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太岳山东南麓,是临汾市的东大门。东与屯留县、长子县毗邻,西与古县、浮山县交界,南与沁水县接壤,北与沁源县相连,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辖4镇3乡1个社区,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8.3万。
安泽县是中华“千年古县”,全国“绿色名县”,三次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被中央综治委授予政法综治领域最高荣誉——长安杯。
行政区划图
安泽县地处临汾、长治、晋城三市交界处,路网四通八达,物流优势凸显。国道、省道穿境而过,中南铁路(山西兴县至山东日照)已经营运,长(治)临(汾)高速即将贯通,安(泽)沁(水)高速规划建设,临汾长治晋城45分钟经济生活圈正在形成。
中南铁路已投入运营
长临高速主体工程已完工
全县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向好的良好态势。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增长7.9%。截至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3%;财政总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8亿元,同比增长35.6%,提前天完成全年任务。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年古县碑
(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中华“千年古县”)
安泽县历史悠久,境内府城镇义唐遗址、川口遗址,冀氏镇南庄遗址、白村遗址,和川镇西洪驿遗址均挖掘出断崖灰坑,大量灰、红两色泥质陶片和石斧、石锤等石器证明,早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战国七雄割据图
战国时称伊氏,又称伊是,先属韩,后归赵。秦属上党郡。西汉设立县治,置陭氏县,治同今。晋,陭氏撤县入襄陵。北魏永熙三年(),取当地北部的“安吉”和南部的“泽泉”两地名首字,置安泽县,蕴含“安居吉地、泽泉美景”的文化内涵。又因地处霍山之南、太岳山之阳,称为“岳阳”。隋大业三年(),安泽更名岳阳,属临汾郡。唐,岳阳属晋州。宋、金属河东路平阳府。元属河东山西省晋宁路。明、清属山西省平阳府。
民国3年(),岳阳复名安泽。民国26年,划入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29年8月,析安泽西部置岳阳县,安泽、岳阳俱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公署二专署。次年6月撤岳阳入安泽。民国38年6月,划属翼城专区。年11月属临汾专署。年属晋南专员公署。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安泽、古县分治。年,临汾地区撤区设市,安泽县隶属临汾市。
荀子故里山门
安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诸多人才。有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论家、文学家、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五夫三卿、四代八杰”的晋国大夫郤芮、郤缺一家,有“完璧归赵”的赵国名相蔺相如,有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和川令刘恕,有南宋鸿儒李明复,还有抗日女英雄王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麻衣寺塔
境内文物资源丰富,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川西洪驿遗址、冀氏和平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址处;以晋国郤芮墓、郤缺墓为代表的古墓葬19处;以北齐海东摩崖造像、上寨摩崖造像为代表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6处、碑刻4处;古建筑63处;近现代建筑37处;还有附属于古建筑中的历代壁画平方米。各文物保护单位附属碑刻通,馆藏文物件(套)。藏品类别为玉器、铜器、石器、铁器、陶器、瓷器、锡器、木化石、象牙器等。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45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临汾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寨塔
安泽县不仅历史遗迹丰富,而且革命遗址、红色资源颇丰。主要的有太岳行署旧址,太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太岳行政干校,太岳日报印刷厂,太岳兵工厂,朱德、刘少奇路居旧址,石槽会议旧址及唐城镇亢驿村《赵城金藏》转移藏匿地遗址等。其中太岳行署旧址、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军区政治部、太岳行政干校、王光烈士墓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这些革命遗址已成为安泽发展红色旅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地。
太岳行署旧址
生态良好资源富集国家森林公园——青松岭景区
安泽县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生态良好,是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首家以县为单位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县。县域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人口密度仅为44人/平方公里,与新疆、西藏相当,林木覆盖面积15.46万公顷,是名副其实的三晋“绿心”。目前,县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天然氧吧”。
国家森林公园——段峪河瀑布群景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泽县21任县委、县政府领导始终狠抓植树造林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换书记不换主意、换县长不换主张,一张蓝图绘到底,使安泽境内杨柳成荫、黄花迎春、红叶送秋、松柏满山。全县拥有公顷的山西省面积最大的人工油松林,森林面积达万亩,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从建国时的3%跃升至当前的67.2%,位列全省第一,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花岭景区
境内漫山遍地尽是宝,有野生动物23种、鸟类47种,还有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菌类种,其中中药材有种。野生连翘面积达余万亩,年产余万斤,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已成功申报“安泽连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现全县正在全力打造黄花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连翘加工基地和山西省中药材加工基地。
国家森林公园——黑虎岭雪景
县域水资源丰富,是全省清洁水源地。较大的河流有12条,其中最大的是黄河的支流沁河,纵贯全县公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人均的9倍。和川水利枢纽、西里水电站、龙门口三大湖泊景观秀丽醉人。
省级森林公园——红叶岭景区
境内煤炭贮藏面积达平方公里,总储量亿吨以上,煤层气储量达4亿立方,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尚待开发,绿色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以煤层气、光伏能源等为主的清洁能源新体系正在形成,为打造绿色清洁能源主要输出地迈出坚实步伐。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泽连翘享誉全国连翘为木犀科植物的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取,除去杂质,蒸馏、晒干,习称“老翘”。《神农本草经》称主寒热、鼠痿、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大宗药材,也是中医药用的40种基本中药材之一。
安泽连翘,古称“岳阳连翘”,以产量多、颗粒大、成色好、药效高而闻名全国。经权威机构检测,安泽连翘的连翘苷含量是国家药典标准的4倍,连翘酯苷A含量是国家药典标准的40倍,具有超乎寻常的药性。因此有“世界连翘在中国,中国连翘数安泽”的美誉。
安泽县运用技术手段,对天然连翘清杂露翘、更新复壮,变一般灌木林为特种灌木经济林,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连翘的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发展多功能林业的典型案例。其独有的高品质、高产量不是靠浇水施肥打药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在野生环境下,经风雨、战酷暑,不断接受大自然锤炼才产生的一种逆境生理代谢。
安泽连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安泽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全县群众适时采摘连翘,保护“安泽道地连翘”的品质和品牌;采取“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规范连翘经营;建立连翘基地,扶持贫困户脱贫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连翘产业不断被做大做强,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漫山遍野的连翘资源,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绿色煤矿”和“永续动力”。
安泽连翘助力精准扶贫推介会
每年四月,安泽黄花遍野,全国各地游人纷至沓来,为安泽县创造了旅游收入;春夏之交,连翘抽枝发芽,加工成健康养生的连翘绿茶、黑金茶,提高了连翘附加值;金秋时节,连翘硕果累累,男女老幼结伴上山采收,摘得的新鲜连翘拿去售卖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不少收入。
安泽非遗源远流长安泽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主要形式有花灯秧歌、和川道情、高跷、旱船、舞狮、龙灯、锣鼓、花鼓、剪纸等,种类丰富、异彩纷呈。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
和川蔺泉酿酒和川蔺泉酿酒技术起源于和川镇和川村。史志最早记载清康熙十三年(),和川村便有“增盛享”“田和永”等几十家酿酒作坊,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私人酿酒作坊变为地方国营和川酒厂,最终成立了蔺泉酿酒有限公司。酿酒技术是典型的传统清香型白酒酿酒技术,分大曲酒、快曲酒。大曲以大麦、小麦、豌豆、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培育发酵制成;快曲以麸皮为主要原料,经过蒸,堆积、接菌,升温、腺曲等过程制成曲,配以粮食、稻壳等辅料入池发酵,然后蒸馏,入库贮存,经过精心勾兑而制成优质白酒。其产品有高粱白酒、荀子酒、将相醇酒三大系列二十几个品种,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西省著名商标。
义唐熏醋义唐泽林醋业起源于府城镇义唐村,酿醋技术要领强、配方严。熏醋有3.5酸度、4.0酸度、5.0酸度三个品种,深受临汾周边广大群众欢迎,还有新开发的保健醋、营养醋,极具地方特色。对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民情、风俗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泽花灯秧歌花灯秧歌传承人——张艮莲
安泽花灯秧歌流传于唐城镇一带,又称唐城花灯秧歌。据传说,花灯秧歌民俗活动是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流传下来的,李世民征战南下时在此屯兵,并带领当地村民抗旱求雨,当年获得大丰收,故百姓自发组织一支秧歌队来歌颂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再没回到此地,当地百姓便从每年正月十三开始,用近一个月时间,舞起欢快祥和的花灯秧歌来纪念他。花灯秧歌一般在晚上表演,表演者双手举着花灯边唱边舞,形式十分活泼。最早的花灯,是在碗上糊一圈白纸,后来改用白纸和绿纸两种颜色,人们称为“白菜灯”,先进的还弄几个蝴蝶放到“白菜”上。随着时代的变化,花灯的样式越来越多,有莲花灯、牡丹花灯等;花灯中用来照明的部分由松油灯变为素油灯、蜡烛、手电筒;表演形式也由以前的说唱为主变成了以跳为主。花灯秧歌将花灯艺术与说唱、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府城飞岭高跷府城镇飞岭村高跷始于民国20年(),一直流传至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飞岭高跷技艺性强,形式多变,动态风趣,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通常演出人数为50~人不等,有扮作各类戏剧人物的简单剧情,也有“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城全景图
安泽县党风正、政风勤、民风淳。全县始终保持着大局稳定、干群思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
县委书记:李强县长:牛庆国
责编:王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