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识别校园植物第二期

“中药识别又来了!!”

每周三一次的中药识别又来啦~大家是不是等很久了呢~~

听说有些小同志很盼望我们的”中药识别“板块啊~~嘿嘿~~别急~这不来了嘛~~

接下来就让小编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角金盘

福/利/时/间

科名:五加科

中药名:八角金盘

别名:手树、金刚纂

识别要点:茎光滑无刺。叶偏大,革质,近圆形,掌状7~9深裂,叶边缘有疏离粗锯齿。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伞形花序直径3-5cm,花序轴有褐色绒毛;花萼近全缘,无毛。

地点:二号楼附近

药用部位:八角金盘的根和皮。

功效: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主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

凹叶景天

科名:景天科

中药名:马牙半支

别名:石板菜、九月寒、石板还阳

识别要点:叶尖凹,茎细弱,高10-15厘米。单叶对生,匙状倒卵形至宽卵形,长1-2厘米,宽5-10毫米,先端圆,有微缺,基部渐狭,有短距。

地点:百草园A区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疮毒。

大吴风草

科名:菊科

中药名:八角乌

别名:八角乌、活雪莲、独角莲、一叶莲、大马蹄香

识别要点:叶圆扇形,单叶互生,荷叶三七,肾形,叶先端圆,全缘或有小齿或掌状浅裂,基部弯缺宽,两面幼时有灰白色柔毛,后无毛。

地点:百草园B区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功效:主治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

枸骨科名:冬青科

中药名:枸骨叶

别名:猫刺儿、老虎刺

识别要点:叶为单叶互生,叶缘不规则齿裂,叶形奇特,碧绿光亮,四季常青。叶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圆形或近截形,两侧各具1~2刺齿,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叶革质。

地点:校大门外、三号教学楼附近

药用部位:以叶入药

功效: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

龙葵

科名:茄科

中药名:龙葵

别名:甜星星,乌籽菜,天茄子,牛酸浆,乌甜菜

识别要点:茎直立,上部分多分支,稀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心形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变为黑紫色。

地点:百草园A、B区

药用部位:全株入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科名:蔷薇科

中药名:石楠叶

别名:红叶树,水红树,山官木,凿木

识别要点:叶片倒卵披针形,叶近全缘至有锯齿,叶革质,单叶互生。枝褐灰色,全体无毛;冬芽卵形,鳞片褐色,无毛。

地点:一号实验楼西

药用部位:以叶入药

功效:具有治疗祛风,通络,益肾。用于风温痹痛,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偏头痛等药效。

?蚊母树

科名:金缕梅科

中药名:杨梅叶蚊母树

别名:米心树,蚊母,蚊子树,中华蚊母

识别要点:叶面有白色或黄色条斑,叶革质,单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初时有鳞垢,以后变秃净。

地点:一号实验楼西

药用部位:根

功效:具有利水渗湿,祛风活络的功效

紫花地丁

科名:堇菜科

中药名:紫花地丁

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识别要点:叶心形,基生,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种子卵球形,淡黄色。

地点:百草园B区

药用部位:全草入药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枸杞

科名:茄科

中药名:枸杞子(果实)地骨皮(根皮)

别名:甘杞子,甘州枸杞子

识别要点:多分支灌木,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叶纸质或栽培者质较厚,单叶互生,形状为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

地点:百草园B区

药用部位:果实和根皮

功效:补肾益精,补血安神,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白苏

科名:唇形科

中药名:苏子,苏梗

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

识别要点:茎方形有沟多分枝,基部坚硬光滑,上部有白色毛绒,单叶对生,形状为卵圆形,先端尖,背面有腺点,茎叶绿色,总装花絮顶生或侧生,小坚果圆形,俗称苏子,黄褐色,有网纹。

地点:百草园A、B区

药用部位:梗和果实

功效: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

大蓟

科名:菊科

中药名:大蓟

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

识别要点:单叶互生,多年生草本,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

地点:百草园A、B区

药用部位:以全草入药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吐血,尿血,便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地锦草

科名:大乾科

中药名:地锦草

别名:血见愁,奶汁草,红莲草,铁线马齿苋,小红筋草

识别要点:筋纤细,近基部二岐分枝,带紫红色,无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叶柄极短或无柄。

地点:校园多处可见

药用部位:以全草入药

功效:祛风,解毒,利尿,止血,杀虫,治赤痢。

黄花败酱

福/利/时/间

科名:败酱科

中药名:败酱

别名:黄花龙牙,黄花苦菜,苦菜,山芝麻,麻鸡婆,将军草。

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生,有多条绳状根,根出叶丛生,有长柄,叶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下延,茎生叶对生,叶片为羽状深裂至全裂,顶裂片较大,披针形。

地点:百草园A区

药用部位:以全草入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镇痛,镇静,治肠炎,痢疾,肝炎。

不好意思啦~各位小童鞋~这期







































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专家解析百癣夏塔热片副作用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rb/1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