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舟加拿大一枝黄花失道者

大话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

失道者

这满山遍野的黄花,其实是为单调的山野涂上一抹亮色的。

初秋时节,有幸在浙江沿海和海岛的几个小县城观光旅游,发现很多空旷野地里成片生长着一种草本黄花植物,在强劲的海风中显得生机勃勃。说实话,我挺喜欢这种植物,不仅是它们为单调且凌乱的郊野增添了一抹鲜亮,还因为我很佩服它们倔强的生存能力。你会发现,它们生长的环境往往土壤贫瘠,乱石成堆。有时候,它们完全就是从石缝中冒出来的,娇贵的植物是不屑于扎根于这种地方的。它们往往成片成片地生长着,虽朴实却显现出集体力量的强大,让你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这是一种应该被歌颂的植物,然而,它却在被诅咒,这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这就是强悍的加拿一枝黄花。其身姿柔软纤细,看不出丝毫的霸道。

不同于可以全身入药的“一枝黄花”,这种植物虽然同样被归于菊科,一枝黄花属,但它的原生地在北美,植物学特征也有诸多不同。为了强调它与中国原生“一枝黄花”的差别,在为它的中文学名定名时,专门加了它的主要原生地加拿大,所以有了一个那么长的中文名字。在民间,它也有黄莺、麒麟草等很中国化、很吉祥的别名,显然,老百姓曾经很喜欢过这种植物。

这是本土的“一枝黄花”,可全身入药。

这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的“一枝黄花”一样,其每一朵小花都是一个头状花序,但它的二级花序却与“一枝黄花“明显不同”,呈圆锥状花序。

加拿大一枝黄花之所以遭诅咒,就是因为它的强悍。它耐旱、耐贫瘠;既能让种子随风远距离传播,又能利用地下根茎横向发展,无性繁殖;它根部还能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它一旦扎下根来,便能野蛮成长,与周边其他植物争阳光、争肥料,导致其它植物死亡。据说,近几十年来,它的出现已导致30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消亡。因此,它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而遭围歼。

加拿大一枝黄花悄悄地生长着,却所向披靡。

其实,它在它的原生地加拿大并不强悍,只是一种普通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栽培管理简单,但绝不至于置他种于死地而自生。显然,问题并不在这种植物本身,而是它被引种到中国后,作为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在生态链中的制衡关系,它才变得如强盗般霸道,才构成了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我相信,加拿大一枝黄花原本给中国人的印象不是这样的。它之所以会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是因为早在年,中国人看它长得好看,把它作为花卉植物引种到了上海、南京等地。经过近四十年的繁衍适应,到上世纪80年代,没想到它在野地里逸生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我至今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确是好看的,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公园或街头园艺观赏植物挺好,做插花艺术中的配花尤佳。

由此,你能想象得出它在插花作品中的婀娜身姿吗?

然而,虽然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它,虽然它倔强的生存能力本应该成为它的竞争优势,但因为它在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已沦为失道者,它就必须承担后果。后果当然是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它。可笑的是,虽历经三十多年的围追堵截,人类用尽了人工铲除、农药灭杀、焚烧等等诸多手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大地上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各省市遍地开花,甚至开始出现在天津、石家庄、沈阳、大连、成都、昆明、兰州、西安等全国各地。令人欣慰的是,据说现在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其野蛮生长的办法。据报道,科学家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芦苇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生存环境适宜性上有较大重叠,但前者对后者的生态位重叠值呈上升态势。换句话说,当这两种植物生长在同一处时,芦苇有可能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身边,种上一丛芦苇,看着有些滑稽,却可能是高明之举。

看来,真正的失道者是人类,我们只有用符合自然法则的办法去对待它,加拿大一枝黄花才会心甘情愿还原其可爱的本来面目。但愿,未来它会以受欢迎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的街心花园和家庭庭院中。

它还会成为邻家小花吗?

~求







































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sz/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