度和机制不断优化、内涵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自主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民办学校也完全有可能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资源,那么基于平等对待的差别对待就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实现。

上述关于民办学校几个维度的审视与考察,试图从根本上回答民办教育系列新政出台后,民办学校何去何从的问题。只要民办学校从业者秉持教育公心、正视现实、眼望未来,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徐州市华杰实验学校

校长祁昌志

以差异化发展赢得机会

民办学校的可能与可为,核心在于以差异化发展为前提,在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对此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民办学校在未来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社会需要民办学校。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民办学校以其办学自主性、特色化为家长提供了多种选择。其次,教育需要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经营与生存的压力迫使民办学校办高品质学校,要用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家长,因此,民办学校愿意创新。

二是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联合。第一,民办学校要和公办学校之间加强交流,尤其要在校园环境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向公办学校学习,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第二,民办学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民办学校整体向好,维护民办学校的行业尊严。联合的方式可以是教研互促、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等。

三是民办学校需要差异化发展。第一,民办学校要与公办学校实行差异化发展,要有自己的个性化培养目标和特色项目,要在某些方面以独特的优势吸引家长。第二,民办学校相互之间要实行差异化发展,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尽量避免区域内民办学校之间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俱伤俱败。

当然,我们也希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扩大民办学校的招生区域,让更多的家长能够更自主的选择民办学校。同时,适当增加学生填报民办学校志愿的数量,只有一个选择志愿不能够满足广大家长对孩子教育选择的需求。

徐州华顿国际学校

校长夏跃杰

以教育之心做教育之事

通过掐尖的方式,集中优质生源,以升学率为唯一办学目标的民办学校,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将难以发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办出鲜明特色、提供优质服务,与公办学校差异化发展,是民办学校的可为之路,有为才有位。我认为,民办学校应当坚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坚持教育的公益与情怀。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是其基本特点,这一基本认识必须牢牢扎根于心,才能不走弯路;同时,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心系教育的情怀,以教育之心做教育之事。

二是提供更加全面优质服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有一种服务的认识,就是要对教育活动提供包含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材供应、教具供应、场地供应甚至招生服务等的支持性工作。只有提供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才会赢得口碑。

三是坚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民办学校要坚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开展融合课程教学,构建双语双通道课程模式。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做好中外教师的配合、联合教研、教材的选择,将内外部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是坚持多元出口的办学思路。把办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班、国际高中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多元出口的选择机会。

五是坚持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建立系统性培养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提供学生适应社会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也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管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yy/7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