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郑波
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号
.10.10–.12.21
展览现场:“一枝黄花”郑波个展。上纽ICA,年10月10日。摄影:洪晓乐。
“一枝黄花”是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纽ICA)的开幕展览。这里曾经是讨论当代艺术议题的公共空间,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学者聚集于此开展关于当代艺术定义、价值、作用的思辨,其中包括田珠莉、凯伦史密斯(KarenSmith)、于渺。在陈列艺术品的首次尝试中,艺术家郑波维续了空间的公共性并开放社群的话语权,想象并探讨平等交往的可能。
展览现场:郑波,《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七十二种关系》,年。木、炭;场域特定艺术。
你与来自加拿大的一枝黄花有几种关系?艺术家以上海空地偶遇的一株入侵植物为出发点,开启了一场关于相处之道的讨论。“察之”、“近之”、“扰之”、“颂之”,对与加拿大黄花的互动关系讨论似乎脱离了边缘身份的语境,走向了人与人或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普世思路。每日,一种可能的“关系”被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或教职员工写到展墙上,积累成为与一枝黄花的关系日记。从河源温(OnKawara)对于日期文本的复制与强化,到埃莉诺·安廷(EleanorAntin)记录身体在刻意雕塑下的变化过程,时间是当代艺术作品中或明或暗线索与载体。《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七十二种关系》中,我们与这枝黄花的关系并没有呈线性亲近或疏远,花朵不作回应,任由方法论的可能性蔓延扩张。
展览现场:郑波,《生态-社会主义园,上海纽约大学》,年。工作坊;模型和印刷品。
临街的落地窗边有三张矮桌,是郑波发起计划《生态社会主义园,上海纽约大学》的沙盘模型以及相关文献展示。桌旁的一圈坐席以及精心安排的活动还原了公共空间的职能,观众在这里阅读、讨论、思考,而模型本身也是两组跨界合作的成果。他们是学者、园丁、艺术家、设计师,也是上纽的老师、学生、餐厅经营者。各路新朋友和老朋友,共同构想校园中央的实验空间,一个平等可持续的园林系统,一个针对气候生态危机的社群解决方案。观展期间正巧碰到画廊助理在给模型植物浇水,它们承载着郑波在艺术实践中对于植物的持续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白癜风为何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