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徐州品味ldquo汉文化rdqu

说起江浙沪一带的旅游热门地,莫过于“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杭州、拥有众多园林建筑的苏州、六朝古都南京。这些旅游胜地每年都热闹非凡。

既然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与其在人潮中一小时都无法前进,倒不如独辟蹊径,寻觅周围令你意外的惊喜。对我来说,这个惊喜就是徐州——

五省通衢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会。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徐州地处东西南北水运要冲,是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咽喉,所以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年的文明史和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这么一座文化名城,不仅有着诸多文化历史遗存,值得人们慢慢游逛、品读,还在于它既有北方的开合大气,又具江南的婉约灵秀;既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神秘,又具现代的时尚,快与慢并存,潮流与经典共融。

两汉文化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奔着三国小沛的刘备、三让徐州的陶谦、土山三约的关张二将,我追寻至此。广场、沿湖、建筑都建有汉代风格的雕塑和桥梁。汉文化,是我对徐州最为深刻的印象,也体会到了“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归来不看墓地”的说法。

每去一个地方,我必去探寻城市博物馆,而最能够代表徐州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只能是徐州博物馆了,它记录了徐州在每一个历史点的发展情况,收藏了各个汉墓出土的文物。

徐州博物馆位于云龙山的正门对面,其馆藏珍品在江苏算是数一数二的,出土的两汉文物在全国都首屈一指,很多珍品都是该馆独有。

当你走进展厅的那一刻,“金戈铁马”随即迎来,展厅里充满了各时代的兵器,是当年战争的缩影,也是能为人们留存的历史记忆;二楼是汉代的各种玉材,代表了我国制玉水平的变迁史;三层是陶俑展览馆,造型精美的陶俑是汉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研究两汉文化重要的考证参照之一,怪不得总听说“两汉文化看徐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窑湾古镇

在人们的认知中,徐州地处江苏最北边,与山东接壤,过多的北方特性早就让徐州脱离了江苏传统的江南水乡韵味。其实不然,在徐州千年古镇窑湾镇,保留着纯粹地道的江南古韵。窑湾镇地处京杭大运河转角处,又因这里泥沙充沛,居民多用来烧制砖瓦,因此得名窑湾。

这里三面环水,一面着陆,古树、古庙、碑亭、古桥颇多,被誉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走进窑湾古镇,青石铺路,青墙灰瓦,镇上有百余年历史的钱庄、布庄、米铺、当铺、酒庄,这里的建筑主要体现明清时期南北文化的交融。

此外,这里还有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北京四合院构造的院落,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等。通过古镇原始布局让游客领略到当年这里的繁华景象和历史变迁。

特色美食

千年古城怎么能少得了特色美食。在徐州,八股油条是赫赫有名的,它有着几百年历史,面粉加食用碱揉面,分八股,水面合拢,放入花生油中炸至颜色金黄,将其捞出,其形状可分为“车轮”和“椭圆”两种,吃起来香脆可口。

此外,徐州民间还有一种面食烙馍,是将未发酵的面团擀成纸张厚度,再用烙锅烙熟的薄饼。烙馍柔韧筋软,是当地人早餐的首选食物,入口有嚼头,食后压饿,还有健齿的作用,配上当地的特色馓子条、土豆海带丝,更是美不可言,徐州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更是完美地诠释了这道美食。

徐州地锅鸡是一道最负盛名的风味美食,听说,地锅鸡是因为当时环境简陋,老徐州人采取泥锅下部生火、上部煮菜的方式,锅边贴满面饼而得名。相比辣子鸡,徐州地锅鸡的美味在于炖,汤汁浸入鸡肉,让味道更加鲜美,吃后唇齿留香。

武进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梦琪武进日报新媒体编辑:一南转载请注明来源:最常州生活圈武报君

喜欢,就赞赏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sz/6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