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水中的捕虫植物,夏日出门留心在有水

黄花狸藻,狸藻科狸藻属水生草本

学名:Utriculariaaura

别名:黄花挖耳草、水上一枝黄花、金鱼茜

秋天看照水芙蓉的水塘(照水芙蓉),这个时候开满了一点一点的黄花,布满整个水面,可惜了随身没带相机。今天是江浙沪集中供暖的一天,太热,回家取相机再出门一趟的勇气都没有,明日清晨再去。

这种点点密布水面的黄花植物叫黄花狸藻,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像睡莲这样有片状叶子的植物开的花,因为往往是看到睡莲在开花,探身去看,发现边上零散还有一些小黄花从叶底下探出来,以为是睡菜、莕菜的同类。

整个水面都是黄花狸藻的时候,就不会误会,看不到大叶子,只有花茎从水下直立起来,近看的时候,就清楚了,这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藻一类的植物,没想到能开出这样的花来。

长在睡莲的傍边,边上大块绿色是睡莲的叶子

这样就很清楚的能看到狸藻的整株植物形态

狸藻这个科下的一些植物很有意思,它们很多是食虫、捕虫植物,狸藻在水下,我们看不清,说一个生长在岸上的的同科植物——捕虫堇。

从捕虫堇的名字就知道它能捕虫,但它不像猪笼草有一个囊,捕虫堇是通过叶子上腺毛分泌粘液,来粘捕小昆虫的。它的粘液能散发一种气味,可以诱惑小昆虫,类似蚂蚁、蚊子之类。粘住之后,昆虫会挣扎,这样会刺激叶片表面的另一种腺体分泌消化酶,将猎物溶解成营养液并吸收。

为了防止昆虫挣脱跑掉,也为了加快消化掉昆虫,捕虫堇的叶片边缘还会微微卷起来。还有一个本事,就是保鲜,捕住的昆虫一时消化不掉,不能让它们臭掉烂掉,所以叶子上还能分泌杀菌防腐的物质。

古时候的欧洲人,就用捕虫堇的叶子来治疗皮肤溃疡,因为可以杀菌防腐嘛,但是,上面的粘液不是还能促进消化吗,对于治疗溃疡来说,我感觉会有副作用。

捕虫堇的花和叶

叶子上有腺毛,上面分泌有粘液

捕虫堇在南欧高海拔的山区常见

中国也有,分布在西南至秦岭高山地区、大兴安岭

图:alpnflora.ch

黄花狸藻也有捕虫的本领,而且有捕虫囊,这个囊非常厉害,像是一些墓室的机关,专门针对闯入者(我大概是盗墓笔记、鬼吹灯和楚乔传看多了)。

黄花狸藻的捕虫囊口上有活瓣和触毛,水中游动的小虫子一旦碰到触毛,信息立即传给囊壁,囊壁产生膨胀压,囊口的活瓣就被打开,水流入囊,小虫被水流带入,活瓣关闭,囊内开始分泌一种酵素将虫体消化并吸收为本身的营养。是不是很厉害。

黄花狸藻的捕虫囊

黄花狸藻以前是很多见的,它一般不在活水中生长,比如清澈流动的溪流和小河中很少见到,但半死不活的水塘里很多。

我家乡村子在河边,其中有一截河往村里弯进来,但是并不通,是断头河,水静不流。这截水中,有过一段时间,布满了革命草,就是空心莲子草,是外来入侵植物,来势凶猛,后来除掉了。然后短暂有几年有黄花狸藻和田萍,开过黄花,我记得。后来是水葫芦塞满了水面,开的花也漂亮。再后来,印染厂的水直排,就什么都没有了。据说现在搞开发,要变成城区一部分,水很清澈了。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之所以在活水中不见黄花狸藻,就如浮萍,在活水中立不住脚,不知漂流到何处去了。黄花狸藻不像睡莲或是荷花,扎根河底的淤泥中,它没有这样的根系,无法在水流有些急促的河流中。

只可惜城市和农场发展,很多水塘被填埋或是作为经济水域,湿地要么没被保护,要么‘过度保护’(这种情况几乎在所有城市发生,被规划被设计被景观,强制植入各种植物,破坏野生植被,建立各种名目的公园),也不可能有这些水生植物生长。

我家边上这条河很有意思,如果看很早以前的地图,这条河是与周围其它河流是通的,但是周围建了生活小区,很多河流被截断,水流系统被破坏,于是落下一些断头的河流,成为社区景观一部分被保留,水不是活水,不怎么流动,有人为的景观设计,但平常维护还算懒,这样反而自然生长了不少有意思的水生植物。

本文图片来自wildplantsshiman.jp

日本岛根周边的野生植物

是本星球的一个长期科普项目

我们循着季节,细写文字,简单介绍

你若追随,定与自然合

这是一个打赏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xl/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