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其中有一块是关于推进都市圈发展的,其主要内容为:
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加快南京都市圈发展,着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充分释放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南京特大城市能级。增强南京对周边区域辐射能力,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深化宁淮合作。大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建立跨区域多领域合作协同机制。探索都市圈协同治理新机制,加强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快推进都市圈内和都市圈之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积极发展枢纽经济和总部经济,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从上面可以看出,推进都市圈发展,仅仅提到了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我们知道,江苏省曾于年正式批准南京、徐州两大都市圈规划,结合当时的“苏锡常”都市圈,江苏省三大都市圈的规划制定全面完成并付诸实施。徐州都市圈是三个都市圈中跨省最多的都市圈,其设定的范围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及其所辖县市,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市县。根据规划,徐州都市圈和徐连城镇发展轴要加强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技术扩散和转移;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加强各城市间优势互补,加快我国东部沿海“低谷”地区的发展;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服务,推动陇海兰新经济带加快崛起;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成为苏北地区首要的增长极和实施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规划的重点是,围绕“阶段推进、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突出对产业、劳动力、政策环境等发展要素的有序培育、择优培育和重点培育;围绕“市场主导、广求机遇、创造特色”,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围绕“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形成合力”,深化对城镇布局、交通网络、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协调。
那么,这次推进都市圈发展的内容中,为啥不提徐州都市圈的发展了呢?在整个实施意见中,提到徐州的仅有两处: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支持优势地区充分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成为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将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支持生态功能地区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加强环洪泽湖周边地区空间规划协同,将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生态安全保障的“绿心地带”。加快推进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将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创新创业中心、双向开放高地和科教文化中心。
欢迎各位有远见的粉丝来分析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