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无论是在山上、在田里、还是在路边,总能看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但有的我们却不知道它们叫什么。来,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小时候经常见到的,但又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或许,还能让你想起一些小时候的趣事。
1、波斯婆婆纳中药名:肾子草,别名:灯笼草、波斯水苦荬。玄参科婆婆纳属。性平,味辛苦、咸。药用全草。解热毒,治肾虚,疗风湿。
2、面条菜面条菜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河南)老百姓爱吃的一种野菜。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野菠菜(鲁东南地区);兔子头(鲁东南地区)。这种菜有些涩,最好是在初期较细嫩时候食用口感会更佳。
3、苦菜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4、泽漆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5、小蓟叶子都是刺儿,又名七七芽,小时候老流鼻血,奶奶把七七芽在碗里捣碎,然后加上白糖服用,或将七七芽捣碎直接放入鼻孔里,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6、牛筋草常见,手巧的女生用它编花环,不是特别好玩。
7、田旋花也叫打碗花。长得特别像喇叭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反正还挺好看。
8、马唐在陕西关中农村也叫扒地草。杂草,有害草,跟牛筋草差不多,根蔓延成片,特别难拔出。
9、葎草小时候叫拉皮草,一长就是一大片,小时候大人们说这草碰一下就容易被划伤,听着还蛮害怕的,当时都绕着这个走。
10、稗(bài)子最常见的野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因为它跟稻子争养分,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但也是马牛羊的好饲料。
11、鱼腥草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热喘咳,肺痈吐脓,喉蛾,热痢,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
12、益母草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13、车前草常见的中药,小时候以为的野草竟然还都大有来头。
14、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为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花果期为4月中下旬至9月。一到春天,大连的山野里的紫花地丁总是最早露头,淡雅的紫色花朵团团簇簇,十分美丽。
15、决明草决明子的功效都知道吧,那就是它的种子!
16、何首乌被神化最多的植物,张果老就是吃了它的块根成仙的。
17、蒺藜路边常见,果子是带几个尖的小豆豆。
18、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小时候经常把它扎成一束,很好看,当然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19、灰灰菜灰灰菜生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全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6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一年生草本植物,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制成多种菜肴。
20、白蒿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21、鸭跖草开蓝色的小花,很特别。
22、红花酢浆草小时候喜欢嚼它的茎,酸酸的。
23、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蒲公英的花中午开,黄色的花朵在秋天变成白绒绒的团球,随风飞舞。
24、黄鹌菜花黄鹌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长于山坡、路边、林缘和荒野等地。花果期4~6月。习见杂草。是一种经济植物。黄鹌菜的幼芽、嫩茎叶、花蕾都可食用。
25、泥胡菜
泥胡菜是马鞍山市非常常见。俗语叫辣莉盆子。是农村最常用饲草,猪牛羊都爱吃。
26、苍耳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都有其毒(贝壳杉烯毒苷),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27、龙葵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28、灯笼草
又名红菇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灯笼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灯等北方称为菇蔫儿、姑娘儿,以果实供食用。
原产于中国,南北均有野生资源分布。酸浆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在公元前年,《尔雅》中即有酸浆的记载。现在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其他地区种植较少,仍属稀特蔬菜。
29、一年蓬
具有消食止泻,清热解毒,截疟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胃肠炎,齿龈炎,疟疾,毒蛇咬伤。
别名:女菀、野蒿、牙肿消、牙根消、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千层塔、治疟草、瞌睡草、白旋覆花。
30、扛板归
之所以叫扛板归,是因为古时候有位中医,路见一家出棺的,发现棺材板在滴血。忙叫停下,问明情况:人是被蛇咬死的。中医叫开棺,人没死,用扛板归外敷,掐人中,救活了人。于是大家扛着棺材板回家,所以此草叫做扛板归。
别名:刺犁头、老虎利、老虎刺、犁尖草、三角盐酸、贯叶蓼、犁壁刺、山荞麦、退血草、犁壁藤、老虎艽、蛇不过、蛇倒退、河白草、退西草。为蓼科属植物贯叶蓼的全草。其有化瘀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动物实验表明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
31、夏枯草
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32、桔梗
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33、紫茉莉
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花常数朵簇生枝端,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高脚碟状,筒部长2-6厘米,檐部直径2.5-3厘米,5浅裂;花午后开放,有香气,次日午前凋萎。瘦果球形,直径5-8毫米,革质,黑色,表面具皱纹;种子胚乳白粉质。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34、凤仙花
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牻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爱。
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35、蒙古蒿
别名:艾蒿。全草入药,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温经、止血、散寒、祛湿等作用。另可提取芳香油,供化工工业用;全株作牲畜饲料,又可作纤维与造纸的原料。
36、加拿大一枝黄花
这种植物花形色泽亮丽,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是外来生物。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
37、通泉草
具有解毒,健胃,止痛,之功效。主治偏头痛,消化不良;外用于疔疮,脓疱疮,烫伤。
38、酸模
酸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草酸,具有凉血,解毒,通便,杀虫等功效。
39、白蓼红蓼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3米。茎直立,具节,中空。叶两面均有粗毛及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初秋开淡红色或玫瑰红色小花。生于沟边、河川两岸的草地、沼泽潮湿处。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且花密红艳,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故适宜做观赏植物。果实入药,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功效。
40、茜草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41、狗尾草
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缘有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形,几呈截状或渐窄,长4-30厘米,宽2-18毫米,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边缘粗糙。
42、香蒲草
多年生落叶、宿根性挺水型的单子叶植物,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茎极短且不明显。叶殆为青绿色,叶鞘边缘膜质。花单性,雌雄同株;盛花期在夏季,正常茎会在植株成熟时快速抽长,并於顶端著生穗状花序;花粉鲜黄色。
香蒲叶绿穗奇常用于点缀园林水池、湖畔,构筑水景。宜做花境、水景背景材料。也可盆栽布置庭院
43、鬼针草
形态特征茎直立,株高20一70cm,多分枝,常带暗紫色。叶对生有长柄;叶片为2—3回羽状全裂,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齿或全缘,疏生细毛或无毛。头状花序,有细长梗,直径3—5mm,总苞片2—3层,黄褐色,外层绿色短小,内层膜质较长;黄色花,筒状,先端4裂。瘦果条形有4棱,先端有刺状刚毛2枚。靠种子繁殖。
44、石竹
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带粉绿色。茎由根颈生出,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叶片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稍狭,全缘或有细小齿,中脉较显。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顶缘不整齐齿裂,喉部有斑纹,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药蓝色;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蒴果圆筒形,包于宿存萼内,种子黑色,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45、鳢肠
鳢肠植株再生力强,在田间管理中植株折断后,基部很快长出不定根,恢复生长,俗名称之为“还魂草”。
46、曼陀罗
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47、马齿苋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48、苘麻
该种的茎皮纤维色白,具光泽,可编织麻袋、搓绳索、编麻鞋等纺织材料。种子含油量约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业用润滑油。麻秆色白轻巧,可做纸扎工艺品的骨架或微型建筑造型工艺品用材;麻茎、叶可提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
种子(苘麻子):苦,平。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角膜云翳,痢疾,痈肿。根(苘麻根):用于小便淋痛,痢疾。全草或叶(苘麻):苦,平。解毒,祛风。用于痈疽疮毒,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49、茅莓
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灌木,多以药用名薅田藨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50、蛇莓
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蚕莓、三点红、狮子尾、疗疮药、蛇蛋果、地锦、三匹风、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老蛇泡、蛇蓉草、三脚虎、蛇皮藤、蛇八瓣、龙衔珠、小草莓、地杨梅、蛇不见、金蝉草、三叶藨、老蛇刺占、老蛇蔂、龙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蛇盘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龙草、三匹草、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红顶果、血疔草、野草莓。[1]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厘米;瘦果卵形,长约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
51、树莓
又名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2-3月,果期4-6月。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
52、繁缕
石竹科、繁缕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俯仰或上升,基部多少分枝,常带淡紫红色,被1(-2)列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或近心形,全缘;基生叶具长柄,上部叶常无柄或具短柄。疏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弱,蒴果卵形,稍长于宿存萼,顶端6裂,具多数种子;种子卵圆形至近圆形,稍扁,红褐色,直径1-1.2毫米,表面具半球形瘤状凸起,脊较显著。花期6-7月,果期7-8月。
53、牛繁缕
牛繁缕为石竹科植物,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肺炎、痢疾、高血压、月经不调、痈疽痔疮等。
54、野老鹤草
全草入药,有祛风收敛和止泻之效。开花后结的果实有点象鹤嘴,所以叫野老鹤草,马鞍山市分布广泛,随处可见。
相信以上的很多植物名称你们早就知道了,知道了的就当儿时回忆看,不知道的就赶紧收了吧。
马鞍山市杂草有多种,先列出常见的54种,请收藏好,随时查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