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霜花白
节气·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被冠以“秋止符”的名号,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霜,而霜仅在晴天形成。霜降人间,想起陆游在《霜月》中写到的“枯草霜花白,寒窗月薪影”,秋夜有月,枯草凝霜,凉爽的风吹来不禁一个激灵。
晚秋肃杀景象难免惹人忧思,可当走在清朗的夜里,望着天空月朗星稀,吹着那么爽利的风,内心自有一片清明。
霜降三候
节气·霜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财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刮过,白云飞起,草木已不复葱郁,金黄色的落叶,纷纷飘坠,为秋日大地铺上绚丽的金色地毯。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夏夜藏秘丛中虫蚁的窸窸窣窣声,变成了秋夜飒飒爽利的风声,树枝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要去够那剩下的一弯明月,探索秋日的清澈韵味。
霜降吃丁柿
节气·霜降
霜降前后柿子开始成熟上市,这个时期的柿子皮薄果肉鲜美,营养价值高。在泉州老人那有一种说法: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生柿是清热解毒,降压止血的良药,柿蒡、柿叶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柿子树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北宋诗人张仲殊称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
柿子树在夏天,叶大光洁绿树浓阴,树下避暑纳凉;入秋丹果挂树,鲜丽夺目。不禁想到曹文轩在《一根燃烧的绳子》中写的“柿子树”,他不顾母亲对种果树会被偷的担心,偏偏在在家院子里种下一棵柿子树,一年又一年,等着柿子树长大开花结果。
开花时,担心花儿凋零,结果后,又开始担心果子会被偷走。不安稳的日子总在后头。曹先生那时每天上学前总要数一数挂在树上的柿子,回家后再数一遍看看柿子有没有变少。柿子还是在成熟后被一颗颗偷走,即便这棵瘦瘦的柿子树,让曹先生家里贫乏的院子多了些温馨、情调和无言的乐趣,让这院子与别人家的院子多了些看头,但在最后还是被曹先生亲手砍倒了。院子又变得单调而平庸。
柿子又成熟了,一盏一盏的小黄灯又亮起来了,希望站在树下仰望这些亮闪闪的人儿,可以摘下柿子。不要让一树的柿子美丽苍凉度过一个秋,不让它们熟透后跌在地上,砸个头破血流,也没能有人一边吃着它发出赞美。
诗歌赏析
节气·霜降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常建《泊舟盱眙》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霜降初寒即吐花,不教黄菊擅陶家。
篱边秋色兼春色,别作幽人一岁华。
——屈大均《九月望后梅已数花先黄菊而发喜赋》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