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以“我欠秋天一首诗”起句,作七律一首。
点评:三秦女子诗社秘书处部分成员。
我欠秋天一首诗,待交日暮已归迟。
欲铺笺纸调新墨,为觅韵文耽旧姿。
素手翻霜提笔处,苍龙游水结篇时。
长吁坐定隔窗望,寥落天涯谁可思。
安儿评:诗已写好,只是交迟,貌似并不欠,欠的恐怕只是心境。中两联详细叙述了成诗的经过,语言规整,对仗基本稳贴。尾联诗成之后,天涯寥落,谁知我心。整体感觉对“欠”的表述有点欠缺。欣赏学习了。
我欠秋天一首诗,长空雁去已然迟。
新笺不抚篱前影,好韵还期雪后姿。
忆里无穷归过往,尘间多少恨当时。
朔风默默扶窗过,匝地徘徊也自思。
安儿评:“长空雁去”,秋天已去,欠秋天的诗已无法弥补,破题有力。承联脉络清晰,铺垫到位,既然秋债已欠,好韵只能期待雪后而赋了。转联与前气脉相续,完成心理层面的过渡,为尾联收束造势。朔风点出已是冬天,照应起句。欠的已欠,逝的已逝,前尘如梦,只剩一怀幽思。语言凝练,笔法老道,好诗学习了。
我欠秋天一首诗,菊花绽放二更迟。
桂馨老树旧情意,月色名园新韵姿。
垂柳依然犹可故,青山不复别生时。
文心几瓣云笺付,寄梦腊梅冬雪思。
莫雨涵评:这首诗依然没有从“欠”字上做文章;中二联对仗给人感觉是为了对仗而对仗,语言比较晦涩,衔接也不是很紧密;结句“寄梦腊梅冬雪思”,腊梅是冬天的景致,主题是“我欠秋天一首诗”,让人看不清楚作者到底是欠秋天的还是欠冬天的。总体来说,主题有些游离,读完之后有些不明白作者最终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我欠秋天一首诗,落花铺径日迟迟。
梧桐叶老披金色,岸柳条柔摆倩姿。
堪叹红枫题字旧,空怀幽桂吐香时。
惟期梅雪交辉映,遗梦廊桥寄所思。
莫雨涵评:这首诗的作者对七律的起承转合处理的非常到位,对“欠”的铺陈也是层层深入,结句遥相呼应,余韵悠长,引人深思。唯词句多熟句,无新意。
我欠秋天一首诗,西风觅韵意归迟。
篱菊锦蕊盈香秀,月桂芳花绚丽姿。
彩笔抒情着墨日,云笺谱曲放歌时。
茗茶一盏邀明月,把酒擎杯寄客思。
静云评:此诗新韵。承句表意不清楚。欠体现不出。篱菊,锦蕊,香秀,月桂,芳花,丽姿。两句都在说花,三四句涉嫌合掌。浪费了一句笔墨。
我欠秋天一首诗,欲提闲笔意偏迟。
红枫已改青春态,黄菊轻摇阿娜姿。
月下举杯寻旧梦,花前横笛记儿时。
茫然篱畔他乡客,不觉云笺尽是思。
静云评:此诗平水韵,格律正确,条理清晰。唯觉闲笔用的不妥,既有闲怎还欠了。举杯寻梦没道理吧,这两处再斟酌!
我欠秋天一首诗,年光虽老不言迟。
红枫雾里轻摇影,白苇风前曼舞姿。
别后无缘成独步,心中有梦正当时。
隔屏絮语轻轻诉,浅笑嫣然醉忆思。
云外之云评:语言很美很感性,意象意境非常和谐。心态平和娴雅,令人生敬生爱。但命题诗,须依题下笔。诗第二句”不言迟“把起句全盘推翻,后六句沿此方向一路直下,写尽欠而不悔的情怀,意即”不欠“,应与题旨命意有违。
我欠秋天一首诗,忙书急写却还迟。
菊枯枫落笔无趣,雾霭云低峰逊姿。
纵有激情强作彩,奈何暮景不合时。
来年早诵桂花赋,权解秋娘几度思。
云外之云评:起承转合明晰而到位,首联言”欠“,颔联延伸”欠“的情绪,颈联深化了”欠“的无奈,尾联写无奈之下,只好言所欠秋诗有待来年再还。诗思流畅,尤其颈联的流水,异常出彩。唯觉颈联就事论事,没有宕开,虽联语自身无可挑剔,但对全诗而言,力度稍欠。当然,此论属求全责备之语。
我欠秋天一首诗,临屏补韵勿宜迟。
长空大雁南翔影,水畔兰舟争渡姿。
蝉噪渐稀高树上,菊清犹老竹篱时。
瓜香果味淹诗债,且倚窗前细构思。
木落其南评:大雁、兰舟、蝉、树、菊、篱、瓜果,令人眼花缭乱,物象堆砌过多,反而不够明朗,整首诗落在诗上,而不是欠上,稍觉游移。
我欠秋天一首诗,唯缘草绿雁归迟。
轻霜默默添寒意,落叶沙沙步舞姿。
岁月如歌吟古令,流年似水咏今时。
人生美景忽消逝,守望当前勿乱思。
木落其南评:一起一缘由,一咏一叹,颔联落笔随意,不够谨慎。颈联则勉强为之,觉得力有不逮,结语跟诗意无关,直白地令人不能忍受。
我欠秋天一首诗,平林久立念迟迟。
同捋山菊黄金蕊,相摘灯笼火罐姿。
无数新鲜成过往,几回甜蜜记当时。
噪鸦向晚催归去,路转溪桥点点思。
李聪慧评:哈总体意思是因为一个秋天都在美好的回忆中,而耽误了写秋天的那首诗。“几回甜蜜记当时”来看,这个人一定分量不轻,可以让人平林久立念迟迟。又路转溪桥点点思。简直刻骨相思足以体现。秋天,真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我欠秋天一首诗,寒蝉凄切对空迟。
水流浩渺轻烟阵,雨洗微濛碧玉姿。
竹影稀疏长啸处,花团紧簇正观时。
红枫黄叶何堪舞,万里清晖独自思。
李聪慧评:主题为“我欠秋天一首诗”只有景,而欠字意思不明确;花团紧簇正观时与红枫黄叶何堪舞在景致的描写上有些相互矛盾;物象堆积过多,万里清晖、轻烟阵、雨洗微濛、这些景物的描写,相互矛盾冲突。
我欠秋天一首诗,疏才拙笔且耽迟。
不须紫气罩茕影,有幸黄花留赫姿。
入户金风常错过,映台玉露又归时。
借来李杜几分韵,不带租银还恋思。
小灰兔评:“错过”用的非常到位,体现出“欠”字,紧扣主题。但颈联整体可酌,首句已欠,而“金风常错过””璾露又归时“又回到秋景之中,思乱。末句与前文典雅语风不谐。
我欠秋天一首诗,已然飞雪展笺迟。
高空雁字寻无影,长案菊花凋旧姿。
叶下当年分袂路,笛听此日落梅时。
驹阴如逝人惆怅,韵里前尘犹可思。
小灰兔评:直接点破,进入主题。颔联写对秋去的遗憾,让读者更生“欠”之落寞。整体来说,对仗工稳,有一定功底。“分袂路”费解,此处应有故事,但未表达清楚。诗面有布局,转结不稳。
我欠秋天一首诗,衡阳雁去梦来迟。
云追涧上红枫影,雾看篱边黄菊姿。
满眼繁华飘散后,半生寂寞赋成时。
寒空冷月遥相问,满地清霜何所思。
章晨评:首联的梦字把作者的落寞情绪一笔带出,虚写。第二联对仗工稳写眼前景,笔落实处。很漂亮赞一个。觉得雾看不如雾锁贴切一点,因为这是作者所见之景。第三联宕开一笔抒情,繁华落尽寂寞丛生,对仗漂亮。第四联问结,季节的更替亦如人生兴衰让人久久沉思。但是最后一句没转回到作者自身,清霜何思?这儿不如来个:满地清霜寄我思。这样的话就扣住了主题中的”欠”字,我用满地的清霜来还你一季的相思。
我欠秋天一首诗,征鸿欲走意迟迟。
枫娇艳丽羞红色,菊淡清醇展靓姿。
落叶传书牵故里,金风入耳忆前时。
流霞舒卷皆随愿,巧借祥云寄远思。
章晨评:这首诗整体感觉有点散,没有表达出所欠也没看出所思。对仗也牵强,尾联写的洒脱漂亮,忽然觉得首尾二联组成一首绝句是不是更好看些:我欠秋天一首诗,征鸿欲走意迟迟。流霞舒卷皆随意,巧借祥云寄远思。
我欠秋天一首诗,有心搦管复康迟。
霜风吹断红枫影,冰雨浸伤纤草姿。
孤倚病窗听笑语,再逢春梦到何时?
从来华叶焜黄落,芳岁蹉跎满腹思。
蝴蝶评:此作借题咏怀,把病苦与秋瑟整合得天衣无缝。一句“再逢春梦到何时?”,读来凄侧。可惜点题着急了些,以至于尾联稍嫌暗弱,但仍不失是一篇佳作。
我欠秋天一首诗,寻词觅句已来迟。
庭前玉叶芊芊影,岸上琼枝袅袅姿。
菊艳倾笺铺底色,枫红摇笔写佳时。
倚窗望月琴声远,别梦萦怀倍感思。
蝴蝶评:如不是命题所限,此作可读性较强。但“欠”字表达不足,颔联似乎是在沉湎于夏季风色。颈联虽写秋,仍看不到亏欠笔意。
我欠秋天一首诗,陌中霜冻已言迟。
诚端菊酎待新客,醉访梅亭寻旧姿。
过往已随风化影,而今常盼雁归时。
倚窗遥望苍天久,欲借闲云寄所思。
李荣评:颈联最佳,层次稍显跳跃,从“陌中”到“梅亭”再到“倚窗”过度唐突。重复字“天”、“已”。扣主题“欠”有距离。应避免生僻字。
我欠秋天一首诗,举觞与赋恐迟迟。
因期雨破藩篱影,以待风摇霜菊姿。
陟彼南山枯望处,闻声北曲正当时。
寒枝拣尽皆难定,撷取枫红寄远思。
李荣评:尾句最佳,“陟彼南山”典出《诗经》中的《国风·召南·草虫》,表现女子思念远役在外的丈夫,但与“欠”主题不搭。“寒枝”句表意不明。
我欠秋天一首诗,有缘得遇莫嫌迟。
江湖飞雪芦花影,山岳落霞丹叶姿。
风舞千丝离绪外,霜寒一梦别情时。
相期怕问云中雁,素手漫弹秋夜思。
莫评:这首态度傲娇,有点欠就欠了,迟就迟吧的意思。结的欲说还休,感觉不说比说还撩人。“千丝”似觉指代不明,但就爱你这花非花雾非雾的撩人模样。写景抒情,很有章法,对仗工。
我欠秋天一首诗,篱前半落意迟迟。
晴空日灼红枫影,阶畔香从丹桂姿。
幽兴宜人扶渭水,宽怀欲醉待何时。
举头犹见云端雁,未解风情若有思。
莫评:首联半落一词,足见秋已深或将去。如再不写诗,确实是要欠着了,似有点题。二联一转,却是秋意正浓,个人觉得二联承接不稳,未能进一步破题。三联“扶渭水”与“待何时”不对。另,“扶”也觉不稳。
我欠秋天一首诗,云行云止雁迟迟。
每持菊盏知清味,恰值霜枫弄月姿。
常忆层楼斜日暮,相酬槛外语鸥时。
凭栏借问梅开否,折朵南红慰远思。
草儿评:这首诗乍读来,个人比较喜欢。整体来说,作者由眼前的景物云行云止,雁,菊,枫,这些景物,勾起自己无限的远思,大概思念也罢,相思也罢,都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要想表现好,必须借助一定的具体的形象,融铸变化而出,意思就比较丰满些。并忆昔来感旧,抒发今日折梅寄赠的牵念。综观全诗,气脉流畅,往复婉致,颇有韵味。若说瑕疵,就是“语鸥时”可再酌,但瑕不掩瑜,整体感觉是一首很不错的作品。
我欠秋天一首诗,虽冬觅韵未为迟。
街边银杏铺金毯,小院黄英斗艳姿。
霜染残红空叶日,风欺老树瘦枝时。
举杯邀月凭栏处,但问君心亦有思?
草儿评:就一首诗而言,最要紧的是切题,再为意境,次之是格律声韵。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如电影镜头的手法,以银杏树,菊花,残红,老树作为画面的主体部分,以眼前景引起思人之情。其中亦不乏亮点,如风欺老树瘦枝时,一个“欺”一个“瘦”拟人化手法的应用,赋物以情,生动形象的起到浅语情深的效果,但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整体描述性的场面太多了,因为题主旨欠一首诗实际上欠的是一种情怀啊,描写的物象过多,太实则读来略嫌不够纤巧,有时候恰当的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助于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秦女子诗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