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讨论幼升小,有的孩子才上幼儿园,本来我觉得太早了,结果一听他们的解释,如果要换学区,就得选房子换房子落户口,杂七杂八事情加起来,两三年都不一定够用!
而且,给孩子选小学,需要做的功课和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徐州哪些小学最近几年发展还算不错?
目前户口所在区域都有哪些学校可选?都有什么特色?
是就近选户口所在地的学校还是蹦一蹦牛校?
去顶牛还是普牛?
去公办还是民办K12?
值不值得给孩子换个学区买个老破小学区房?
到底该怎么抉择?应该很多家长都比较纠结,所以这次我们专门跟刚度过这个阶段的朋友聊了聊,也在群里做了个征集,整理了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选公办
地主妈妈最终选择学校:星光小学
选这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因为小学姥爷是接送的主力,所以距离肯定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学校口碑挺不错,问过身边已经上学的家长,评价都不错,每年考试和升学率成绩也挺好的,名气也还可以。
渺妈最终选择学校:星光小学
曾经也纠结于到底是让孩子上全市最好的小学,还是上全区最好的,最后考虑各方面因素,还是选了自己区的小学。
小七七最终选择学校:西苑小学
家里的娃今年幼升小,纠结了好久还是选择了楼下的西苑小学。
说一说我的心酸纠结史,婚后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去年年初终于咬咬牙,在同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小学一直都考虑的西苑小学,初中学区是西苑中学,简单粗暴!
在我们买房后没多久,少华街小学拆迁了,就在我们小区隔壁,但我们小区不在少华街的学区范围,于是我跟老公商量,要不要把现在的房子卖了,在隔壁小区换一套,虽然很折腾,但能稍微蹦跶下去少华街,感觉还是值得的!
但最大的障碍是孩子的接送问题:
如果选择西苑小学,接送更方便,就在婆婆家楼下,下个楼接了娃就能回家;
如果选择少华街小学,距离婆婆家还有一站路,等车、坐车、接回家,前后大概要半个小时,婆婆也不会骑电动车,这样每天光接送孩子,来来回回就要耽误1个小时,太折腾人了。
而且牵扯到换房,经济压力也不小,于是全家人聊了好几次,最终还是选择了西苑小学,我还是略有遗憾,但是综合考虑,这已经是最佳结果了!
XIXI最终选择学校:民主路小学分校
我本来想让孩子进民主路小学总校,但去年政策改过之后,就特别不好弄。所以万科的民主路分校算是后路,我们在万科有房子,精装修我自己又改造了一下。
其实无论在哪,就算送进民主路、青年路或者公园巷,要想孩子好,家长都必须得盯,好学校上的就是生源和师资,孩子进去了最好能进好班主任所在的班级,我周围也有朋友的孩子在青年路小学,只能这样说,无论在哪上,名校也好,你不盯你不问,一样没有改变。
好学校肯定好,但怎么都得靠家长和孩子自己,所以想清楚就知道怎么选了,我之前也特别纠结!
据说树德中学今年开始招一年级(确实已经在招小学部老师了),学费好像是一个学期1万5,和它的初中部一样,如果树德能直升初中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小学部和初中部有关联是肯定的,不过应该不会明面上直说,可能不会上了就直升初中,应该还会参考成绩,矿附今年退出了对外招生,这种学校很看重升学率,挑学生是肯定的,6年之后又不知道什么情况了都不好说~
周周最终选择学校:桃园路小学
我是一个佛系养娃的妈妈,从一开始买房子,就没怎么考虑过学区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当然考虑学区了,当时一个娃,而且单位近,感觉花钱找关系还是有希望入学的。所以,买了下淀路南的房子,别问,问就是后悔。今时不同往日,二胎是个意外,入学政策也一年比一年紧张。终于,大宝上大班了,入学问题迫在眉睫。
我们家是双职工,婆婆住家接送娃,且年龄大了。考虑到老人接娃的路程,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
方案一:在家附近踅摸个小学。虽说是佛系,但自家亲孩子也不想让她输在起跑线太多啊。辖区内有下淀小学和兴东实验小学这2所小学,听都没听过,再一打听,某某班全班数学都不及格,还是算了吧。
方案二:辖区外。方圆3公里以内倒是有一个桃园路小学,据说前身是开发区小学,风评不错。然而现在跨区上学政策非常严格,除非有房子有户口,否则想都别想。暗箱操作?小道消息是可以,价格也不菲,可还有老二呢?
方案三:举家搬迁。学习孟母三迁,为了娃上学卖掉自住房购买学区房,一套换一套,住到学区房里去。这范围就大了,几大名校选择哪一个?我们普娃能否适应名校节奏?而且无论选哪一个,我们都只能住进学校旁边的老破小房子里,自住的房子卖不了多少钱,名校旁边的学区房价格可是水涨船高。
最后,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方案二,买了桃园路小学的学区房,老破小顶楼,倾家荡产还负债3万多,年初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办好了过户、落户等程序,现在就等着小学报名了。
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没什么太多选择。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相匹配的上层建筑。我们也不是为了孩子能豁出一切无私奉献的父母,只能说在能力范围内,努力为他们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至于未来,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吧。
姗姗最终选择学校:少华街小学本部
我家刚好是少华街小学的学区房,不仅离家近,而且学校的口碑和师资也不错。
路人甲最终选择学校:少华街小学本部
还是想为孩子尽力而为地蹦,很多学区房都是老破小,而且很贵,少华街小学搬到西区了,至少是百年名校,而且周围都是新小区,所以算是不错的。
璞玉最终选择学校:还没定下来
本来想选名牌学校,后来又考虑了学校校风、作业多不多、孩子能不能快乐等因素,想买个小面积学区房,最好是2室可以自住,但房价真是太高了,到现在还没定下来。
选民办
暖暖妈最终选择学校:矿附小
矿附小离我家近,而且不对外招生,生源单纯些,其实学校很小,一共就三个班,而且矿附也有中学,教学也不错,据说以后不对社会招生了,都是直升,也省心了!即便不能直升,我们还有个十三中的学区。
也曾做过很多功课,有考虑过直接搬去成都读私立的华德福全体系,后来疫情原因,就放弃了这条路,只能踏踏实实留在家上了,既然选了公立,首要考虑的就是距离,毕竟6年接送是挺现实的问题,如果离得近,孩子早上多睡半小时,中午多休息半小时,一天就多出一个小时的睡眠,矿附我听说没太有花里胡哨的活动,所以比较中意。
现在来看还是国内比较安全稳定,而且我没想把暖暖那么早送出国,至少初中以前不考虑,所以优先选择公立体制内的教育,如果初中就想送出国的,可以考虑读国际学校或者国际班,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毛毛最终选择学校:培栋实验学校
我家有两个孩子,为了接送方便,幼儿园直接在一个园读的,东区的小学选择不是很多,说实话,家里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工作也挺忙,不大能辅导孩子,所以选择的是私立学校,班里只有28个孩子,而且中午不用接送,下午6点才放学,老师直接把作业都辅导完成了,虽说离家不是特别近,但比较适合我们。
登妈最终选择学校:华杰实验学校
为了给孩子选学校,我们把各种公办民办全看了一遍,光学区房就买了好几个,一直在纠结到底是选公办还是民办,最后把孩子送去了华杰,主要是考虑孩子中午能直接在学校睡觉,一日三餐也吃得挺好,老师比较负责任,家长也省心。
选外地
龙龙妈最终选择学校:海门实验小学
因为给孩子选小学,家里差点打起来,最终是我赢了,决定把孩子送到海门,如今举家搬迁到了这边。
我跟老公是做生意的,经常徐州-海门两头跑,刚开始也没计划把孩子送到南方,起因是看到去年高考徐州全省垫底,然后我一搜,不止去年,基本年年垫底,真的是震惊到了,朋友也建议说:“反正海门你也熟,干脆让孩子来海门读书吧!”
一言惊醒梦中人,对呀!我完全可以把孩子带到南方来,毕竟隔壁就是启东,南方的教学肯定比北方要好。
说干就干,当天我就跟家里人说这事,老公没有表态,但公婆意见很大,毕竟以后我还要指望他们接送孩子,举家搬迁听起来跟做梦一样。
可能跟性格有关,当时我就拍桌子,孩子小学必须去海门上,首先南方的教育比徐州好很多,能让孩子坐飞机,我绝对不让他坐电动,再次,海门中学每年的升学率有目共睹,虽然不是说孩子一定能考上海门中学,但在徐州的话,肯定想都不要想!
最终我赢了,现在我们已经举家搬迁到海门,孩子以后都在这边读书了。
写在最后
在跟大家做征集的时候,有个朋友越聊越沮丧,觉得别的家长都为孩子的学校做了很多努力,而自己却因为条件一般,只能就近选择一个现阶段知名度还不高的学校。
这种心情很能理解,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心病,可事实上,哪怕努力把孩子送进徐州最好学校的家长,也并不是没有遗憾,好学校上边还有更好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限制,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为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已经足够了!
牛校固然好,但小学阶段比拼的绝对不只是学校,以为把孩子丢进学校就可以安心睡大觉,不可能!
小学一个班好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个,现在内卷这么严重,学校以外孩子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才更能影响后续的发展和成绩。
小升初免试,公民同招摇号的政策,其实某种程度上给孩子留了更多的时间发挥潜力,从小升初分流延迟到中考分流,那些“开窍晚”的孩子,未来更有机会脱颖而出了。
你们准备/已经给孩子选了哪所学校?又是怎样的考量呢?快来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