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会议指出,徐州要抓住用好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机遇,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深化区域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的内涵,切实发挥引领、辐射、集散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徐州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和辐射带动力?
淮海的崛起,离不开徐州的龙头作用
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表示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主要发起者,也是主要推动者。事实证明,实现‘淮海崛起梦’,必须充分发挥徐州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从综合实力看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年徐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
从主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上看
徐州大幅领先区域其他城市。
从交通出行、购房置业、
徐州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从就医上学、消费购物等方面看
医院住院病人中,外地病人占三分之一以上;
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0%;
旅游景区安徽、山东游客占比达44%。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陈耀认为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当之无愧。”
中心城市,徐州要极具实力、让人信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陈耀认为
“在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升首位度和产业承载力的同时,还要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探索新的合作的体制机制。”
经济中心
突出产业创新和重构;
加快集聚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
促进“四新经济”蓬勃发展;
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优势;
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活力、生态环境等在淮海经济区大幅领先;
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商贸物流中心
重点抓好徐州现代商圈建设;
发展高端商业、品牌店、特许经营、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科学规划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和基地,加快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
加快把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商贸物流发展优势。
金融服务中心
重点抓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引进外资银行、创投、风投、天使投资、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新型金融组织和业态;
争创国家金融支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建设辐射淮海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科教文化中心
发挥徐州科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
提高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扩大辐射影响范围,建设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
内外兼修,徐州要做区域魅力之城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需要不断完善的城市功能;
徐州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推动城市快速路成环成网,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
“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主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促进城市有机更新;
实施智慧徐州、宽带徐州、无线城市、云端徐州计划,加快开通互联网国际信息专用通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这是国家层面对徐州全新的定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把北方大气与南方细腻集成融合
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使城市有根有魂、有品位有魅力。
这是徐州给淮海经济区的新承诺
文字:魏宁、单亮、文佳
制图:傅可涵
法国敏白灵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