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万泉湖植物篇

每天我们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少有机会放下包袱,换上一份晴爽的心情去野外放飞,今天就让我们来到美丽的北国江南——临淇万泉湖,这里不仅有高巍的山,有缠绵的水,更有迷人的秋,还有深爱的你……年10月25日,秋高气爽,星期六,值儿子们放假在家,老妹老婆恰好也一同归来,于是立马前往家乡的著名旅游景点——万泉湖出发。久闻万泉湖好山好水,心情一阵激动,好了不说了,上图片。

从镇区向北走约8KM,就到了万泉湖,

进门就闻潺潺流水声,向左望去,高高的两道溪水从上直下而来,扑面的都是清新的水雾,闻到的都是花香的味道,这才是久违的大自然的滋味,才是家乡熟悉的气味!

小小的瀑布,带给人的惊喜是大大的有了,一下子把人带入诗情画意之中了,而远处的秋水更是让人遐想。近处阿娜多姿的垂柳,婆娑的枝条轻轻地垂下,午后的暖阳给人慵懒的感觉,垂钓的老人,悠闲的游人,远处的艳阳更让人神怡……

踏着脚下的圆圆的石块,从轻淌着小溪水的水面踏过,踮起脚,轻轻的,柔柔的,都不忍心大声说话,怕惊跑了正在嬉水的鱼儿。

两个儿子兴趣非常的高昂,立马就兴致勃勃的在圆石上玩起了水,用水捧起了水花,溅在水中,更印在心中……

好了,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吧,带领着小儿子们,共同走进万泉湖,看看这美丽的景区除了景色外,还能让我们发现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先对孩子们讲一讲这漫山的植被吧,小儿子们一路上蹦蹦跳跳的,来到野外,自然心情就开朗,围住我问我这,问我那,“这个叫啥花呀,这个又叫啥草啊”的。

跨过小溪水。

沿着崎岖的景区小道前行。远处阳光从山顶倾散下来,形成层次分明的暗景与明景。

左侧就是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看到了这菊花,尤其还是在这荒无人烟在野外,我想起了“灵菊值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更忆起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最高境界在我看来,无外乎“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相对黄菊,迎面秋风,远眺青山,近览绿水,再来杯革命小酒,此情,此意,足矣……

注解:野菊花{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花序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辛,味苦,有小毒。}

苍耳,紧走几步就碰到了大名鼎鼎的苍耳,这个也是最最好认的。想起小时候,经常采摘一大把,刺得满手都是疼的,随手抓起一两个,就往女同学的头发上啊、身上扔去,惹得好几个人来围着追打,再扔,再追,儿时戏闹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

注解:{苍耳(拉丁学名: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尔雅)别名:葈耳(本草经),粘头婆,虱马头(广州),苍耳子(四川、云南、河南、山东、山西、东北),老苍子(辽宁、江西、河北),野茄子,敝子(东北),道人头,刺八裸(河南),苍浪子,绵苍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江苏),抢子(安徽),痴头婆,胡苍子(湖南),野茄(河北),猪耳,菜耳(甘肃)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原产于美洲和东亚,广布欧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区;生于山坡、草地、路旁。中国各地广布。}

与苍耳紧挨的当然少不了儿时做恶做剧的东东----鬼针草,只不过此时的鬼针草已经相当的枯萎变黄了。儿时的戏闹中,它和苍耳的配合当然就是绝配了,两者缺一不可,配合起来威力更涨……秋来矣。

注解:{鬼针草一名始见于《本草拾遗》,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异名有鬼钗草(《本草拾遗》)、三叶鬼针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头状花序,有花序梗。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条状匙形,上部稍宽,,舌状花黄色,不育;管状花黄色,能育。无舌状花,盘花筒状。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具倒刺毛。花期8~9月。果期9~11月。鬼针草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及中国的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长于海拔5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上图为鬼针草年轻时的图片,下图为现在暮秋时的鬼针草图片。

九曲回廊也正是此处的写照,伴山的险石,右侧就是碧波的万泉湖秋水了。轻风飘过,阵阵涟渏,泛起的都是一浪浪的金黄……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荆条这个在我们太行山中最不缺了,儿时的记忆中,父辈们从山上割下来,背到家里,晒干,去叶,编成各种各样的盛放东西的家具,像箩斗,篮子,筐子,车蒌……等好多种家什都是由它编成的。更有诗句为证:“六月伏天日似火,径幽香溢引人来。青丝绿幔随风舞,紫袖纭罗含笑开。粉蝶有灵戏异幕,群蜂会意蘸花台。负荆请罪古常见,织篓编筐做药材。”注解{牡荆在北京、河南等地区称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淡紫色,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期6~7月。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可酿花蜜。叶灌木,高1-5米,小枝四棱。叶对生、具长柄,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长2—10cm,先端锐尖,缘具切裂状锯齿或羽状裂,背面灰白色,被柔毛。花组成疏展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具5齿裂,宿存;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雄蕊4,2强;雄蕊和花柱稍外伸。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长,6—8月,果期7—10月。主要靠播种或分株繁殖。}

在小的时侯,我们手拿镰刀上山割柴火,而割的主要柴火就是荆柴。那时候,烧柴比较困难,山上的荆柴也没有现在这样丰茂,有时在盛夏,就开始上山去割嫩绿的荆柴了。腰里掖上一条盘起来的麻绳,麻绳的一头拴着用酸枣树的枝杈窝成的绳拘子,手里拿一把“耳把”镰刀,这就是割柴火的全部家当。在村后的山坡上,一边闻着荆花飘散着的香气,一边割柴。然后,把割下的一拦拦(每割一把,放在大腿根的弯部,继续割,待拦不住了,便放到地下,放一次叫“一拦”)的荆柴用麻绳捆起来,再将镰把拴在柴捆上,背回家来。

到家后,把割来的柴火在房后的山坡上摊开晾晒,晒干后,就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了。

待到稍大些,割柴的家当也变了,除镰刀外,增加了一条扁担。扁担的一头拴上两条带绳拘子的麻绳。这时候,割柴的地点也离家稍远一些,到冬季甚至会到西山背后去割。当割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把割下的荆柴捆成均等的两捆。先把扁担扦在一捆柴上,放在膝盖上,压起扁担的另一头,使柴捆离地,试试柴捆歪不歪。若偏了,再重新修正一下,到平衡了为止。然后把扁担拔出来,以同样的动作,扦入另一捆。试好了,就肩扛扁担,把一个柴捆高高的举起来,把扁担的另一头插入先前扦好眼儿的另一捆柴里。这样,就可以颤悠悠的担着柴火回家了。若路上累了,就找个两头高的地方,或两块石头的中间,把柴担一横,腰往下一蹲,放下歇一会儿再走。

荆条这东西,还因为这种植物的坚韧的性格,无论它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生长。在家乡,遍地都是石片,当地叫做“山根”,它既不是土,又不是石头,介于两者之间,十分贫瘠且坚硬。在这些山根坡上,多数植物难以成长,但荆柴却不嫌这些,到处都可以生存。它的生命力极强,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山石丛中,在陡峭的山壁上,在极其坚硬的山根坡上,遍地都有它的身影。它不畏干旱,不嫌贫瘠,不怕坚硬,把根深深地扎在脚下的石片中,吸取着营养,顽强的生长,绿化着家乡的荒山,美化着家园。它却从来不向人们索取着什么,不需人们来施肥、来浇水,来管理,它对人们只有无私的奉献。

看看这些曾经熟悉的物件,现在已经大多数不存了,有的烂了,有的搬家时丢了,这可都曾是我们父辈或自己亲自做弄的来着,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在一天天变老,时光在煎熬中踯躅,岁月在蹉跎中前行……

这个东西叫一年蓬,现在正在末秋,鲜艳的花朵几乎都已凋谢,能看到这黄的,白的,已属不易。注解:{一年蓬,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高30-cm。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有分枝,黄棕色,具多数须根。全体疏被粗毛。茎呈圆柱形,长40-80cm,直径2-4mm,表面黄绿色,有纵棱线,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大形白色的髓。单叶互生,叶片皱缩工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黄绿色。有的于枝顶和叶腋可见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花淡棕色。气微,味微苦。一年生或越年(二年)生草本。喜生于肥沃向阳的土地上,在干燥贫瘠的土壤亦能生长。种子于早春或秋季萌发,6~8月开花,8~10月结果,以种子繁殖。原产于北美洲,除新疆、内蒙古、宁夏、海南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因为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并加入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系统,常危害物麦类、果树、茶和桑等经济植物,亦能侵入草原、牧场及苗圃等处危害,且发生量大,危害重。又为地老虎的寄主。}

这个叫牵牛花哦,圆叶牵牛。这个东东小时候可没少玩过,都是往女孩、男孩的头上插啊,过家家啊什么的,少不了手上、脸上都是红的,紫的,青的一片片,都是这花汁沾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订型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我又念旧了。。。注解:{牵牛花,原名:牵牛,别名:喇叭花、筋角拉子、大牵牛花、勤娘子,拉丁文名:Pharbitisnil(L.)Choisy.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蔓生茎细长,约3~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全缘或具叶裂。聚伞花序腋生,1朵至数朵。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除栽培供观赏外,种子为常用中药,名丑牛子(云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种子混合),入药多用黑丑,白丑较少用。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的3裂,偶5裂,长4-15厘米,宽4.5-14厘米,基部圆,心形,中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渐尖或骤尖,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叶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叶柄长2-15厘米,毛被同茎。花腋生,单一或通常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花序梗长短不一,长1.5-18.5厘米,通常短于叶柄,有时较长,毛被同茎;苞片线形或叶状,被开展的微硬毛;花梗长2-7毫米;小苞片线形;萼片近等长,长2-2.5厘米,披针状线形,内面2片稍狭,外面被开展的刚毛,基部更密,有时也杂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状,长5-8(-10)厘米,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直径0.8-1.3厘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6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1]。牵牛花生性强健,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通风适度,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盐碱,不怕高温酷暑,属深根性植物,地栽土壤宜深厚。}

椿树,就不多讲了吧,关键是这棵上面有鸟窝,嘿嘿,也叫雀巢的哦。

长刺皂角,我们临淇当地人叫皂角圪针,这家伙的刺太长太硬太厉害了,简直能扎死人,还是远离为好。注解:{皂角刺,又称皂角针,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树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高可达25m。刺略扁,长5-10cm,常有分枝。幼枝淡紫色。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5-30cm;小叶8-12对,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l-4cm,全缘或有疏圆齿,上面有光泽,中助上有短柔毛,下面无毛;长枝上为二回偶数现状复叶,有3-6对羽片;小叶5-10对,狭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轴有短柔毛。细长总状花序;花有短梗;杂性异株,花黄绿色;雄蕊花瓣椭圆形,雄蕊8;两性花的雄蕊较小。荚果长25-30cm,宽2-3.5cm,扭曲,并有泡状隆起,种子靠近中部;种子卵状椭形,稍扁,栗褐色。花、果期6-11月。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这个东东叫酸枣,可惜这次来的时间迟了点,酸枣的果实早被人摘了。顿时又回想起小时候摘酸枣的事来,儿时我们拿上镰刀,提着竹篮或书包,跑到地里的沟埝去摘酸枣,除了吃,更多的是为了留下枣核,听说枣核是能卖钱的,所以,我们再热的天也不怕热,也不怕扎,有时还冒着危险,或许会遇到蛇,或许会为够着某一树杈上的红酸枣踮起脚尖,抻展双腿和两臂,有掉进圪针窝或沟里的可能,所以,一趟酸枣摘下来,除了用手,眼,脚并用外,心里还惴惴不安,腾腾直跳。尽管如此,还要看谁的手快,谁摘的枣多,谁的枣红、甜、好吃,拿回去给在门道里干活的大人们吃,完了把枣核留下,一并晒在房顶上,等着卖给收酸枣仁的小贩子,孩子们几乎天天中午如此,偷偷溜出去,满满地偷偷又溜回来,俨然一种胜利归来的成就感,也因此感到无比的惬意。

注解:{酸枣(学名: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w)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原产中国华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为灌木,也有的为小乔木。树势较强。枝、叶、花的形态与普通枣相似,但枝条节间较短,托刺发达,除生长枝各节均具托刺外,结果枝托叶也成尖细的托刺。叶小而密生,果小、多圆或椭圆形、果皮厚、光滑、紫红或紫褐色,内薄,味大多很酸,核圆或椭圆形,核面较光滑,内含种子1至2枚,种仁饱满可作中药。其适应性较普通枣强、花期很长,可为蜜源植物。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也具有药用价值,酸枣作为食品,去果肉枣仁还是中药材,如江苏长美花卉的酸枣,太行山上野生较为普遍。}

狗尾巴草,这个可是最最多的喽,现在是金黄的一片一片了,这个小时候,可没少玩,我们可以用它来编小动物,小狗,小兔,……还可以编戒指等各种玩具,这个可是纯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编个小花篮,给女同学戴上啊什么滴,嘿嘿。注解:{狗尾巴草,别名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有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的作用。生于海拔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狗尾巴草(原亚种),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缘有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形,几呈截状或渐窄,长4-30厘米,宽2-18毫米,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直立或稍弯垂,主轴被较长柔毛,长2-15厘米,宽4-13毫米(除刚毛外),刚毛长4-12毫米,粗糙或微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长2-2.5毫米,铅绿色;第一颖卵形、宽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先端钝或稍尖,具3脉;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椭圆形,具5-7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第长,具5-7脉,先端钝,其内稃短小狭窄;第二外稃椭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边缘内卷,狭窄;鳞被楔形,顶端微凹;花柱基分离;叶上下表皮脉间均为微波纹或无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亲爱的朋友,看着这些小玩意儿,你喜欢嘛?

小柏树,这个都知道,橡树叶象徵荣耀、力量和不屈不挠。自古代以来,在西欧,冬青树叶最常使用因为长绿的树叶象征永恒的生命。中世纪重视内在的内涵而非外在的美丽,所以使用植物来象征意义。在中国,《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文学中的东西,而是在家乡的柏树,夏末至秋末,就可以上山摘柏籽,半天下来能捊上10公斤多,但是这些才仅仅晒干了,柏仁被晒裂了才能出1公斤的籽,听老人说柏籽装在枕头里,可以治疗少年白发哦,可惜我没试过,柏叶和柏仁都是好东东,可以加工成我们过年祭祀时点的香火哦,象短香、长香,粗香,海螺香……

这个东东也是遍地都是,学名叫圆盖阴石蕨,知道它反正都是在岩下边长着滴,很多,很多。。山里不乏这个。注解:{圆盖阴石蕨(学名:Humatatyermannii)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下的一个种。别名: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其长长的根状茎上密被绒状披针形的灰色鳞片,常自然弯曲,如狼尾,因而又称狼尾山草。植株直立,高约20厘米,其叶阔卵状三角形。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越南也有。植株高达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4-5毫米,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宽1毫米,基部圆盾形,淡棕色,中部颜色略深。叶远生;柄长6-8厘米,粗约1毫米,棕色或深禾秆色,光滑或仅基部被鳞片;叶片长三角状卵形,长宽几相等,约10-15厘米,或长稍过于宽,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三至四回羽状深裂;羽片约10对,有短柄(长2-3毫米),近互生至互生,斜向上,彼此密接,基部一对最大,长5.5-7.5厘米,宽3-5厘米,长三角形,三回深羽裂;一回小羽片6-8对,上侧的常较短,基部一片与叶轴平行,基部下侧一片最大,长2.5-4厘米,宽1.2-1.5厘米,椭圆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急尖头,基部阔楔形,有极短柄,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5-7对,长5-8毫米,宽约3毫米,椭圆形,短尖头,深羽裂或波状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全缘;羽轴下侧自第二片一回小羽片起向上明显缩小,椭圆形,长达2.5厘米,钝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紧靠羽轴,下侧楔形,羽状深裂,裂片近三角形,先端钝;第二对羽片向上远较小,椭圆披针形,一回羽状,小羽片仅上缘有2-3片小裂片,下缘多为全缘。叶脉上面隆起,下面隐约可见,羽状,小脉单一或分叉,不达叶边。叶革质,干后棕色或棕绿色,两面光滑。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全缘,浅棕色,仅基部一点附着,余均分离。}

没有土,没有水,终年不见阳光,长在高高的崖石缝中,但就这样,还是顽强的生长,看看它,你还觉得生活待你不公吗?还会觉得生活在不幸中吗?

这个在我们临淇叫米谷菜,学名叫刺苋,嫩叶插下来后,用开水一濯,配上点蒜汁,那可得劲的哩,这是凉拌。印象中可以煮在妈妈熬的稀饭里,还可以滚在妈妈做的萝卜条炒米汤里,最好配点焖的小米来……

注解:{(AmaranthusspinosusL.),苋科苋属,又名土苋菜、刺刺菜、野苋菜、野勒苋。一年生草本,高0.3-1米,主根长圆锥形,有的具分枝,稍木质;茎直立,圆柱形有纵条纹,绿色或棕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多分枝;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菱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叶柄长1-8厘米,与叶片等长或稍短,无毛,在其旁有2刺;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25厘米,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呈球状,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等长或过之,苞片常变形成2锐刺,少数具1刺或无刺,花被片绿色,先端急尖,边缘透明,膜质,花瓣缺;萼片5裂;胞果长圆形,在中部以下为不规则横裂,包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黑色带棕黑色。花期5-9月,果期8-11月。多生于路旁、草地、空旷荒地上;多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区域。}

上图年轻时候的图片,下图就成了秋后的图片了。

狼尾草,我们这地儿也有叫白草茅的,可惜草毛不多了,要不然,那风景可是美的很,只剩下几多零星的小草毛了,没有看到草色正青时的美景,秋色也是不错的哦。注解:{狼尾草多生于海拔5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世界均有分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轻微碱性,亦耐干旱贫瘠土壤。狼尾草生性强健,萌发力强,容易栽培,对水肥要求不高,少有病虫害。多年生狼尾草根系较发达,具有良好的固土护坡功能。其全草、根或根茎均可供药用,其中,全草可清热、凉血、止血;根或根茎清热解毒。此外,它还是一种饲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多年生。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3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状,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叶舌具长约2.5毫米纤毛;叶片线形,长10~80厘米,宽3~8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圆锥花序直立,长5~25厘米,宽1.5~3.5厘米;主轴密生柔毛;总梗长2~3(~5)毫米;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厘米;小穗通常单生,偶有双生,线状披针形,长5~8毫米;第一颖微小或缺,长1~3毫米,膜质,先端钝,脉不明显或具1脉;第二颖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具3~5脉,长约为小穗1/3~2/3;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7~11脉;第二外稃与小穗等长,披针形,具5~7脉,边缘包着同质的内稃;鳞被2,楔形;雄蕊3,花药顶端无毫毛;花柱基部联合。颖果长圆形,长约3.5毫米。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脉间细胞2~4行为长筒状、有波纹、壁薄的长细胞;下表皮脉间5~9行为长筒形,壁厚,有波纹长细胞与短细胞交叉排列。染色体2n=18。花果期夏秋季。}

牛筋草,临淇人可能叫蟋蟀草的多些,叶子酷似兰花,根系庞大,根须超长,深入土层,不但因为其十分耐热耐旱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时候,甚至把它拨出来扔到路边,结果过了几天再去看,就在扔它的地方重新生长起来,生命力超强,而且因为它满地贱生、平实坚韧的自然天性,所以一直以来都能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

解:{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山东方言叫钝刀驴。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此草煎水,常服大量服,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毒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以此草与金银花制剂配合常服,可以预防流感及其他流行疫病。效果大大强于板蓝根,板蓝根冲剂无论对普通感冒或流感都基本无效,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的药品。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稃长3-4毫米,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囊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被2,折叠,具5脉。染色体2n=18(Авдулов,等;Moffett,Hur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xl/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