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二线城市发展潜力评测徐州常州潍坊

今天评测几个二线弱城市。

二线弱城市,综合实力在二线城市中吊车尾,非省会、政治地位相对较低,这些城市一般是各自省内的经济强市,但重要性又不是那么高,往往被忽视。我把泉州、徐州、常州、潍坊、温州五座城市定义为二线弱城市。今天我对它们的发展潜力做一下对比,看看它们未来有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甚至成为计划单列市的可能。

一、地理区位

常州徐州泉州潍坊温州

地理位置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常州是苏南三市之一,地处中国最大城市圈长三角的核心地带,周边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莫不是中国城市中的风云人物,圈子对人重要,对城市也重要,这是非常巨大的先天优势。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有五省通衢之称,本身又是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徐州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泉州、温州和潍坊地理区位稍差。泉州地处海峡西岸,本来不错,不过中国不统一,永远是隐患。潍坊位于山东内陆和半岛结合部,不在任何一个经济大动脉上。温州僻处浙南,周边都是山地丘陵,虽是沿海,也显得很孤僻。

二、人口和城市规模

温州常州徐州潍坊泉州

城市规模决定城市地位,在中国大城市永远比小城市有更多机遇。而人口是现在大家都在争夺的资源,随着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人口的重要性未来只会越来越高,得人心者得天下。

温州:常住人口万,城区人口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是这五座城市中规模最大的。

常州:常州市区规模不小,城区人口约万,比徐州还要大,但全市人口仅有万,这严重制约了常州的发展潜力。

徐州:户籍人口超千万,但常住人口只有万,人口流失非常严重,徐州城区人口众说纷纭,有说万的,有说万出头的,有说万的,根据我对徐州的了解,徐州城区人口和临沂应该差不多,-万,徐州的贾汪区、铜山区本质上不能算市区,和主城区距离太远了!

潍坊和泉州都是典型的市大城小,潍坊人口万,泉州人口万,但两城的城区人口都在万左右,明显比前面三座城市小。

三、交通枢纽

常州徐州潍坊泉州温州

把常州排在交通第一名,徐州肯定不服,常州自身的交通自然是比不过徐州,但常州地处长三角,周边的机场、高铁、港口都在1小时范围内,和自己的有什么区别?徐州是陇海线与京沪线两大主干线交汇点,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排名第二没有争议!潍坊、泉州、温州都有港口,但不是大港,都有铁路,但不是交通枢纽,交通地位半斤八两。

四、政治地位

徐州温州泉州潍坊常州

政治地位在中国绝对无法忽视,它意味着你有多被国家和省里注视,意味着你能得到多少政策红利。徐州是苏北中心城市,黄淮海中心城市,从中心度来说,徐州在地级市中第一,在苏州之上!温州是浙江第三大城市,浙南中心城市,还是中国重要的资本输出城市,知名度很高。泉州GDP福建第一,虽然城市地位比不上厦门、泉州,但也是老三,而且泉州下属的晋江、石狮、南安都是中国百强县。潍坊和常州在省内地位在四五名左右,有点低。

五、工业实力

常州徐州泉州潍坊温州

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约1.41万亿,徐州1.38万亿,潍坊1.34万亿,泉州1.36万亿,温州亿。

常州、徐州、泉州、潍坊都是中国工业重镇,工业产值不相上下,但论质量,常州第一无可争辩,常州是中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中心,在中国重大装备制造领域举足轻重。

徐州是中国最大的施工机械制造基地,机械制造实力非常雄厚。

泉州拥有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家,数量之多,令人震惊,泉州的纺织鞋帽产业全国第一,建材家居也不错,不过缺少巨无霸级别企业。

潍坊从明清开始就是中国手工业名城,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潍坊是中国最大的造纸业基地,化工、食品产业也非常强大!

最令人意外的是温州,上世纪还是一个非常强的工业城市,现在居然沦落至此,温州工业的没落怪谁?

六、科研实力

常州徐州潍坊泉州温州

常州没有名牌大学,但常州的科研实力依然强大,机器自动化、智能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科院在常州设有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徐州有高校六所,其中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双一流名牌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实力也不错,各类科研院所一百余家,科研力量在地级市中还是非常雄厚的。潍坊、泉州、温州科研实力在伯仲之间,主要是企业科研为主。

七、思想人文

温州泉州潍坊常州徐州

比人的头脑,自然温州胜出,温州人号称中国的犹太人,精的跟猴似的。不过温州人太在乎金钱,投机倒把炒作,无所不用其极,令人齿冷!温州人太喜欢玩资本游戏,在实体经济上反而没有什么大成就。

泉州人的聪明不下于温州,但与温州人相反,泉州人非常喜欢实体经济,经常是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企业,狼群战术,非常厉害。

常州人是典型的江南书香门第,人文素养比较高,但缺少冒险精神和狼性。潍坊是北方民营经济玩的最好的,实体经济非常活跃,是北方人中最像浙江、福建人的,有头脑、有冲劲、有毅力。徐州人有草莽气,北方性格多于南方性格。

八、城市财力

潍坊常州徐州温州泉州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潍坊亿、常州亿、徐州亿、温州亿、泉州亿

年GDP:泉州亿、常州亿、徐州亿、潍坊亿、亿

潍坊出人意料的拿到了财政收入第一名,可能和其发达的民营经济有关。泉州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服装鞋袜、建材等低利润产业,财政收入反而最低。总的来说五城的财力都不错,达到了一般省会的水平。

九、城建和城市治理

常州温州徐州潍坊泉州

城建水平一般是由发展程度和城市规模决定,常州和温州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就起飞了,城建起步早,城市规模大,城建水平自然高出一筹。徐州虽然也是老工业城市,但经济腾飞是近10年的事,大搞城建也是近年的事情,所以城建水平稍微落后于常州和温州。潍坊和泉州,都是从中小城市发展起来了,底子薄,城建起步晚。

十、发展趋势

常州徐州泉州温州潍坊

从上表可以看出,年至今常州发展速度最快,这得益于常州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更高端。而徐州的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大徐州建设的如火如荼,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更大,能否持续还有待商榷。泉州、温州和潍坊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潍坊有掉队的趋势。

十一、未来展望

综合发展潜力评定:徐州常州潍坊泉州温州

常州在10项评测中取得了6项第一,说明当前实力最强,但考虑再三我还是把徐州放在了常州之前。主要是看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黄淮海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周边数千万的庞大人口,随着城市经营的升级,徐州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强,徐州未来的扩张会很快,城市规模也会在未来十年超过常州、温州,城区人口有可能达到-万级别。这就是中心的力量!

徐州未来会成为中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正在慢慢成形,不排除徐州升格为计划单列市或直辖市的可能。苏鲁豫皖交界地带是中国东部的经济洼地,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这片区域中国人口密度非常高,但城市化率不到50%,人口流失非常严重(近千万),国家有必要打造一个龙头,带动这片区域的发展。

常州、苏州、无锡、上海未来会逐步走向一体化,四城的地铁已经在考虑联通了,未来这里可能崛起世界第一大城市,一座直径达公里的超级城市!

泉州、潍坊、温州三座城市的爆发点相对较少,应该很难再进一步,最好的结果是保持现状,经济和地位不下滑。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pf/8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