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儿时梦寐以求的“变形金刚”成了自己的作品
拿着手柄,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
灵巧的手指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
凝神屏息,互相切磋象棋技艺
……
猜猜看这是在哪才会发生的事情?
其实,这是铜山区清华中学阳光课堂的剪影
铜山区清华中学铜山区清华中学位于古城徐州南郊,与风景秀丽的泉山风景区相毗邻,占地亩,现有教职工名,其中专任教师人,本科毕业人,专科毕业12人,学历达标率%,专任教师本科率95.1%,中学高级教师98人,区市级骨干教师84人,占教师总数的34%。在校学生多人人,教学班62个。
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
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
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阳光体育先进校
徐州市体育传统校
徐州市德育先进校
徐州市模范学校
徐州市十佳文化校园
徐州市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
徐州市花园式学校
铜山县先进文明集体
铜山县模范学校
……
这里已经成了铜山学子们成长成才的摇篮
无人机课堂的学生们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连续23年中考综合评估第一名的成绩,并且自县(区)教育局年对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以来,清华中学始终处在全区第一位。
“团结奋进、文明守纪”的校风,“勤学、善思、求实、灵活”的学风,“敬业、严谨、创新、合作”的教风,冬青夏绿、春华秋实、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赞誉。在“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办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确立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培育优秀人才、创造阳光学校的办学宗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内抓质量,外塑形象,软件抓管理,硬件抓建设;以“阳光生活课程”建设为轴心,以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起点,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学校阳光文化的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棵花草含笑,让师生们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学校投资数千万元精心勾画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百米文化长廊不仅荟萃了我国的历代经典文化名著与诗词歌赋,更把五千年科技文明史雕刻在最显眼的位置,让每一个走过它面前的人都不得不停脚注目。垂柳拂地、清波粼粼的听荷溪给清华园增添了无尽的灵气,溪头清泉涌流处,一尊形似孔子观水的奇石则时刻提醒着大家不仅要有水的品德,更要具有孔子向万物学习的精神。
以静园、九思园、馨园、和园、省园和耕园为主的园林景观,将学校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寄寓全部植根在每一棵草木、每一块石头上,园内的每一片绿叶都在告诉学生们需静、需思、需省、需和、需耕,最后达到“德馨”。
而镶嵌于各处的画廊、板报则或者展示学生们的成绩,或者发布时政新闻,或者展现学生们的才艺。主干道上高大挺拔的银杏、香樟、枝繁叶茂的法桐、白杨,日日伴送着学生们匆匆的脚步走进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教室和各各不同的选修课室。
风摇翠竹腊梅香,蝶恋紫藤书声朗。在无处不文、无处不美的环境中静心学习,潜心修养,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环境育人的目标。
书香熏染人学校应该是书香漫溢的殿堂,清华中学更应该让书籍处处留香。把经典嵌入墙壁,把诗词歌赋刻成竹简,每一口教室设置一个图书角,在闲置的石头上题上诗文,目的就在于让师生们时时处处浸润在书香里。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给师生们开辟了一个阅读的课堂,图书馆全天候开放,任何一个课余的时间,学生都可以进馆借阅;平米的学生阅览室可以同时容纳近二百名学生阅览,每周二、周四下午选修课时间,学生可以入座阅读;寒暑假时间,给学生推荐需要阅读的书目,开学进行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将每期评出的“读书之星”的照片放大张贴;定期举行的学生诗文创作竞赛以及校报《远帆报》则为“厚积”之后“薄发”的学生们提供了一方耕耘的园地。
教工阅览室里,在几十种杂志的空隙点缀上美丽的花草,安置上舒适的藤椅、书桌,还特地准备了浓香的咖啡,目的就在于吸引老师们上课之余能够走进阅读,享受阅读。为了形成阅读的风尚,鼓励每一位教师为图书馆购书,只要是老师们喜爱的、认为有价值的书,尽可以买来放到图书馆,凭发票报销;每年教学专业杂志的订阅,学校给每位教师报销一份杂志款的60%;每一学期学校都要评选优秀读书人物,对当选教师进行隆重表彰;为了让优秀教师发挥辐射作用,开办了“教师讲坛”活动,让教师们自己讲述成长的故事,交流育人的经验和读书的体会等等,这又是一种别样的阅读;更为开阔的阅读是,把教师送出校门,送出国门去学习,让他们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增长见识。
浓郁的书香熏染出的是一群有知有礼的清华人,师生们的言谈举止成为清华中学的亮丽名片。
课程成就人如果说优质的产品是优秀企业的生命线,那么课程就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产品。课程作为育人的载体,它体现出学校办学的理念和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为学生拿出一个优秀的课程体系,是学校近年来强力打造的重点工程。
学校不仅扎扎实实的开设好国家课程,还在有效课堂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阳光课堂”评价标准,让每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享受智力劳动的快乐,感受阳光般的温暖,爆发出内在的潜力。为了让“阳光课堂”常态化,开展了一期又一期的探讨课、示范课、过关课活动,力求让每一堂课阳光起来,在阳光般的课堂上,师生共享教与学的快乐。
服务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最好的平台莫过于立足学校自身资源开发的校本选修课,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校现有资源,开发了七十余门选修课,内容涉及到艺术、运动、科技、综合文化等领域,每周开设一节,学生自由选择一到两门,爱好书法的可以去挥毫泼墨,爱好弹唱的可以去奏乐高歌,爱好运动的可以去操场上驰骋蹦跳,爱好探究的可以去实验室实验,爱好思索的可以沉浸到书海……自主选择,自由发展。
选修课的开设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显身手的舞台,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信和阳光心态。每年春季举行的校园文化节是学生们最为兴奋的时候,因为这时每个人都会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从“阳光课堂”、选修课以及活动课程三个方面进行“阳光生活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完成了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的培养。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一天天提高,开设选修课的老师们则成为了所开设课程的行家里手。课程建设,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当然也成就了学校。
一所学校如果想高效优质发展,首推课程建设。因为,只有课程建设才能更好的成就人,发展人。
沐浴在阳光课程的“阳光”下,年,该校的翟继龙、赵天泽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被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录取,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后备人才,目前在南师大附中高中部就读。据悉,今年也已经有3位同学通过初选,中考分数达标后将进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就读。
环境与人相映
书香与人相伴
课程与人同行
这就是清华中学力行的办学思路
幽雅的环境
浓郁的书香
阳光化的课程
三者共同幸福着清华中学的师生们
(供稿经志芹)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