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花境在临沂园林中的应用

一、花境

近年来,花境在国内各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和市民的视觉焦点。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花境具有自然和谐的色彩、丰富的景观层次、多变的季相及易于养护等诸多优点。

花境是源自于欧洲的一种花卉种植形式。在欧洲园林中,早期宿根花卉的布置方式主要以围在草地或建筑周围成狭窄的花缘式种植。植株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栽植,植株之间的裸地需要经常除草来保持清洁。直到19世纪后期,在英国著名园艺家WillianRobinson的倡导下,自然式的花园受到推崇。在这一时期,人们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的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及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花卉种植形式,被称为花境。

1.1花境的概念

花境(flowerborder)是园林中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以表现植物个体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它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题。它一次设计种植,可多年使用,并能做到四季有景。另外,花境不但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尚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功能。

1.2花境的特点

A.花境有种植床,种植床两边的边缘线是连续不断的平行直线或是有几何轨迹可循的曲线,是沿长轴方向演进的动态连续构图。

B.花境植床的边缘可以有边缘石,但通常要求有低矮的镶边植物。

C.单面观赏的花境需要有背景,其背景可以是装饰围墙、绿篱、树墙或格子篱等,通常呈规则式种植。

D.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是自然式的斑块式混交,所以花境是过渡的半自然式种植设计。其基本构成单位是一组花丛,每种花卉集中栽植。

E.花境主要表现花卉群丛平面和立面的自然美,是竖向和水平方向的综合景观表现。平面上不同种类是块状混交;立面上高低错落,既表现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又表现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

F.花境内部植物配置有季相变化,四季美观,每季有3~4种花卉为主基调开放,形成季相景观。

1.3花境的类型

v单面观赏花境

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v双面观赏花境

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种植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

v对应式花境

在园路的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这两个花境呈左右二列式。在设计上统一考虑,作为一组景观,多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变化。

2、从植物选材上分,花境可分为三种

v宿根花卉花境。花境全部由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组成。

v混合式花境。花境种植材料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这种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多见应用。

v专类花卉花境。由同一属不同种类或同一种不同品种植物为主要种植材料的花境。做专类花境用的花卉要求花期、株形、花色等有较丰富的变化,从而体现花境的特点,如百合类花境、鸢尾类花境、菊花花境等。

二、花镜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筑、道路面积不断扩张,对现代园林绿地要求“景观效果要好、成景要快、空间利用要充分、养护费用要低”。其中景观效果是最终目的,成景速度和空间利用是设计的关键与手段,而养护仅是景观的维持。

对于借鉴的必要性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v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要求园林中有大量的短期景观,而花境式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应用能满足其所需;

v我国城市人口的过于集中使得城市用于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并发挥小面积大景观的效果也急需借鉴花境植物配置手法;

v城市公益性绿地的可持续维护要求优先推广低养护型生态景观绿地,而西方庭园式植物配及花境设计手法很有参考借鉴价值。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已对其研究和推广应用,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三、花境设计

3.1位置的选择

花境可设置在公园、风景区,街心绿地,家庭花园及林荫路旁。它是一种带状的布置方式,可创造出较大的空间或充分利用园林绿地中的带状地段。它是一种半自然式的种植方式,因而适合使用在园林中建筑、道路、绿篱等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依具体环境设计成单面观、双面观或对应式花境。

在园林绿地中可以设置在以下位置:

A.建筑物墙基前设置的花境。形体小巧,色彩明快的建筑前,花境可以起到基础种植的作用。以1~3层的低矮建筑物前装饰效果为好。围墙、栅栏、篱笆及坡地的挡土墙前也可设花境。

B.道路旁可设花境。园林中游步道边适合设置花境;若在道路尽头有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可在道路两边设置花境。在边界物前设置单面观花境效果。通常在花境前再设置园路或草坪,供人欣赏花境。

C.绿地中较长的植篱、树墙前可设置花境。以绿色的植篱树墙作为背景,使花境的色彩充分表现,而花境又活化了单调的绿篱。

D.宽阔的草坪上、树丛间可设置花境。在这种绿地空间适宜布置双面观赏的花境,可丰富景观,组织游览路线。通常在花境的两侧辟出游步道,以便观赏。

E.宿根园、家庭花园中可设置花境。在面积较小的花园中,花境可以周边布置,是花境最常用的布置方式。

3.2种植床设计

花境的种植床是带状的,单面观赏花境的后缘线多采用直线,前边缘线可为直线或自由曲线,两面观赏花境基本平行,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流畅的自由曲线。

A.花境的朝向要求:对应式花境要求长轴沿南北方向展开,以使左右两个花境光照均匀,从而达到设计构想。其他的花境可自由选择方向。但要注意到花境的朝向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根据花境的具体位置有所考虑。

B.花境大小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为管理方便及体现植物布置的节奏、韵律感,可以把过长的植床分为几段,每段长度不超过20m为宜,段与段之间可留1~3m的间歇地段,设置座椅或其他的园林小品。

C.花境的短轴长度有一定的要求。就花境自身的装饰效果及观赏者视觉要求出发,花境应有一适当的宽度。通常,混合花境、双面观赏花境比宿根花境及单面观花境宽些。下述各类花境的适宜宽度可供设计时参考:

单面观混合花境4-5m;单面观宿根花境2-3m;双面观花境4-6m。在家庭小花园中花境可设置1-1.5m,一般不超过院宽的1/4。较宽的单面观花境的种植床与背景之间可留出70-80cm的

小路,以便于管理,又有通风的作用,并能防止做背景的灌木乔木的根系侵扰花卉。

3.3背景设计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营建没有背景的花境,如位于草地或铺地中间的四面观赏的独立式花境,但大多数花境仍然需要背景来进行衬托。对它们而言,背景也是花境的组成部分之—,它可与花境有一定距离,也可不留距离,设计时应从整体考虑。

一般而言,花境的背景有如下几种:

1、树篱或绿篱

  绿色的树篱是草本花境的良好背景,统一的绿色可以突出前面花境中植物的色与形,帮助锁定观赏者的视线,使他们可以聚焦于花境本身的欣赏上。但树篱需要经常性地修剪,在生长期容易与花境植物争夺水分与养分,所以可以在绿篱与花境之间留个空隙,以方便养护。

  较宽的单面观花境的种植床与背景之间可留出70-80cm的小路,以便于管理,又能起通风作用,并能防止做背景的树和灌木根系侵扰花卉。

2、墙与栅栏

平整的墙面和白色的栅栏也可以很好的衬托花境,但本身具有很强装饰性的,如色彩过于强烈、纹理过于夸张复杂、细节过于繁琐的景墙类容易分散观者的注意力,并且有损花境的美观,富有装饰性的栅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可通过攀援植物的绿化来降低这种负面影响,也可在这些硬质背景前选择较为高大的绿色观叶植物,形成绿色屏障,再设置花境。

3.4边缘设计

花境边缘不仅确定了花境的种植范围,也便于前面的草坪修剪和园路清扫工作。

高床边缘可用自然的石块、砖头、碎瓦、木条等砌成。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15~20cm高为宜。

两面观赏的花境两边均需栽植镶边植物,而单面观赏的花境通常在靠近道路的一侧栽植镶边花卉。镶边花卉可以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也可以是常绿矮灌木,但镶边植物必须四季常绿或生长期均能保持美观,最好为花叶兼美的植物。若花境前面为园路,也可以用草坪带镶边,宽度至少30cm以上。

3.5种植设计

3.5.1植物选择

花境因所用植物材料不同有多种类型,但通常花境宜选择生长强健及栽培管理简单的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根据花境的具体位置,还应考虑花卉对光照、土壤、水分等的适应性。

A.以在当地露地越冬,不需要特殊管理的宿根花卉为主,兼顾一些小灌木及球根和一二年生花卉。

B.花卉有较长的花期,且花期能分散于各季节。花序有差异,有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的交叉,花色丰富多彩。

C.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芳香植物,花形独特的花卉,花叶均美的材料,观叶植物,某些禾本科植物也可选用。

春季开花的种类有:

金盏菊、飞燕草、桂竹香、紫罗兰、山耧斗菜、荷包牡丹、风信子、花毛茛、郁金香、蔓锦葵、石竹类、马蔺、鸢尾类、铁炮百合;大花亚麻、雏叶翦夏萝、芍药等。

夏季开花的种类有:

蜀葵、射干、美人蕉、大丽花、天人菊、唐菖蒲、姬向日葵、萱草类、矢车菊、玉簪、鸢尾、百合、卷丹、宿根福禄考、桔梗、晚香玉、葱兰等。

秋季开花的种类有:

荷花菊、雁来红、乌头、百日草、鸡冠、风仙、万寿菊、醉蝶花、麦杆菊、硫华菊、翠菊、紫茉莉等。

3.5.2种植形式

花境中的植物一般都以组团的形式种植,即每个品种种植成一个团块,品种之间可以看出明显的轮廓界限,但是不应有过大的间隙,整个花境由多个品种的组团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组团中,小型和中型的植株适宜3、5株组合成丛状种植,奇数植物的组合往往比偶数的组合更容易形成好的效果;而植株高大、丰满的种类则可以单独种植,以形成焦点和对比。整个花境中植物应高矮有序,相互陪衬,尽量显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在种植一些高大的植物时要经过认真考虑,因为它们的位置通常会影响到整个花境的轮廓。

  此外,在配置时还有一些基本原则,例如:对于单面观赏的花境,种植在后面的植物应该较高,前面的较矮,以避免相互遮挡而影响观赏效果。在岛式花境中,高植物要放在中间,低矮的放在四周,起伏有序。当然,这种原则也不是恒定的,偶尔也可以将松散状的较高植物种植在中前部,这样可以令花境看起来更加错落有致,层次更加丰富。同时要注意整个花境看上去的平衡感,即植物的色彩、质感及组团大小等配置在一起的协调性与均衡性,避免局部过于夸张或突出,破坏整体的观赏效果。

3.5.3色彩设计

花境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来体现,植物的叶色,尤其是少量观叶植物的叶色也是不可忽视的。

宿根花卉是色彩丰富的一类植物,加上适当选用些球根以及一二年生花卉,使得色彩更加丰富。在平面花色设计上,如有冷暖两色的两丛花,具相同的株形、质地及花序时,则应适当扩大冷色花的种植面积。花境的夏季景观应使用冷色调的蓝紫色系花,以给人带来凉意;而早春或秋天用暖色的红、橙色系花卉组成花境,可给人暖意。

花境的色彩设计中主要有四种基本配色方法。

A.单色系设计。这种配色方法不常用,只为强调某一环境的某种色调或一些特殊需要时才使用。

B.类似色设计。这种配色方法常用于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时使用,如早春的鹅黄色,秋天的金黄色等。有浪漫的格调,但应注意与环境协调。

C.补色设计。多用于花境的局部配色,使色彩艳丽鲜明。

D.多色设计。这是花境中常用的方法,使花境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但应注意依花境大小选择花色的数量,若在较小的花境上使用过多的色彩反而产生杂乱感。

花境的色彩设计中还应注意,色彩设计不是独立的,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协调,与季节相吻合。开花植物应散布在整个花境中,避免局部配色很好,但整个花境观赏效果差。

较大的花境在色彩设计时,可把选用花卉的花色涂在其种植位置上,然后取透明纸罩在平面种植图上,抄出某季节开花花卉的花色,检查其分布情况及配色效果,据此修改,直到使花境的花色配置合理为止。

3.5.4季相设计

花境的季相变化是它的特征之一。理想的花境应四季有景可观。花境的季相是通过种植设计实现的。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节所具有的代表性植物来创造季相景观。植物的花期和色彩是表现季相的主要因素,花境中的开花植物应连续不断,以保证各季的观赏效果。花境在某一季节中,开花植物应散布在整个花境内,以保证花境的整体效果。

具体设计方法:在平面种植图上标出花卉的花期,然后依月份或春、夏等时间顺序检查花期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各季节中开花植物的分布情况,使花境成为一个连续开花的群体。此项设计也可结合花境的色彩设计同时进行。

3.5.5平面设计

构成花境的最基本单位是自然式的花丛。平面设计时,以花丛为单位,进行自然板块状的混植,每斑块为一个单种的花丛。通常一个设计单元(如20m)以5~10种以上的种类自然式混交组成。各花丛的大小并不均匀,一般花后叶丛景观较差的植物面积宜小些。为使开花植物分布均匀,又不因种类过多造成杂乱,可把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的不同位置,再将配景花卉自然布置。在花后景观差的植株前方应配置其他花卉给予遮掩。

对于过长的花境,可设计一个花境单元进行同式重复或2~3个单元交替重复演进。但必须注意整个花境要有主调、配调和基调,做到多样统一。

3.5.6立面设计

花境要有较好的立面观赏效果,应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立面设计应充分利用植株的株形、株高、花序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效果。

A.植株高度。宿根花卉依种类不同,高度变化极大,从几厘米到两三米,可供充分选择。花境的的高度一般不超过人的视线。总体上是单面观的前低后高,双面观的中间高、两边低,但整个花境中前后有适当的高低穿插和掩映,才可形成自然丰富的景观效果。

B.株形和花序。是植物个体姿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与景观效果相关的重要因子。结合花序构成的

水平形植株圆浑,多为单花顶生或各类头状花序和伞形花序,开花较密集,并形成水平方向的色块,如八宝、蓍草、金光菊等。

直线形植株耸直,多为顶生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开花时形成明显的竖线条,如火炬花、一枝黄花、大花飞燕草、蛇鞭菊等。

独特花形兼有水平及竖向的效果,如鸢尾类、大花葱、石蒜、百合等。花境在立面设计上最好有这3类植物的搭配,才可达到较好的立面景观效果。

C.植株的质感。花卉的枝叶花果均有粗糙和细腻等不同的质感,不仅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觉,而且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粗质地的植物显得近,细质地的植物显得远,花境设计中植物搭配时也要考虑质地的协调和对比。

4.设计绘图

4.1总平面图

标出花境周围环境,如建筑物、道路、草坪及花境所在的位置。依环境大小可选用1:~1:的比例。

4.2花境平面图

需绘出花境边缘线,背景和内部种植区域的植物种植图,以花丛为单位,用流畅曲线表示出花丛的范围,在每个花丛范围内编号或直接注明植物,编号后需附植物材料表,包括植物名称、株高、花期、花色等。可选用1:20~1:的比例绘制。

spring

summer

autumn

4.3花境立面效果图

可以一季景观为例绘制,也可分别绘制各季景观。选用1:~1:的比例皆可。此外,如果需要,还可绘制花境种植施工图及花境设计说明书,简述作者的创作意图及管理要求等,并对图中难于表达的内容作出说明。

五、花境施工

v整地——土层厚度40-50cm,翻松60-80cm,同时做出2-4%的坡度;

v放线——同花坛;

v栽植——早春为宜,尤其春季开花的种类尽量在萌动前栽植,也可以在前年秋末分栽部分。

六、花境的养护管理

花境实际是一种仿自然的人工群落,只有精心养护管理才会保持较好的景观。

v花境种植后,随着植物生长,局部会出现生长过密或稀疏的现象,需及时调整;

v早春或晚秋可更新植物(分株或补栽),将枯枝落叶清除,并在土中施入经腐熟的堆肥;

v注意灌溉和中耕除草;

v混合式花镜中灌木应及时修剪;

花期后及时去残花。

七、花境在临沂园林中应用探索

自古以来,我国园林就非常崇尚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目前,临沂花境应用刚起步,至今尚无一集中运用花境的园林绿地场所,仅在五洲湖、沂蒙广场、书法广场和凤凰广场等处少有点缀。目前大多数所谓的“花境”,严格地讲实为模纹花坛或花带。市园林主管部门“以徐州园林为标杆,全面提升临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活动的实施等举措,切实推动了临沂市城市绿化美化建设的跨跃式发展。然而,与徐州、连云港、青岛、威海等邻近省份大中城市的绿化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思想理念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彩化与靓化表现在花卉的设计与应用方式的水平上,尤其体现在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花境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应用形式与广度等方面。

为缩小与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差距,今后在园林绿化的项目中可以加大对花境设计的要求,并在城市公园与滨河景区广场、游步道、绿道、河边,北城主干道、休闲广场与草坪、居住区、小游园、街心花园、单位建筑墙基与围栏等处以见缝插针式补植花境,或在滨河景区绿道专项设计植物景观大道、水边、路边花境及草坪花境,以丰富城市景观。

花境所表现的不仅是花卉本身的自然美,同时也表现花卉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它在提高城市景观效果改善绿地结构和生态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绿化的亮点和闪光点,宜大力倡导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外,还要加大对花境植物的引种、开发和利用,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园艺公司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普及花境知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使“大美新临沂”更加绚丽多彩。

国内部分花境

北京

上海

赞赏

长按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sz/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