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ldquo学讲计划rdquo

江苏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巡展-徐州篇

近年来,徐州市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原则,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年,徐州市启动“学讲计划”,把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让信息技术服务课改,服务学生的学习,让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得以更好的实践。年,徐州市“学讲计划”实施与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再次获教育部表彰,促进了徐州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创新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与华中师大等高校紧密合作,成立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对全市教育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全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采用PPP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支持学校持续使用;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彭城课堂”为载体,不断推进精品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将学校信息化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与评先、评优、晋级挂钩。

“凸显价值,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

在“智慧教育”体系建设中,重点建好两个平台。一是共建共享平台。年,全市组织网上集体备课、优秀课直播等教研活动场,参与教师7万人次,网络备课教案万篇。4.5万名教师参加网络学习、线下研修以及实践操作,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市5.9万名教师“晒课”6万余节。二是资源汇聚平台。年起,该市着力建设以“彭城课堂”为中心,以“名师课堂”、“彭城公开课”、“微课堂”为支撑的具有徐州特色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各类资源万条;录制“微课堂”、“彭城公开课”节,对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教育信息化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多元发展”

徐州市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项目,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学生综合素质“秀评价”平台。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年平台浏览次数多万次,荣誉申报合计2万多篇,实践活动作品数8.4万,个性特长作品数达45.6万,“秀空间”活跃度为78.2万。

“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

构建适合自主学习的资源支架。加强以“名师课堂”、“彭城公开课”、“微课”为主要内容的“彭城课堂”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录制微课资源1.2万个、“学讲”课堂等示范课0节,支持自主学习;创新技术应用方式。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xl/7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