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妳茶”一起玩耍
以茶会友,茶诗唱酬
诗人以茶会友,茶诗唱酬,佳话连篇。其中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唱和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篇章。
皮日休(~),字逸少,一字袭美,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湖北襄阳人。他虽登进士第,但未授官职,只好游归苏州,与诗友陆龟蒙过了几年唱和的生活。而在隐居苏州期间的作品中,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十首与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绚丽耀眼,格外引人注目。诗人以形象的语言全方位吟咏了唐代茶事,它们不仅是优美的茶诗,而且是研究唐代茶事的重要历史文献。
皮日休和陆龟蒙既为知己,诗又齐名,中国诗史上并称“皮陆”。皮日休将《茶中杂咏》十首奉赠陆龟蒙,陆便以原题作《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一唱一和。皮陆的唱和茶诗分别歌咏了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共十题,展现了唐代饼茶制造过程和品饮艺术的全幅画面。
第一首《茶坞》,咏茶园
顾渚山茶园山道逶迤,泉涌云缕,茶丛疏密有致,茶树成园,描绘出一幅唐代茶山风光画。“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好一处幽隐的环境,似世外桃源。当晨曦散落满山露珠时,采茶的人就在茶园劳作了。
第二首《茶人》
皮日休笔下的采茶者是“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与茶园朝夕相处,与茶叶生息与共,种茶人吐出来的气息是茶叶的气息,身上带着山中云雾,茶人与大自然融于一体,“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陆龟蒙和诗:“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陆龟蒙的和诗把茶人与东风、报春鸟联系起来,并描写了采茶人劳作的艰辛。
第三首《茶笋》
诗人对宛如春笋般的茶芽作了生动的描绘。“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和气”,古代人谓阴阳两气相结合,茶树得到和气的孕育,抽出了玉色似的茶芽,茶芽生长成为带嫩茎的芽梢,它是在山间云雾中结成。全诗吟赞了茶叶的品质。
第四首《茶籯》
皮日休描述了采茶人一天的生活:天刚蒙蒙亮便背着茶篓上高山采茶,累了就在云泉旁歇会儿,归来把鲜叶送到加工地点,然后把茶篓挂在云雾笼罩的树上,一天的采茶工作结束了。顾渚山的采茶人对这种生活感到满足。
陆龟蒙和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制作自野老,携持伴山娃。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争歌调笑曲,日暮方返家。”描写了唐代的采茶工具及年轻姑娘的采茶生活。
第五首《茶舍》
描写顾渚山茶人的生活和生产,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很有生活气息。“旋取山上材,架为山下屋。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茶舍是一处紧靠山崖朝南的茅屋,就地取材,依势而造。前面临水,因溪流弯曲,所以茶舍之门只能斜开,茅屋又是依崖壁为墙,随着岩壁的弧度而弯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茶农们白昼上山采茶,太阳落山了,各自回到茶舍过夜。他们不怕辛苦劳累,忧心的是交不上官府的茶叶数额。
第六首《茶灶》
形象地描绘唐代制茶的情景。陆龟蒙的唱和:“天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我徒,年年看不足。”陆龟蒙的诗使我们了解到唐代制茶所用的茶灶是没有烟囱的。满锅的水煮沸后,将茶芽烘熟,这时你可闻到桂花般特异的茶香,嫩芽的颜色比秋天的黄菊还要好看,色香味俱美。
诗人很喜欢观察这种茶叶加工的场面,在诗尾竟发出“炀者若我徒,年年看不足”的感叹。这首茶诗从茶灶的形象讲到蒸茶的过程,较之《茶经》所述,更为形象具体。
第七首《茶焙》
着重描写制茶工序中的焙茶场面。焙茶人从早到晚焙制茶叶,“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茶农们先把茶叶制成方的和圆形的饼状,然后上焙烘干。烘时要掌握好火候,有时用武火,有时用文火。焙茶人操作时还不时哼着山歌。他们除了焙茶外,还把一些花焙干。
第八首《茶鼎》
茶鼎是煮茶用的炉子,即风炉;底三足,故谓鼎。其形状如灵芝草,煮茶时发出潺湲声。陆龟蒙的和诗说茶鼎形状虽然难看,但煮出来的茶味道却美:“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诗人还说,人们在风雪之夜或游山玩水之时常用它来煮茶。有了茶,那就不需要喝酒了。
第九首《茶瓯》
茶瓯即茶杯。皮日休的《茶瓯》诗先说茶瓯的产地,提到了邢州和越州;接着说了茶瓯的形状圆如月,茶瓯质地轻如云,还说茶瓯中的茶汤,有枣花、蘋沫之妙。陆诗则着重描绘茶瓯的形状和色泽。盛茶的碗如“圭璧姿”、“烟岚色”,生动的比喻描绘唐代出色的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茶得天地之灵毓,配之以精美的瓷茶具,格调自然高雅。皮陆对茶具的描绘,在茶诗中难得一见,它为研究考证茶具的演变提供了参考资料。
第十首《煮茶》
皮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效,并赞叹饮茶的情趣。诗人说,茗泉合一,水沸连珠,观其状,则为“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寸”。茶汤翠绿有华,即使是“千日醉”那样的烈酒,它也可以解。
陆的和诗是:“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唐代文人喜用雪水煮茶,投入碾碎了的茶饼。后面几句表现唐代文人的茶道心境。
嘉靖十三年(),谷雨前三日,正是新茶上市之时,产茶区都照例举行茶事活动,品茗评茶。这年文徵明因病未能参加品试之会,茶友带回新茶,他迫不及待烹茶啜饮。此刻他忽忆起晚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唱和的《茶具十咏》诗,一时兴发,挥毫作画,绘制出茶画名作《茶具十咏图》。整幅画的意境突出一个“隐”字,画卷上端题有十首咏茶五言古诗,十首题画诗的十个标题与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完全相同,计36行,分列上下两大段,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茶具十咏图》诗画合璧,为历代茶图中独具特色的珍品。
妳茶
主编:Summer
策划采编:Chloe
整理美编:Chloe
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