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徐州市旅游局在新城区报业传媒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月刚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具体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是徐州旅游业发展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为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标
目
《意见》明确提出目标:到年,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国有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激活亿元涉旅国有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亿元社会资本,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重点任务
《意见》明确了我市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深化三项改革,构建七大体系。
深化三项改革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在市旅游局的基础上组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综合执法支队、强化旅游场所公安部门的职责、支持基层法院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或相关合议庭,从而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建、协调高效”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
深化全域旅游经营管理体制
深化全域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主要是加快国有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三权分离、市场导向、权责明确、充满活力”的国有景区经营管理机制;整合国有涉旅经营性优良资产及景区经营性资产,组建徐州市旅游控股集团。
深化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体制改革
深化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体制改革主要是按照多规合一原则,把旅游要素贯穿于城市规划、行业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各部门和各行业协同推进全域旅游规划建设的新格局。
构建七大体系
构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推进工业旅游,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发展研学旅游,加快推进低空飞行旅游,支持和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对老字号旅游商品开发支持力度。
构建全域旅游营销体系
推行“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徐州旅游品牌。强化与国内外知名旅游电商企业的合作,加大网络营销力度。积极开拓上海、苏南市场。加快发展会奖旅游,吸引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徐州举办研讨会、年会、订货会、专业展览会等各类会议。丰富徐州“一日游”、“二日游”产品内涵,策划包装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
积极探索运游结合新模式,提高旅游交通的便捷性,景区(点)的通达性。在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一批落地自驾及租车点,依托重点景区和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一批自驾游和房车露营基地。贯通景区与城市、高速公路、高铁线路、机场的连接通道和换乘接驳,实现交通站点与景区景点无缝衔接。
构建全域旅游集散咨询体系
完善提升市旅游服务中心功能,打造淮海经济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在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城市交通枢纽和游客集中区域,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增加旅游咨询、信息查询等配套服务功能,构建三级旅游服务咨询集散体系。
构建全域旅游标志标识体系
按照“谁修(建)道路,谁负责旅游标志指引牌建设”的原则,将通往旅游景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加快完善各类景区景点的停车场、公厕、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其中50%的公厕建设要达到国家AAA级标准。
构建全域旅游智能化服务体系
加快实现旅游与交通、公安、商务等数据信息共享,完善徐州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推动旅游景区智能化发展,推动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景区全面推行电子门票管理系统和门票预约制度,旅行社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合同。开展旅游企业质量等级和诚信等级评定,加快完善徐州旅游标准体系。
构建全域旅游安全体系
加强旅游场所特种设备定期开展安全检测,完善旅游安全服务规范,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完善游客满意度调查和反馈制度,重点景区在节假日发布舒适度指数。开展旅游购物诚信街区和诚信商店创建工作,推进旅行社和导游队伍诚信体系建设。
徐州旅游工作成效
1
研究通过了旅游“十三五”规划
实现了旅游发展目标的新提升
12月7日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徐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未来几年全市旅游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2
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实现了旅游品牌质量的新提升
8月3日,云龙湖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我市国家5A级景区的空白。11月,大龙湖景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发展与规范同步,严格景区复核,提升景区的内涵,旅游品牌塑造成效显著。经过努力,成功引进签约了三个旅游大项目,目前均已开工建设,填补了旅游产业链的空白。一年来共降级和取消国家A级景区6家,取消乡村旅游点37家,取消旅游星级饭店20家,确保了全市旅游品牌的品质。
3
成功承办江苏乡村旅游节
实现了旅游营销影响力的新提升
5月16日,江苏乡村旅游节在我市贾汪区成功举办,这是江苏乡村旅游节第一次在徐州举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创新举办了第十届汉文化旅游节,有力地提升了徐州旅游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区域联盟营销,成功举办了“中原城市最美导游网络评选活动”与“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旅游区域合作不断扩大和强化。徐州市被同程网评为“十大创新营销旅游目的地”,“山水贾汪运动休闲游”旅游线路登上江苏省十大新线路榜单,新沂窑湾古镇获得江苏省长三角城市群“岁月余味”体验之旅示范点荣誉称号。政务宣传成效明显,全年在中国旅游报,新华网、江苏旅游通讯发表信息余条。特别是《乡村旅游让徐州农民脱贫致富》一文,先后被《中国旅游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刊发,点击率达万以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4
旅行社全面推广电子合同
实现了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监管的新提升
10月初,在全市旅行社中全面推广使用了电子合同,景区全面推行电子门票管理系统和门票预约制度,这是旅游管理工作中的又一创新。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省旅游局等关于市场秩序整顿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加大检查治理力度,取得良好成效。3月1日,在徐州万达广场开展了《江苏省旅游条例》宣贯启动仪式活动。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多次,确保了旅游生产安全。
5
建成运营徐州旅游服务中心
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提升
5月16日,徐州旅游服务中心采取政府建设,公司化运营的方式正式揭幕运营,标志着徐州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管理智能化、信息集成化、服务人性化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立了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并正式上线运营。把徐州旅游网、政务网、英文网、徐州旅游数据库旅游触摸屏等12大系统进行了整合,把全市重点旅游景区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专注白癜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