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农信社农妇变身ldquo药材大王

暖和的冬日,腿脚不便的龙大琼比别人更早出了门,早早来到“贵定县华文药材种植基地”,和其他工人一起,拿起了钉齿耙,准备晾晒昨天刚收上来的药材。烤药房里的无烟煤散发着火红的热量,助燃的鼓风机呼呼作响,热气袅袅而升,散发缕缕清香。

图为:把药材装上车

农妇变身“药材大王”

种植基地的老板叫胡文菊,贵定县德新镇光明村人。她和丈夫陈定华年就开始接触药材生意。起初只是在赶集做服装、百货生意的同时,收购一些药材,卖给二级收购商。接触多年后,胡文菊慢慢摸着了药材市场的门道,药材生意逐渐成为了主业。年,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共享的便利,胡文菊认识了一些有实力的收购商,开始和大型药厂打交道,主要为他们收购观音草、一枝黄花、四季红等药材。收购地从贵定,扩展到了附近的龙里、福泉、凯里等县市。收来的药材经过初加工,销往贵阳、安顺,甚至广西、广东等其他省份。不知不觉,胡文菊每年收购药材达到了余吨,销售额达百万元,成了德新镇首屈一指的“药材大王”。他们一家也在县城买了房,有了不少的积蓄,日子日渐红火。

眼前的成功让胡文菊萌生了更长远的打算。她每年收购上来的药材,根本不愁销,并且远远达不到收购商和药厂的需求。既然苦心收购依然供不应求,为何不自己种呢?但自己种,面临着三个难题:一是技术,种植药材的技术能不能掌握;二是环境,药材能不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三是资金,土地的租金、药种和肥料的成本、人力的开支,都会是很大的数目。难题虽多,不过胡文菊还是想试一试。去年,她成立了“贵定县华文药材种植基地”,流转了20亩土地,在收购商的指点下种起了一枝黄花,结果喜获成功。种植技术比他们想象的容易掌握,气候和土壤也很适合这种药材的生长。今年,胡文菊一鼓作气流转了余亩地种植一支黄花和四季红。同时成立了“贵定县金实药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1名。这11名社员也流转了亩土地,主要种植一枝黄花。

扩大规模的同时,面临着资金的短缺。胡文菊修建药材加工基地、购买收购药材的货车、流转土地等,前前后后一共花了30余万,远超她的预算。而用于收购药材的资金也暂时无法回笼。出现资金短缺,药种都没办法购买,胡文菊一筹莫展。了解到胡文菊的种植规模、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本着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宗旨,贵定农信社新场信用社及时为胡文菊发放了30万元贷款,支持她的发展。

“今年是种植的第一年,需要下种、育苗、翻土、除草、施肥等,药苗、肥料、土地租金、人工工资等加起来,每亩的投资有元左右。4月份才开始下种育苗,生长周期比较短,只长了两米左右高,1亩地收获了1吨,每吨价格元,每亩挣了0多元。明年不用育苗和施肥了,管理也比较轻松,成本只有土地租金和少量的人工工资。而且今年10月份才收割,11月就重新开始发芽了,到了明年10月能长到3米多高,亩产可以达到一吨半,利润就更高了!”胡文菊不禁喜笑颜开。

图为:收获中的黄花

图为:农户进行工作

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取得成功的同时,胡文菊还带动着本地老百姓提高收入,脱贫致富。光明村隶属贵定县北部乡镇德新镇,处贵定县与福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当地无特色产业,农户经济收入靠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全村户共计人,有贫困户户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较高,人均收入低。胡文菊的种植基地正好为本地农户,特别是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药材种植过程的开垦、下种、除草、收获、晾晒等工序都需要工人,种植基地里少则七八人,多则二三十人,合作社其他社员的种植园同样吸纳了几十名本地农户就业。工人每天的工资60元至80元不等,加班工资10月/小时,长工月收入可达到0多元。

龙大琼便是胡文菊这里的长工,常年患有风湿的她行动不便,重活干不了,胡文菊这里的工作强度不高,她可以胜任,往年庄稼的收入只有一两千,今年在这里前前后后挣了七千多元(农忙时节要忙自家农活,有时还要在家带孙子,下雨天也不上班,工作时间不连续),既照顾到自家的农业生产和家庭事务,收入还较往年翻了几番。对精准扶贫户,胡文菊努力担起了社会责任。她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包括一些身体残疾、不便劳动的贫困户,常来上班的贫困户就有10来余人。同时,只要贫困户愿意种植药材,普通农户需要元一亩的药苗,她只要元,身体残疾的贫困户免费赠送!并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种植的药材都提供价格保证,不管市场价是否下跌,都按约定价格收购。

对于未来的发展,胡文菊心里也打好了算盘。“先把基地发展好,明年流转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观音草、野生一枝黄花等品种,增加自己收入。条件达到后,再研究药材深加工,把自己的药厂办起来!”。将药材收购、药材种植、药材加工和销售这条产业链做起来,是胡文菊的长远目标。“药材这门生意,我愿意钻研,也很有兴趣钻研。我有信心把它做好!”胡文菊乐观而坚定。

“感谢信用社!没有你们的资金支持,我根本发展不起来。更不说带动本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了!”说到这里,胡文菊激动而感慨。胡文菊和她的合作社是贵定农信社在精准扶贫、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扶贫要靠产业带动,金融扶贫必须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这是在精准扶贫战场上所达成的共识。贵定农信社汇聚金融力量,打造“银行+小微企业(生产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金融扶贫从“输血”转变为“造血”,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11月末,贵定农信社为户客户提供贷款万元,其中,涉及当地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笔,贷款余额.74万元,有力地推进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

图为:种植的四季红

图为:盛开的一枝黄花

供稿:陈方

编辑:零零柒

投稿邮箱:

qq.







































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黄金周让您告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zhihuanghua.com/yhyy/1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