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科栀子

  山枝子、山栀子、木丹、黄栀子、白蟾花、玉荷花、黄果树。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主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栀子原植物

正品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正品栀子

主要混淆品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呈倒卵圆形,略似花瓶长2-3.5cm,直径1-2cm,外表面暗红棕色,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果柄部分较细、中部膨大、宿萼端喇叭口形,花萼残基多不完整。盘状,中央略突起,剥出外皮,内壁呈淡红黄色,内有30-40粒淡黄色小瘦过,外皮裹有淡黄色绒毛,内有种子一枚,因采枚时已将毛刺撞去,故不具突起的刺状小点。

金樱子

主要非正品   水栀子(大花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var.GrandifloraNakai的干燥果实。

  本品呈长椭圆形。长3-5.5cm,直径1.5-2cm,果柄长0.5-1cm。表面红褐色、橙红色或红黄色,略具光泽,具6翅状棱,棱间具1条明显纵脉,果皮表面散在小的疣状突起,顶端具宿萼残基,长约0.6cm,颜色较暗。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柄。果皮稍厚,内表面红黄色或鲜黄色,亦有的颜色不鲜明,具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折断面鲜黄色,种子团含种子-粒,单粒种子扁卵圆形,深红棕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看。气微,味微酸而苦。

水栀子

  大黄栀子(大黄花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大黄栀子GardeniasootepensisHutchins.的干燥果实。

  本品呈圆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2.5-5cm,直径1.8-3cm,果柄长0.7-1cm,表面棕色至褐色,较光滑,有5条纵棱,稍凸起,棱间有1条纵脉纹。顶端宿存萼筒,长约0.5cm,基部有残留果柄。果皮厚而坚硬,厚约0.18cm,内表面淡黄色,有光泽。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暗红棕色或褐色,表面具细小疣状突起,种子团椭圆形,直径约1.5cm,长约2cm。气微,味淡。

大黄栀子

  大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常长果栀子G.JasminoidesEills.F.LongicarpaZ.W.EtOkada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果实多呈长卵圆形,长4-6cm,直径1.5-2.5cm,表面橙红色,种子多呈红黄色,气微,味酸而苦。

  栀子种植一般4年后开始大量结果,每年10-11月当大部分果实由青色转为红黄色时采收,且选择晴天采收为最佳。   刚摘的栀子鲜果要置通风处摊开,防治霉变,分批用沸水烫或蒸至半熟后取出,置于草垫或干净晒场晒干或烘干。要日晒夜露,至七成干时,堆闷回潮2-3d,再摊开晒干,至果实内外干燥一致即可,该法加工样品色佳质好;若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60℃,经常翻动,先大火后小火,白天烘,晚上堆积回潮;反复数次即成干果。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置通风干燥处。

  一等:干货。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饱满。表面橙红色、红黄色、淡红色、淡黄色。具有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质。略有光泽。破开后种子聚集成团状,短红色、紫红色或淡红色、棕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无黑果、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长圆形或圆形,较瘦小。表面橙黄色、暗紫色或带青色具有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质。破开后,种子聚集成团状,棕红色、红黄色、暗棕色、棕褐色。气微,味微酸而苦。间有怪形果或破碎。无黑果、杂质、虫蛀、霉变。

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枝、山栀子。栀子果入药,主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实火牙痛,口舌生疮,鼻规,吐血,眼结膜炎,疮疡肿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蚕豆病,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扭挫伤。根入药主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栀子花枝叶繁茂,花朵美丽,香气浓郁,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还可供盆栽或制作盆景,切花,果皮作黄色染料,木材坚硬细致,为雕刻良材。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一)植物特性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厘米。干灰色,小枝绿色,叶对生或主枝轮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4厘米,疑而有光泽,全线,花单生枝顶或叶腋,白色,浓香;花冠高脚碟状,6裂,肉质。果实卵形,具6纵棱;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二)生长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好阳光,但又要避免阳光强烈直射,喜空气温度高而又通风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在东北、华北、西北只能作温室盆栽花卉。栀子对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净化大气,0.5千克叶片可吸硫0.~0.千克。

(三)栽培技术1繁殖方法

用扦插、压条法繁殖为主,另外可用播种、分株法繁殖。

(1)扦插繁殖

北方10~11月在温室,南方4月至立秋随时可扦插,但以夏秋之间成活率最高。插穗选用生长健康的2年生枝条,长度10-12厘米,剪去下部叶片,先在维生素B12针剂中蘸一下,然后插于砂中,在80%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20~24℃条件下约15天左右可生根。若用20*10的-6次方~50*10的-6次方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效果更佳。待生根小苗开始生长时移栽或单株上盆,2年后可开花。

(2)压条繁殖

4月份从3年生母株上选取健壮枝条,长25~30厘米进行压条,如有三叉枝,则可在叉口处,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经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可与母株分离,至次春可分栽或单株上盆。

(3)播种繁殖

多在春季进行,种子发芽缓慢,播后约1年左右发芽,3~4年后开花,北方盆栽不易收到种子。

2田间管理

栀子喜肥,但以多施薄肥为宜。土壤喜偏酸,排水良好。小苗移栽后每月可追肥一次;每年5~7月各修剪一次,剪去顶梢,促使分枝,以形成完整树冠。成年树摘除败花,有利以后旺盛开花,延长花期。盆栽栀子在雨后要及时倒掉积水,叶黄时及时施矾肥水。   

在北方,常常是第一年从南方引种的栀子花,花大,第二年变小,叶变黄易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主要原因是北方土质偏碱,气候干燥和水质不宜其生长。因此从南方引种,应尽可能多带土移植。平时浇贮存的雨水或用青禾草、果皮泡水,也可用无盐泔水发酵后浇,如能在50千克水中加0.1千克硫酸亚铁效果更好。生长旺期用研水追肥,能促进枝叶繁茂,叶色浓绿光亮。春秋两季,生长缓慢。每2~3周施1次薄液肥,入夏后,气温升高,生长渐旺盛,可7~10天连液肥1次。早晚还可用清水淋栖叶面及附近地面,以增加空气湿度,秋季霜前,移入冬季温度不低于0℃的环境中越冬。

3病虫害防治

(1)虫害   

栀子在湿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易遭介壳虫危害,可及时用小刷清除或用~倍20号汽油乳剂等喷洒。   

(2)病害   

①煤烟病   

发生在枝条与叶片,发现后可用清水擦洗,或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0~1倍多菌灵。   

②腐烂病   

常在下部主干上发生,出现茎秆膨大,开裂,发现后立即刮除或涂5~10度石硫合剂,数次方能奏效。

(四)采收加工

9~11月间摘取果实,除去果柄等杂质,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矾)中微煮,取出后晒干。果实不易干燥,故应经常翻动使通风良好,以免发霉变质。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有人用







































白殿怎么引起的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rb/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