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小编一直和大家在说
徐州这两年发展的特别好
城市整体十分活跃
可是究竟活跃在哪呢?
之前小编一直没办法给出具体的数据
直到小编发现了这个!
近日,滴滴出行公布了“城市半径”排行榜
徐州城市半径为14公里!排名全国63!
“城市半径”代表什么?
滴滴出行大数据对“出行半径”的定义是:以市中心为原点,绝大多数(超过90%)的出行起点或终点都分布在以此为半径的圆圈之内。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城市90%的打车族都生活在30公里的出行半径内,那么30公里就可以视为这座城市的“人类可接受通勤距离”,我们把它叫做“城市半径”。
“城市半径”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整体繁荣程度,通俗点来讲,城市半径扩大能代表这三件事:1、城市规模扩大2、买房区间扩大3、生活半径扩大
徐州的“城市半径”有多大?
滴滴的数据显示,北京的“城市半径”是31.7km,居全国第一,其次是上海30.8km、深圳30.5km、佛山30.3km、广州29.8km,完整版的榜单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徐州的城市半径为14.0公里,排名全国53位!江苏第7!
14公里,是徐州的城市半径,也是徐州市民所能接受的权限通勤半径。这个14公里的具体范围到哪里?
下面是滴滴出行大数据绘就的“城市星云”图:
可以看出,徐州的“城市星云”图呈“一心两翼”结构,一翼向东北贾汪方向,一翼向东南观音机场方向。中心城区很强,但两翼很微弱。
最亮的区域,是在北二环与东西南三环以内,以及城东大道、和平大道至高铁站。
而市中心彭城广场,至高铁站的直线距离,也就是接近12公里。14公里的城市半径,几乎包括了市区全部人口密集区。
所以说,徐州作为三线城市,滴滴出行测算出的城市半径14公里,是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
(点击看大图,以彭城广场为中心,里层蓝色圆圈为5公里半径,外层浅橙色圆圈为14公里半径)
从上图可以看出,徐州市区5公里半径为老城区,向东向南扩张比较远,达到了14公里城市半径。而向西、向北的通勤出行半径,目前不到10公里。
14公里的城市半径范围,东至大庙徐贾快速通道路口,东南至高速公路潘塘出入口,南至高速公路三堡出入口,西至高速公路大彭出入口,北至高速公路茅村出入口。
而目前徐州房地产开发也符合这个规律,基本上都在城市半径内。向东向南扩张比较厉害的片区,都没有越过城市半径的边缘,如:城东的高铁东片区,新城区的大龙湖东南岸,铜山的高新区、娇山湖片区。
徐州“城市半径”的扩展方向
徐州的城市化正在不断外扩,但想越过14公里城市半径,未来竟扩到哪里?
只能向东发展。因为朝西朝南再远就出省了,向北发展的动力不足。那么,向东的三个方向:东北向贾汪发展,正东向徐庄发展,东南向张集发展。
在去年9月,市国土局宣布《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方案》获批,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将外扩平方公里。
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我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经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同意将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外扩平方公里,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空间。
而前不久获批的《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版),批复的规模是到年中心城区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与原版规划相比,建设用地增加了平方公里。
到年,中心城区.1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万人!这张规划图中,黄色实线范围内是中心城区,红线范围内为徐州城市规划区。可以看到已经将贾汪区囊括在内。
到年,徐州的中心城区将再扩大!中心城区包括(原主城区+铜山城区+贾汪大吴双楼港片区+张集+徐庄):规划人口万。
那么,各个方向上究竟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发展呢?
别急,往下看↓
贾汪方向扩展规划
说起贾汪当然离不开一个“潘安湖”啦
潘安湖,未来徐州的大学城
小编已经多次介绍过的
潘安湖科教创新区
去年11月份正式开工!
潘安湖科教创新区,
将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将建学城融合综合区,面积14.6平方公里,
重点打造:综合大学园、
科研孵化园、学城共享服务区,
人才居住配套区、居民安置服务区。
二期预留6平方公里,
打造产学一体创新区。
重点打造:世界名校园、成果转化科技园,
以及优质居住配套。
而此前公布,以及现场的空间布局图,
也很清晰的显示了以上打造项目,
在创新区里的详细地理位置。
而在去年“二十洽”的招商项目里,
建设地点位于潘安湖湿地公园南侧的
潘安湖科教创新区还历历在目。
在详细内容中,首次透露了具体的项目规划内容。
潘安湖科教科教创新区建设是徐州市重大战略部署,项目总规划约18平方公里,总规划人口3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在今后5-10年内,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创新体系和环境功能一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创新基地。
但目前来说,仅有师大科文学院和徐州幼师确定进驻科教创新区,将远远满足不了规划中的10万学生。也就是说,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学将入驻,形成一个真正的徐州“大学城”。
快速路+地铁,连接主城区
潘安湖崛起一座“大学城”的话
就势必要将该区域和主城区联系起来
而在未来,通过快速路和地铁
将与主城区连接成一个整体
地铁方面,两条地铁线连接贾汪:
地铁S1号线:起自大庙站(1号线二期、2号线2期交汇点),通向贾汪区凤鸣海景区,全长27.6公里,设站14座,途经潘安科教创新区。
地铁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1号线二期起自徐州东站,终至旗山站;2号线二期起自新城区东站,终至大庙站。而在大庙站,1、2号线与S1号线三线换乘。未来潘安湖的师生和居民,可以在大庙换乘,分别去往老城区和新城区。
快速路方面,则有快要动工的徐贾快速路南延工程,直达新城区。
恒大文化旅游项目落户潘安湖
与此同时,
作为徐州的后花园,
贾汪区,尤其是潘安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因此,恒大旅游文化项目落户潘安湖。
在徐州旅游招商推介会上
由中国恒大集团总投资亿元,签约
潘安湖生态文化旅游小镇项目。
(恒大10月16日拍下12块地位置图)
恒大已在10月16日,
花14.45亿一口气拍下潘安湖12块地,
然后又陆续拿下6块地!
这样共在潘安湖拿地18块
大家猜测,恒大在潘安湖投资的项目中,
有可能包括恒大童世界!
徐庄方向扩展规划
正东方向规划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大庙街道啦!
大庙小城市建设正在加速
大庙街道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人口和面积均占开发区一半以上,是开发区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京沪高铁徐州站、金桥商务中心、清洁技术产业园、意大利工业园、开发区行政区均坐落在大庙镇境内。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
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铁贯穿南北
国道、陇海铁路横跨东西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省重点高中侯集中学位于大庙街道
年初,全市选择8个镇(街道)
开展新型中心镇(小城市)试点建设
并打造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中心
建成区面积将达到6万平方公里以上
并力争到年实现既定目标
其中包括
徐州经济开发区大庙街道
目前,投资万元的西京路项目已完工
投资万元的房亭河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施工
张集方向扩展规划
去年年底小编就同大家展望了东南地区的规划了呢
六堡水库及周边改造
在年到年的规划图上
在潘塘孙店姜楼的北边
就是规划已久的六堡水库地区了
↓↓↓↓↓
六堡水库周围地块规划图
图为六堡水库规划
其实不光是规划有了
今年的徐州二十洽
也把六堡水库及周边地区的建设
设为重点招商项目之一
↓↓↓↓↓
另外
根据目前消息
徐州地铁第二轮规划里
孙店村站也将是地铁五号线的终点站
徐州地铁五号线的简介
扩展“城市半径”的方法
城市半径和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正相关联系,也是反映城市活跃程度和繁荣程度最直接的表象。
城市版图的扩张恰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经济较发达、人口净流入地区的城市半径往往也更大。
所以,扩展城市版图的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令城市繁荣活跃。
令城市繁荣活跃少不了的东西就是商圈综合体以及各种高新集聚区啦!
东区东部商圈
云龙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在徐的首个商业综合体,开业至今已经4年的历程,发展至今,云龙万达广场依然是东区繁华中心的代表,未来,随着迪卡侬、宜家家居的进驻开业,将东区的商业由此向东延伸,未来,和平路大道将成为未来东区的“新街口”
南区铜山万达商圈
铜山万达广场,城南核心位置的64万方商业综合体,打破了南区无大型商业的空白,彻底整合了南区零售业消费群体,开启了南区新的商业标杆,每年万达集团都会斥巨资以各种大中小型的活动引爆南区商业消费,源源不断的客流带给了南城一城繁华。
三胞商圈由三胞集团斥资30亿打造的徐州首个漫乐综合体三胞去年在徐开业,三胞广场将是推动实体零售业转型的又一个落地之作,推动了矿大商圈以及整个徐州的消费升级。
中心区市中心商圈
淮海路、中山路是徐州比较老牌的商业圈了,已然成为徐州市区地标性的地点,早期也是热闹非凡,如今商业氛围依然不减,仍然是大多数徐州人视为"必逛之处"。
苏宁广场,年4月28日,总投资60亿元的徐州迄今最高的商业综合体投入使用,开启了徐州中心商圈甚至整个淮海经济区的商业新地标,从此成为了徐州人铭记于心的“新名片”。
而已经扎根在徐州多年的“商业大佬”们,也都在改头换面,准备以崭新姿态迎接新时代。如正在动工建设的金鹰二期项目,准备改造的古彭大厦商圈、以及雨润广场项目,也将复工。
△未来改造后的古彭大厦商圈
△改造后的金鹰
△雨润广场效果图
高新集聚区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来原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徐州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徐州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规划面积5.58平方公里,共3个区块。
徐州金融集聚区
徐州金融集聚区位于徐州新城区西北部,西邻故黄河,南倚大龙湖,西南可望拖龙山,占地面积约公顷。此次的任务是在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将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金融商务中心,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提供支撑。
看到这里
是不是对未来徐州的发展有自信了?
拿出咱二线大城市的傲气
昂首挺胸迎向的明天吧!
部分信息来自:徐州房哥、徐州地铁圈、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