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淳惠,笔名惠雨,陕西宝鸡市业余作者,宝鸡职工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工人。曾在《宝鸡日报》,《榕树下》等发表多篇小说诗歌。
山中只一日
文/惠雨
一路上在伏油亮的黑色柏油路上奔驰,双眼紧盯着路面,绝对无瑕左顾右盼,绕过了秦岭的九盘十八弯,集中精力驱车五十多公里,一头扎进秦岭深处,嘉陵江源头前边的东峪口,一个叫松林山庄的小宾馆里。抬起被黑色柏油路晃晕的眼睛,四面如帘似幕的绿色,一下子撞入眼底。一阵清爽夹带着鲜活,使我的精神一振。环顾四周,蓬勃碧绿的四山,纤尘不染鲜嫩清亮,如同刚刚被水洗过一般。起伏的山岭如同大海里奔涌的波涛,滚滚地向我扑过来,心胸顿时有一种被绿色冲洗的感觉,一股清凉瞬间从心里漫遍全身,几十里奔波的疲惫刹那间消失,绿意携带着舒畅,使人立即安静下来。
一群小学生呼啦一下将汽车包围。汽车来了,就意味着家长送吃的东西来了,他们积极地搬运东西,眼睛却盯着车里都有什么好食物或水果。遵照这里办学的遵旨。我们带去的都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看见了几串又大又紫的葡萄,孩子们欢呼雀跃。虽然十几个学生,加上家长老师,每人能吃到嘴里的也就七八颗,但是孩子们还是兴高采烈。他们在这里已经一个多月,是参加了一个名叫长安书院的2+3英语突破班。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让孙子能单独自主地生活一段,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里的办学宗旨是,第一,老师不讲课,自己学习,遇到不会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来向老师请教。第二,学生以锻炼为主,每天安排跑步,有时还进行五到十公里的远足行走,锻炼学生的体质。第三,这里主张俭朴的生活方式,饮食以新鲜的粗茶淡饭为主,由有条件的学生家长做饭,学生轮流帮厨,逐渐学会自己的动手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如何利用现代工具自学,而不是只靠老师讲课。
老师是一位家在西安,不到三十岁的四川朋友。看上去很腼腆,他的主要做法是陪在学生身边,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他不主张催促或者批评学生,就连带班的大同学,他也会随时劝阻不要用发号施令的方式说话。我非常赞同这种学习方式。人生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现在的互联网如此强大,各种各样的知识应有尽有,只要你愿意搜索,你就可以学到无限多的知识。如果这种探索能够成功,将来的学习模式会出现变化,所有学生的特长,都会得到自我发展。今年的学校还不成样子,十五六个学生,采用众筹的方式,到最后花费多少,由家长统一结算。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
这里的风景到处都是美的。我迫不及待地举起相机,开始拍摄自己觉得最美的照片。你看这里的山,绿色层次分明,阳光下明朗清晰,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多么醒目,让人心里生出无限的亲近和喜悦感。由于在海拔一千六百米左右,这里的天空中,没有过多的悬浮颗粒和过浓的有害气体。所以天透亮的让人生出无限空旷的感觉。
学生和他们的学习场所,是一间早年某企业的避暑会议室,到处都留有这家企业的影子,现在废弃了,成了学生的简易课堂。他们一边笑着一边跳着,唱着英语歌曲,看上去异常活泼。吃饭的时候自己取饭菜。我去的那天,吃的是香蕉饼,稀饭,三个炒菜,豆腐土豆茄子,辣椒莲花白之类。食物管够,吃完自己洗刷碗筷。
这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没见过跳着笑着的学习情景吧!一个孩的心理和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以后的处世观念,都是从成长的一言一行中逐渐积累的,将来走什么样的路,热爱什么?憎恨什么?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因此五到十五岁这十年间,对形成人格取向极为重要。遇到一个善良和气的老师,耳濡目染,他会用同样的处世态度来对待将来的人和事。如果被一个到处都是暴力的环境整天包围,他将来完全可能会用暴力来对待人生。我们那里有一句俗话,跟上好人学贡生,跟上巫婆跳大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如其让孩子在充满贪婪利欲的环境里生存,真不如让他跳出世俗,在这种清幽的良好氛围里熏陶几天,虽然时间很短,不可能完全改变人生的认识,但它一定会留下良好印象,会在心里种下善良。
我在小宾馆的院子里照了几张很有意思的照片。这时候的松树浓绿而充满朝气,还没有熟透的松果,在蓝天的衬映下清新而富有韵味,下面一张是松果在过春节时就挂上去的红灯笼的衬托下,显得活泼而热烈。房子后边浓浓的炊烟,给宾馆里增加了乡村的野趣和诗意。也许我这个人太多愁善感,仰或我这一生下乡时留下的记忆很深,我对具有乡村味道的地方,会有一种无缘无故的亲切感。犬吠烟柳,鸡啼朝霞,农妇唤猪,耕夫吼牛,这些农村的亲切景象,都会让我心里异常感动。
中午孩子们休息,我没什么事干,决定去看山。有一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听起来很深沉,但山怎么爱,细想还是宽泛得找不到边际。我爱山,远看它雄浑高大,有柱天挡风的气概,有生云怀雾的胸怀,有住家养人的资源。只要你在大山里,就永远不会有饿死的忧虑。民间所说的靠山吃山,山里一定是苍生生存的最佳场所。其实大山更让人着迷的是,它有永远读不完的陌生,有永远猜不透的秘密。就像岁月里一部活着的大百科词典,只要一打开,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知识。
我没有问这座山叫什么名字,也不用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就那么顺着山间的公路一直漫步而去。中伏里的太阳虽然很大,但在山里的大路上,总有一边有着浓厚的树荫。听说山沟里边还在开发旅游项目,正在基建,公路上时不时有十多吨的大卡车隆隆跑过。现在人们一边大喊恢复生态,一边大力破坏自然环境。清幽的山林里,总要将大山挖的伤痕累累,建一些所谓的旅游景点,美名其曰旅游开发。大山在这里宁静了数十亿年,这里的动植物也世代繁衍了几千万年,它们生生不息,才有大山的繁荣和活力,才有人类生存的空间,为什么就非要将原始风貌破坏了呢?就算你在这里能赚许许多多的钱,一旦生态形成破坏,你又准备投入多少钱来恢复?人们有时总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将来要付出的代价,或许用金钱也无法弥补。这些欠债却是要子孙后代来还的!
这些不和谐的杂音,些许破坏了清幽里的感觉,偶然出现的现代怪物,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不过我的担忧绝对改变不了现状,我只能关心我熟悉和认识的那些树木和野草。寻找那些没见过的奇异花草,和怪莫怪样的大树,时不时用相机将自己看到的美景拍摄下来,留作纪念。人是吃植物长大的,对于绿色的植物,在心里总有某种无意识的爱恋,因此上住小院也罢,住楼房也罢,总愿意栽一些花草果树之类和人作伴,人们在心底深处,早就认可了和植物共生的关系。
路边的一束白花,我知道那叫独活。树桩上一片木耳,嫩黄可爱。深草里一蓬漂亮的荚果蕨,我知道它就是当地说的鸡娃菜。长满青苔的巨石,落在草丛里焦枯的松塔。一株看起来很像核桃花一样,开满花穗的草,这一切进入视界的繁杂山景,我都觉得充满无限的野趣和活力,看上去让人那么开心舒坦。
其实,常在山里,只要能够的认识那些草木,这里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野菜,眼前的蒲公英,马耳子,野椒树芽,都是很好的食材。可惜进山旅游的人,除了满眼陌生的绿之外,什么也不知道。觉得多数的人,说那个山林里有多美,多么有意趣,其实也就是只欣赏一下树、草、山、水的形状而已。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如果在这个地方利用这里的资源,给学生增加一个野外生存的课程该多好!请一个植物方面有造诣的老师,教他们识别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如何在遇到困境时怎么维持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机会。
听到路的左边有潺潺的流水声,找一个通往河边的小路走下去,巨石交错的河道里,小溪跳跃着以各种姿态跌落下来,或是激流,或是瀑布,水花各异,姿态万千。从高处跳下来,必然在巨石下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水潭,由于山势陡峭的关系,一潭接一潭,从上往下看,是无数串联起的水潭波镜。从下往上看,是无数叠加而上,雪飞浪滚的激流瀑布。山中的水趣,除了流淌的声音,清澈的质地,还有万千娇柔激越的姿态。更奇处,这么高海拔的水里,竟然活跃着游鱼,小的寸许,大的一拃多长,在水里如同游弋的影子一般忽东忽西。
不知不觉已经走出四五里地。突然觉得喉干舌燥,这溪水能不能喝?本来深山里如此清澈的溪水饮用是没问题的,但是上游有施工的的工地,这里的水已经谈不上安全,工作场所加上机械等等在上游,没有把握还是忍耐为佳。再往前走了一百多米,突然看见路右边有一个人工安装的水管,一股清冽的水从管子里流出来。观察一番,发现距离水管五十米的山坡上,有一个人工修建的巨大水池,和河道并不相连,整体全封闭,顶上有一根透气的类似管子,管口却是一百八十度弯曲的,口对着地面,立即明白,这里一定是食用水源,搞不好下面那条沟里所有的旅馆、商铺、还有林场的机关人员,都吃的是这里的水。于是毫不犹豫地用手接了那股泉水饮用。极其甘冽,凉爽滲牙,喝了十几捧,肚子里冰凉舒爽,真是意想不到的清趣,我也体会了一把清泉涤胸的感觉。其实在深山里,水是一个关乎生存的大问题,记得下乡时进山打柴,口渴的时候,牛蹄窝里的水都敢喝,假如你在有水的地方错过了,那就完全可能一整天都遇不到水源。村里有经验的农民告诉我,碰到有吃有喝的地方,一定要记住,先把肚子安顿好,这样才能扛得住一整天的劳累。这是一条很实用的经验。
再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发现路边有两株松树,一株已经死亡,一株郁郁葱葱,紧挨在一起,死亡的那颗皮全部脱落,露出白花花的树干,也不知道他们这样相守了多少岁月,突然间一个相当贴切的成语从脑子里冒出来,“生死相依”!假如给这两株树编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再修一个按照故事内容虚拟的建筑,将这两棵树保护好,这岂不是有个绝好的景点吗?!
哈,没想到我的心里还有如此的灵感。也许世界上的事就这么简单,一个风景,一个山崖,一块奇特的地方,只要你有事件,将它们传播出去,再过若干年,它可不就是故事吗?咳!什么时候我也有了破坏原生态的心理了,真是罪过,看来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受钱财的诱惑,保持一份清醒冷静该是多么不易!
我正在哪里细想,突然一声闷雷,好像是从大山的肚子里滚出来的。抬头看头顶狭窄的天空,只发现一朵灰白的云刚好越过山顶,不好,这一朵云是带雷的,肯定有雨,经验告诉我不敢停留,立马转身往回走。我曾经在山里淋过好几次雨,就是头顶只有一朵云,四面阳光普照,但也就十分八分钟的时间,没地方躲没地方藏,全身被淋得湿透。在山里不要看天阴不阴,尤其是夏天,听到雷声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及时找到避雨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没有了看景的心情,只有匆忙赶路。距离小宾馆还有一百米的时候,雨就哗啦啦下来了。人倒是不怕湿,可是我身上背着相机啊!这个是怕雨的,我急忙将相机塞进衣服下面,轻跑着接近住处。手机突然响起,女儿打电话问我在哪里,下雨了要开车来接我。我说已经在小宾馆门外。雨下了二十多分钟,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浇透一个人是没有问题的,多亏我及时赶回来,挽救了一台照相机啊!
雨后,院子里突然就异常凉爽起来。这时没事,心里默默念叨出一首五言律诗出来,用笔写下来,回家后又进行了修改,现录如下:“东裕沟遇雨《五律》寻雅行幽谷/闻雷敲巨峰/雨惊林下竹/云藏岭前松//蝶隐红花底/蝉凝绿叶茏/伏中生骤冷/寒气逼心胸”。写罢得意洋洋,没想到淋一场雨,尽然浇出湿(诗)来。此时得意的心情可想而知!
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时的山上,绿色逐渐深沉厚重,太阳将另一座山的影子投到眼前的山上,那绿就半截浓墨,半截明亮。山头上的阳光显得鲜亮无比,树林的颜色也丰富起来,看上去多了一些非花类的红斑。这是太阳在展示夕照的辉煌。这个景色和山外大不相同,山外的天际开阔,如果有云,你会看到晚霞。可是这里天际很窄,看不到落日余晖,只能从相反的方向观看余辉在东边的山上展示娇艳,太阳从西边落下,却要在东边的山上看落日。每一个特别的地方,总会有一种别样景色,山里的夕阳晚照,自有自己展示美丽的方式,领略这种不同以往的辉煌,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天逐渐黑下来的时候,山谷里的寒气就弥漫开来。来的时候虽有准备,带了一件长袖秋衣,觉得冷,立即穿上,可是这一件厚衣服也挡不住寒气,脊背上滲凉,没办法钻进屋子里,可是在城市里看不见的星星,在这里稠密而闪亮,还能清晰地看见银河,心里忍不住又跑到外边看星星。这里可真有山高星月近感觉,有些星星就在山边上挂着,好像伸手就能摘到一样。密密的星河,立即勾起儿时夏夜坐在家的院子里数星星的天真。
“爷爷,能借一下你的相机拍一下星空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和我差不多一样高的瘦削小伙子在对我说话。可以啊,我将相机交给他。他问怎么用。说来惭愧,我买相机都快半年了,可我自己好多功能不会用。加上这款相机没有说明书,原来没玩过照相机,没有一点基础,所以到现在只会使用自动拍照功能拍摄。我只好老实告诉他实情。没想到他却大气地说,这个不要紧。然后到自己住的屋子里拿来笔记本电脑,立即查询。当然他搜出来和我在电脑上搜出来一样的,全是英文说明。我看不懂,可是这个并没有难住这位同学。他按照英文说明,一步步调整相机,最后拿到院子去拍星星。拍了两张没有成功,他回来又查相机拍照的使用技巧,最后按照电脑上教的步骤,将相机的曝光速度调整为二十秒慢拍。二十秒按了快门,站在旁边要等好长时间啊。他又拿出一个相机支架,将相机放在院子里,一连拍了五六张。这时恰好有夜晚飞行的飞机飞过,他又追逐拍那个飞行的飞机。这飞机夜里也就能看到一盏闪烁的灯,没想到他用二十秒,将飞机的飞行轨迹拍成了一长串整齐而漂亮的点綫。在另外一张图片上,他兴奋地说,他拍到了流星。那种忘乎所以的高兴,让人很感动。他立即将所有的照片复制到自己的电脑里,马上要动手合成一张既有北斗星,还有流星,再加上飞机飞行轨迹的照片。他当时就下载了一款软件,一步步开始操作,凡不会的,立即再打开一个页面,寻找操作方法和说明教程。手法熟练异常。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因为夜深的缘故,也因为网上的教程有许多注册限制,他一时没能将这幅照片合成。但是这个有什么关系。他的学习方法,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我听女儿说,这个孩子才十四岁。来这里以前自闭状态比较严重。属于那种自我意识极强的孩子。在上三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了老师严重的伤害,从此再不愿意去学校。家长逼迫,他竟敢以死抗争,从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自学之路,没有教师,自己只在一台电脑上学习。如今他英语几乎全通,在网上阅读资料几乎没有困难。他之所以到这所学校来,主要是为解决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孤僻自闭的性格,另外他的英语极好,也担任类似教师的职责。老师和他耐心地谈天交流,他现在也有了朋友,会和其他同学们交流互动,他主动找我借相机照星空,就已经说明他有了外向接触的主动意识,那种不愿意和人交往的性格,已经有了极大地改善。听说他现在正在往无人飞行方面发展,自己会操作而且还会自行安装修理。那天晚上,我真心地鼓励了他,希望它认准无人飞行这个领域,一定要认真地坚持下去。
是夜,天凉如水,关好窗户,盖上棉被,舒舒服服躺在床上,却陷入失眠状态。心里的感触颇多。感慨人们的创造力,这种教育方式如果得到推广,将是我们民族之大幸,成绩和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将从此走上一条自己探索社会人生的自主之路。这种发展是具有独立性的,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自由发展,而不是现在这种千篇一律的灌输。
想一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自称是地球的主宰者,可是当走进自然界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几乎为零。睁开眼睛,在这一片生物的海洋里,我们只能认识连千分之一都不到的植物动物和昆虫,面对大山,我们丝毫不了解大山的性格,许许多多的人,一走进大山,就成了完全无助的白痴,不但不能利用大山里的资源生存,反倒将自己珍贵的生命耗尽在大山里。就凭这一点,我们从哪里说自己可以主宰世界?现在仔细思量,我们其实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大力破坏自然界里的一切。其实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它们一旦失衡,对人类的报复将会是毁灭性的!
第二天早上醒来,天色已经大亮。急忙走出住处要看深山里的晨景。西面山顶上有明亮的光色将绿峰点亮。天色里含着极淡极淡的雾气。突然看见脚下有屋檐水,滴成一米宽的一条湿湿的水印痕。难道又下雨?天晴的很好,没有一丝云,哪里来的雨?走出屋檐下细看,听见水滴敲击屋顶的声音,仔细端详,原来是松树的松针上集聚的晨露顺松针滴下来,在屋顶上不紧不慢地敲响,看地上的湿印已经有很多,可能是从凌晨最冷的时候一直在往下滴了。松露如雨湿檐下,花泪欲滴等日升。这是一幅多么让人心动的晨露图景,清爽晶莹的山间美图,不用墨彩尽情点染山河,心灵应处自有意,眼光独到万般情。
早上的湿气大,气温也很低,但没有昨天晚上那么冷,在院子转了几圈,看两只看门犬在院里追逐,看遍地露水挂满草梢。看孩子们起床,打闹着刷牙洗脸,然后由大一点的学生带领,去外边跑步做早操。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让人心情豁然。
闲来无事,和昨夜入住的几位客人谈天。他们感慨很多,说这里的天多么蓝,空气多么新鲜,水多么清澈,森林多么浓绿,氧气多么充足。说到激动处,就要下定决心在这里买一座农民的房子住下来养老。这种激动的情绪可以理解,当他们回到城市里,各种各样多如牛毛的杂事缠身,那时候早就忘记了这一翻激昂冲动。大约又该老老实地呆在水泥构筑的森林里,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肺,来净化城市里污浊的空气,用一双浑浊的眼睛,去扫视永远也难以清澈的天空。也许有那么一个不太安稳的夜晚,或许在梦里,才能重现这里的一切。
因为我们是长辈,又是临时过来,和孩子们在一块吃饭,总有一种抢夺的感觉,所以决定到东峪口那里一家旅游食堂去吃饭。路上,看见初升的太阳将山谷照耀的金绿可爱,在阴影的衬托下,山谷里有动心的明丽和鲜亮,让人眼目全新。哪家食堂是自助餐,游客交十五元就可以就餐,菜和稀饭由服务员给打,一个调芹菜,一个炒莲花白。蒸馍不大,不到一两,大约七八钱,素菜包子也不到一两。我拿了两个蒸馍,两个包子,看见服务员直用眼睛瞅我,当时没在意,坐下吃饭时才发现,整个饭厅里就我吃得多,有一个画家学习班十几个小伙子,吃得最多的也就两个包子一个蒸馍。这让我有些疑惑,难道现在的人饭量都这么小?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饭桶?真让人不好意思!
吃饭回来的时候照了几张像留念。回到小宾馆看见小朋友正在做操。给他们留下一张在这里学习的珍贵记忆。
此刻无事,带了相机准备去看早晨的山谷,女儿说要一起去转,所以同行。刚出小宾馆门口,想起需要给这里留一个纪念照,拿起相机照了,往前走了不到十步,突然发现一只又大又美丽的蝴蝶,赶紧摄手摄脚靠上去,照了几张,非常美丽的翅膀莹光闪闪,在阳光下迷幻多姿,翅膀上有黑色的条纹,翅膀下面有眼睛一样的黑瞳红斑,还有另外六个黑红相间的弧线,翅膀下边还有两个下垂的尾突,可惜树叶挡住了没有拍到。又不敢接近,怕它一飞,就连这个也照不到了。回来后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名叫碧凤蝶,又名翠凤蝶。其实蝴蝶这一类中,以凤蝶这个目最为漂亮,同类还有其它目属,如红珠凤蝶、金凤蝶、虎凤蝶、金斑喙凤蝶等等。这是一种幸运,在这么美丽的环境里,遇到这么美丽的精灵,让人心里兴奋。
想换个地儿再拍,可惜它翅膀一扇隐如丛林深处,连影子也看不见了。如此美丽的精灵,幼虫却是害虫,食用植物的嫩叶和树汁,对植物构成危害。此时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异常奇怪的想法,一个物种生成,却总有天敌。昆虫吃植物,鸟吃昆虫,动物又吃鸟,人又吃动物,到人死亡以后,植物又消化人类。这是一个上帝安排的循环码?这个世界上,这些物种究竟是怎么来的?按照进化论的说法,进化的规则是线性的,即使在某个地方分支,也不会超出枝形模式,但世界上的物种如此之多,怎么会都发自一个原始单体呢?现在有许多人怀疑进化论,我想我也在怀疑之列啊!
继续往前走,发现有两只斑蝶正在交尾,老远地没敢惊动,也拍了一张照片。森林里的昆虫们在早上这个时刻很活跃,有蝉和不知名的鸟在浓绿里鸣叫,却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
看见了一株红豆杉苍翠可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这里的红豆杉总也长不大,在山里所有的经历中,见过最粗的也就胳膊那么粗,这种植物栽成盆景还不错,数十年也长不了多少,冬日不落叶也不枯黄,倒是一种观赏叶子的盆景。红豆杉已经结了果实,食指肚那么大,到秋天它会变红,成熟以后是紫红色,样子异常好看。
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叶子如轮状平铺开来,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它是药材,我认识的。名叫天南星,又叫一把伞南星。还有个俗名叫山苞米,果实成熟时很像一个小号包谷的样子,所以得此名字。可是这个是有毒植物,喜欢潮湿有水的地方,叶子非常漂亮。它炮制以后的药用名叫胆南星,主要是活血化痰,治疗中风、癫痫,也用来治疗癌肿,是一味极好的中药。现在好多喜欢花草的人,将它移进花盆里作为观赏植物来养。作为我个人来讲,它生在大山里,默默地过自己的日子,没有去打扰谁,没有妨碍谁,它自生自灭,繁殖自己的后代,即便知道它是药材,在没有病痛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非要去采摘它,所以还是不要去打扰它的好。我们都有各自的天地,见面既是缘份,让我一睹娇美的容颜已经是恩赐,怎么好意思去挖掘它。它是大山真正的子民,他们连成一片,织就一件绿色的巨大长袍,那就是大山的衣服,如果少了这些植物,少了这些绿色,大山将失魂落魄。海不辞涓滴,故能成其大,山不拒微尘,故能成其高。你看看这满山遍野的树木杂草,万株不同而谐居,千面诇异而不争。这才真正是大山的广阔胸怀。
注意过山间的云吗?云谁没见过!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考虑到有许多人看见了,但从没有正眼看过,也没有深思过,寻常见惯的事物视而不见,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生活之中最大的遗憾,正是在眼前有美景却看不见。澄蓝深邃的蓝天上,一朵雪白耀眼的云,缓慢的漂浮过来,它不会一成不变,随着自身的翻卷,能看到它伸缩自如,随意变幻的各种姿态。那种舒缓闲散的意境,那种随意无拘无束的情态。它那份儿蓝天衬托出来的脱俗清雅,这种情态和境界,是多少人都想追求的心境。可惜每天都有白云为你清晰地展示这种情景,即便在城市也可以随意看到,可是,你有这样的心情思量和体会吗?谁!会将大自然提供的暗示和启发,当做一种意识认真思考?有用心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