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上半年江苏省GDP数据发布,徐州排到第六位,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名义同比增长4.7%,虽然增速排名全省倒数第二,但是GDP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6位。徐州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究竟该怎么把这条路走下去,徐州的优势又在哪里?本文就斗胆来谈一谈徐州的现在的发展和未来。
从增速来看,南京、无锡、南通、泰州、常州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南京GDP增速最高,为8%。连云港、徐州、镇江GDP增速垫底,增速不足5%。值得注意的是,年徐州市GDP增速为13.72%,增速骤降65.7%,常州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年徐州GDP总量与常州不相上下,不过从这次统计的数据来看,与常州差距变大。如果仅以此就看衰徐州经济未免太过武断了,作为新确立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坚信下半年后劲依然很足!
01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提到徐州就不能不说徐州的交通,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不论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都很发达。
铁路说起徐州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19世纪,发展到至今已经成为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而徐州目前有三大主站:
1、徐州北站:目前是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同时也是中国最高等级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徐州历史最早的火车站。
2、徐州东站:京沪高铁七大主要站区之一,也是徐兰高铁的东起点(目前徐州主要客运营的站点)。
3、徐州西站:徐州西站始建于年,是陇海铁路线上的货运一等站。
(徐州米字型高铁枢纽△)
按照近两年徐州的铁路规划,正在修建的徐宿淮盐铁路,连接徐州和盐城,与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及京沪高速铁路相连,让徐州真正意义上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在未来徐州不仅有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连盐铁路、宁启铁路、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铁路等等将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联系起来,实现南北经济的交融。
公路徐州不光有铁路,公路也相对发达,是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目前徐州的高速公路建成的有七条,分别是京沪、连霍、徐淮、京福(徐州东绕城和西北绕城)、新扬、济徐、徐明高速公路。
在未来徐州还规划了2条高速公路:徐州东环复线高速公路、台儿庄-睢宁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带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徐州一直是淮海经济中心城市,七条高速以徐州中心,辐射到周边城市,对徐州周边城市形成经济效应,打通了四面八方,为徐州带来更多的人气。
水路、航空其实在徐州,我们虽然不靠海,但在年,国务院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将徐州港列入国家重点建设港口,具备海港功能。而且徐州还是全球航运的网络的节点城市。
而说到航空,就不得不提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它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级航空大型国际航空港,不论你想去哪个国家旅游都可以实现。
但是徐州不仅有观音机场还有徐州空军机场、徐州杨庙机场、徐州新沂通用机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中心城市,虽然是老大但是并不富裕因为与苏南相比,徐州没有可以发展依靠的长三角区域,而近两年徐州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人才,将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航空产业基地。
不论是铁路、公路、水路还是航空,徐州的交通便利,大大促进了物流产业园的发展,利用自身优势,带来GDP的增长。
02
老牌工业城市的蜕变之路
在18世纪的时候,徐州工业发展已经有了雏形,那时候徐州地区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具体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宋神宗时期,而且煤炭资源质地优良,一直是古代作为冶炼武器的燃料。
但是到了近期的时候,徐州工业基础变得逐渐薄弱起来。直到年徐州机械厂制造出来我国第一台9吨~18吨轮胎压路机器,徐州才发掘了一条制造重工业机械的道路,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打破徐州装备制造产业格局“散、乱、小”徐州将几家市属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成立徐工集团。从此,徐州装备制造产业找到了“领路人”。
8月3日,徐工第台大吨位装载机在其装载机制造基地正式下线,交付张家港客户。这标志着中国大吨位装载机已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
但是徐州不仅仅有装备制造业,徐州另一个奠定它重工业城市地位的项目是煤盐化工业。上面说了徐州一直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尤其是徐州沛县煤炭占江苏省煤炭总储量的60%,周边半径50公里范围内,岩盐储量亿吨,是目前国内同时占有盐资源、煤资源和煤盐化工配套产业资源优势的少数地区之一。年,徐州煤盐化工业完成产值.58亿元。
发展到至今,年,徐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增速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速9.3%。其中六大千亿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家,工业产值亿元、增速7.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3%。在六大千亿元产业中,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家,工业产值.97亿元;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家,工业产值.38亿元;煤盐化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家,工业产值.61亿元。
从产业的布局和近两年工业的发展来看,徐州还是坚持是重工业为立市的基础,而徐州的重工业也正在慢慢探索出有“制作”到“智造”的转变,尤其是徐州近两年一直在大力建设,全区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基地77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家,省、市级科技产业园10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9家。但是这条路还要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在人才身上。
但是徐州目前的现状是众所周知的人才输出型城市,而重工业是中所周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城市吸引力不足,能吸引年轻人留下的大企业比较少,还在走招商引资的道路。
03
徐州:其实我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每次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谈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我总是忍不住想和他们说,要论历史悠久,全国有哪几个城市比得过徐州。
徐州年前就存在,那时候叫彭城,起源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多把徐州当做都城。
旅游界有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特别是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又以汉墓位列第一,但是似乎徐州并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也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至于徐州的知名度在全国而言并不高。
徐州是古代楚汉相争之地,除两汉文物“三绝”之外,还有戏马台、九里山、子房山,沛县的大风歌碑、泗水亭,铜山区汉王镇的拔剑泉等等。不仅是历史遗迹,在中国的古典作品中如刘邦的《大风歌》是在沛县创作的。戏曲《霸王别姬》、《三让徐州》、乐曲《十面埋伏》,都取材于徐州。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有一些重要章节,其素材也源于徐州。
这些都是徐州的瑰宝,目前徐州也在渐渐发展旅游业,但是似乎都把眼光放在了山山水水建设上面。应该大力发展两汉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城市魅力。
04
二线三线不重要合力发展留住人才最关键
徐州目前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GDP总量看起来在江苏省不低,但是徐州非常大,而且人口是第二名常州的2倍,新二线城市的地位也不是很稳。
但是徐州却一直在努力提高城市形象,不论是地铁规划,还是近两年推行的环保政策,无疑不是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变,因为依靠煤炭建立的重工业优势。会随着煤炭的消失而没落,所以徐州一直在努力转型。
而作为淮海经济中心城市,与发展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并没有很大的情况下,多多少少有点凄凉的意味。而周围的一群兄弟似乎也没有在意。但是徐州目前的突破口恰恰就在于淮海经济中心城市上面,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发展史,都是先富一个再带动一个,合力无穷。但是淮海经济目前还是各自为战的状态。徐州的崛起离不开人才的聚集,人才永远是根本,否则一切都只是蓝图!
推荐阅读:
最新!徐州8月份小区最新房价曝光,看看你家涨了多少?
惊!开发商急了,8月套房源抢滩入市,徐州房价要凉凉?
颤抖吧,炒房客们!徐州的房价不会再大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