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能你在公园里、小路边等地方都可以看到。菊花有做观赏用,也有做药用的。它的品种很多,在《本草纲目》中有讲到“菊之品九百种”。
历史上常用的四大名菊是:杭菊、亳菊、滁菊、贡菊。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怀菊”、“亳菊”、“滁菊”、“贡菊”、“杭菊”。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不过,不同品种的菊花还是有所区别的,今天就给大家科普几种常见菊花的知识。
杭菊杭菊亦被称为“小汤黄”、“小白菊”,深色花心明显,泡开后花瓣容易脱落。杭菊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肝火,风热感冒、咽炎、咽喉肿痛时,喝杭菊茶清热利咽的效果较好。
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
杭白菊善于养肝明目,特别适合泡茶饮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良友,眼睛干涩严重者,可加点枸杞一同泡水。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
胎菊胎菊是杭白菊中的上品,是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一般以10月末第一批采摘质量最好的为胎菊王,前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花蕾全部开放后采摘下来则是杭白菊。
胎菊经干燥加工出来后为特级花选用的是头序花蕾初开的嫩芽,精心蒸制,烘焙而成。胎菊色泽金黄、含有花蜜的清香,也应它的稀少而颇为珍贵。
有青春痘、口腔溃疡、舌苔厚白、目赤、小便黄等人群,饮用胎菊有助于改善此类症状。
贡菊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花朵泛白,蒂呈绿色,花心很小。
贡菊清肝明目的作用突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用贡菊泡茶时再加一点枸杞,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杭菊、胎菊和贡菊都是清热去火明目的,其中杭菊和胎菊更侧重于清肝火,贡菊则侧重于清肺火。入药多见杭菊。
亳菊亳菊花朵较松,容易散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风热感冒人群,可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粥,预防中暑。
滁菊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还有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可以喝些滁菊缓解。
野菊野菊花朵更小更黄,花形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的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生疮、牙痛、口臭有缓解作用。
常用于感冒,高血压症,肝炎,泄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防治流脑。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喝野菊花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搭配饮用
1、取菊花6克、枸杞子10克,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后饮用。菊花搭配枸杞,清肝明目,非常适合熬夜学习的学生和上班白领一族。
2、取菊花6克、桑叶6克,开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后饮用。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同用可缓解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3、菊花茶搭配山楂,有助于消脂降压,肥胖症或者高血压患者可以多饮用。
4、菊花搭配金银花,有助于防止风热感冒及咽喉肿痛。
饮用菊花茶注意事项
1、现泡现喝,不宜久放
菊花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能帮助人体清除体内自由基。但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时间过久其保健作用会有所下降,因此菊花茶要现泡现饮。
2、用沸水冲泡,血糖偏高者不宜加冰糖
一次一般选五朵菊花左右,加入适量的沸水,通常重复冲泡5-7遍就差不多了。专家认为,对于糖尿病、血糖偏高的患者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尽量不要在菊花茶中加冰糖。
3、虚寒人群不宜过多饮用
无论哪种菊花,性质都偏寒,一般阳虚体质(平时怕冷)和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不宜多饮。菊花茶不适宜长期连续服用,一般服用三五天就需要停止一段时间。
4、孕妇不宜
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有所降低,脾胃虚弱,这时候喝菊花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腹痛腹泻,不利于养胎。
5、过敏体质的人不宜
过敏源是复杂且种类繁多的,对菊花过敏的人群也大有人在,喝了菊花茶后出现皮肤红肿、红疹等过敏症状的人群不宜饮用。
6、寒性体质的人不宜
寒性体质的特征一般都是畏寒怕冷、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部分人在夏天也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状况,女性还可能出现痛经的状况。这些人群要是常喝菊花茶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对健康不利。
7、风寒感冒的人不宜
风寒感冒的起因多是着凉引起的,再喝一些偏寒性的花茶就不太适合了,可能会加重感冒症状。
文章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香雪精致饮片
扫码进入中药商城
↓↓↓↓↓↓↓
点击可进入中药商城浏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