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不友善的外来客

水葫芦阻塞河道、大米草占领海岸滩涂、红火蚁咬伤民众……导致这些触目惊心现象的罪魁祸首有个共同的称谓——入侵生物。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外来入侵物种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亿美元。每年外来入侵物种给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多亿元,而且生物入侵正在进一步加剧。入侵微生物容易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疫情,入侵动物容易携带和传播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它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灭绝。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自然入侵是指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发生自然迁移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入侵中国的。

人为引入分无意引入和有意引入两种方式。无意引入指人们无意识地将外来物种携带进来,松材线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制包装箱带进来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区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出国旅游迅速发展,给外来生物入侵带来了极大便利。正如一位专家所说,“每艘轮船、每架飞机、每辆卡车都是潜在的携带者。”而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通常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人们可能追求其经济价值而有意地引入本地。如原产于亚马逊流域的福寿螺,年引入到广东后,广为繁殖,后被释放到野外,在广东、福建等地造成很大的危害。数据显示,目前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中,约58%是作为有用植物引入的,并且约50%是引进后扩散的。

目前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式十分严峻,根据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的统计,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到种,其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分别为种、种和61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就有70余种,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葫芦、紫茎泽兰、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危害严重的入侵动物有福寿螺、红火蚁、非洲大蜗牛等,或许更让您意外的是,上了餐桌的小龙虾以及被当宠物养的巴西龟,这些其实也是外来入侵动物。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年)

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年)

第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年)

第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年)

二、生物入侵的机制

为什么有的生物具有入侵性,而有的生物却不能形成入侵种?为什么入侵种大约有10%能成功地扎下了“根”开始生长,即生物入侵的“十数定律”,而其它就因“水土不服”等原因不能成功入侵呢?这是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的一个主要问题。科学家通过从入侵者的角度分析和从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去考察研究,提出了很多假说来解释生物入侵的机制,以期能成功预测生物入侵的形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1.内禀优势假说(Inherentsuperiorityhypothesis)

是指入侵生物普遍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以及在形态、生态、生理、行为和遗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进化中可能进行了更多的遗传变异,形成具有更适应环境条件及利用更多资源的生态型,从而最终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更易于占据某些土著种不能利用的生态位,进而成功入侵,即“内禀优势假说”。

2.天敌逃逸假说(Enemyreleasehypothesis)

是指外来种进入到新的领域后,失去了与其协同进化的天敌(如竞争者、捕食者和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新领域的广谱天敌对其作用较小,因而该物种竞争优势明显,分布范围的扩大和多度的增加,形成入侵。

3.增强竞争力进化假说(Evolutionofincreased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治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sz/1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