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环境学院是为顺应国家环境保护形势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通过资源调整新成立的学院。
专业设置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
生物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
生物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共建)
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与海天水务集团联合培养水污染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博士后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沿革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在融合了成都理工大学六十年办学经验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应用化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年
环境监测与治理专科招生。
2年
原地质矿产部批准在我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基础上融合发展起来的“环境地质”为地质矿产部重点学科。
年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环境地质”并入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重点学科也演变为“环境工程”重点学科。
年“环境工程”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年“环境科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环境地质”博士学位授权点。
年重新申报评定,环境工程部级重点学科转为四川省级重点学科。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年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被确定为四川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获批西部地区唯一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随学校院系调整进入环境学院。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包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三个分流专业。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包含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二个分流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沿革1年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自年,我校地球化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第一批湿法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
年招收生物湿法冶金研究生,把化学、矿物学和微生物学有机结合,形成了微生物冶金方向。
年招收生物工程本科生。
年招收生物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
年招收全日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
年进入“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年经学校院系调整,并入环境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自招生以来,已培养了本科毕业生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为国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创新性人才和技术骨干。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级)11人,副教授(级)16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1%以上。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者有机结合,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较合理,以中青年骨干老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群体。
人才队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
◆全国发明创新人物奖1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香江学者1人
◆四川省“千人计划”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
◆成都市“新型智库”特聘环保专家1人
◆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1人
办学特色◆省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
◆省级综合实习基地:峨眉山数字化地学综合实习基地(共建)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安全重点实验室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毒害有机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是顺应我国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发展和成立起来的。
实验室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立足于为我国水土污染防治提供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污染地块环境修复治理,围绕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污染地块修复管理与技术总体需求,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
污染源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
方向二
污染物水土作用过程及生态地质环境效应
方向三
污染风险防控及联合修复
这三个研究方向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土共生体系污染协同控制护完整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体系。
实验室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下,站在地球关键带和环境科学“水土多元介质共生体系”的高度上,建立了“水土多元介质共生体系”和“生态地质环境效应”的学术理念。实验室积极探索其水土协同污染作用过程与机制,建立水土共治科学创新体系;研究其物理、化学、生物与环境效应,重点攻克环境风险识别、污染监控预警、水土作用过程、生态毒理效应、污染协同调控、水土联合修复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取得一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创新性技术成果。
教学科研学院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安全重点实验室等优良平台,坚持“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群。
学院持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核心的工程教育理念,融合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共性,彰显本校传统地学优势特色,以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及培养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能力的毕业生为培养目标。
科研成果较显著。学院发挥地学特色及优势,组建了水土污染协同防治、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教学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专项及重大工程项目,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长江中上游地质环境脆弱带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战略评价、重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矿山及污染场地评价与修复方面,以及川藏铁路建设、九寨沟震后生态修复、青藏高原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处理、西部山区资源植物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自年组建以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90余项,科研经费达1.2亿元;发表文章余篇,SCI论文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近20亿元,并入选全国重点推广低碳项目。学院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单位。
学院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近5年,主办或作为主要承办单位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全国学术会议6次;专任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项目合作等30多次。多次派出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国际学术交流
学生科技活动获得授权的专利证书
创新创业近年来,曾举办环境友好杯科技立项,指导的学生科研项目多次获全国数学建模、全国挑战杯、四川省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等创新创业科技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并组织即将毕业的同学进行就业培训。
第五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省二等奖
四川省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
四川省“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胜奖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微型生态链对水体中氨氮的响应及其重建
一株钒高效转化菌株的分离及其机制研究
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制备及其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循环式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一体化工艺研究
“绿色边坡”——一种环保型护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石墨烯负载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环保应用研究
省级基于微生物冶金技术的攀西稀土有机肥研制
生物氢能源电池的研制
淡水中噬菌蛭弧菌的分离和对宿主菌攻击能力的研究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制备生物碳的工艺参数研究
微型生态链对水体中氨氮的响应及其重建
利用不同生活型植物组合修复镉、铬复合污染水体的实验研究
对比分析小苏打和洗洁精去餐厨油污产生的成本和环境学院效益
可控磁性纳米多孔复合材料对水中有机染料的去除
高原草地有机物-生态屏障固耐性植物适应性机理研究
生物炭修复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的效果研究
科研项目(科技立项)可用于秸秆降解的瘤胃微生物的筛选和驯化
重金属镉与转运水稻基因的研究
水稻成蛋白基因(OsFH1)与环境因子共同调控根毛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
利用酵母筛选水稻镉吸收及转运关键基因
水体中头孢类抗生素的污染对原生动物的影响研究
芽孢杆菌对钒耐受和还原机制研究
多孔磁性膨润土-壳聚糖珠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放射性铯
养猪场废水的生物降解
球溪河流域沉积物无机磷分级及释放特征
十字花科植物对增温、Cd污染的响应特征实验研究
增温条件下利用豆科植物修复重金属土壤的实验研究
利用三种水生生物修复Cd和Cr复合污染染水体的实验探究
菊科草本植物对镉、铬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实验研究"
模拟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增温和镉污染的响应实验研究
镉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生态特征
改性壳聚糖对水中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协同处理机制
成都市大气重污染形成机制研究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镉(Cd)的迁移转化机理及环境效应研究
基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检测的黄姜炭疽病的预警方法
以狗牙根为主的适生草本植物共生体系对消落带的生态系统重建功能的研究
煤矿矿井涌水高效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研究
煤化工有机废水处理高效臭氧催化剂的开发研究
深井灌注技术处理高盐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金属氧化物/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对磷矿区地下水中氟、磷污染的修复研究
成都地区污水处理厂藻种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小球藻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研究
磁性核聚糖小球固定氢自养反硝化菌脱氮过程及反应机制
贵金属掺杂石墨烯基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对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研究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耦合脱氮性能和机制
石墨烯对微藻间歇式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性能影响
EG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脱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研究
对比分析小苏打和洗洁精去餐厨油污产生的成本和环境效益
城市化对成都市蝴蝶多样性的影响
对成都高校树木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
植物区系相似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金牛区的绿色入侵者
"城乡梯度上树木多样性与组成的变化格局-以成都市为例"
生活污泥蚯蚓堆肥工艺
不同蚓粪堆肥工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存量垃圾蚯蚓堆肥工艺研究"
微生物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镉污染土壤修复
以狗牙根为主的适生草本植物共生体系对消落带的生态系统重建功能的研究
高寒地带沙土微生物菌剂的开发与利用
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用新型MOFs材料的研制
"生物质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甜蜜素传感研究
成都市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一种铅锌超富集植物的筛选与驯化方法
不同种源一枝黄花生长对异质环境响应策略
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处理方法与工艺
一种降解石油烃的超级微生物
一种铅锌矿尾矿库植物群落构建方法
牛膝菊在不同酸碱度、水溶性盐含量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及原因
边坡护坡植物品种收集与种植模式研究
典型微塑料对微藻形态,关键生理过程与生长的影响
小球藻去除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塑料的迁移及去除机制研究
高效微藻组合筛选及其污水处理效果
石墨烯光催化网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效果研究
微塑料在环渤海地区河口与海洋的分布调查
长江上游大中型水库沉积物厌氧状态下磷的释放速率研究
响应镉胁迫的水稻bZIP4录因子的特性及功能研究
OsWRKY24转录因子调控水稻镉响应的特性分析和功能确定
关于温度和pCO2对藻类临界氮磷比的影响研究
生物炭负载铁锰氧化物活化过硫酸盐的性能研究
塑料袋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化学氧化法无害化处理土壤中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研究
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橙黄II染料废水研究
有机改性材料负载稀土金属对磷石膏堆场渗滤液中磷、氟的去除研究
低浓度下纳米氧化锌对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缺氧MBBR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
富含Fe、Ca的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其抑制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应用
黄土高边坡生态修复初期植物优选及其根系诱导技术
不同农艺措施对超富集物东南景天生长和镉富集的影响"
学习生活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及其它社团组织的各类比赛和活动。如校运动会,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各个班级也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美好的大学生活从来不止一种方式,更多精彩等着你来发现。
治蜀兴川勇争先,青春逐梦正当时-主题团日活动
“青春之韵”舞蹈大赛
校级运动会合影
成都理工大学年运动会
课外创新小组研究活动-荧光显微镜观察重金属对生物有效性
年学院联谊迎新晚会
年学院联谊迎新晚会
年6.5世界环境日“理小环”logo设计大赛
实习实践与校相关院系、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峨眉山地质认识和环境调查与评价生产实习基地、四川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实训基地、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实训基地、四川立新瑞德凤凰河二沟水质净化厂及人工湿地实训基地、温江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四川回春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四川诺迪康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实训基地、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
峨眉山实习
新疆那拉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踏勘
海天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厂听取技术人员讲解中央控制系统
四川中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水污染控制生产实习实践
就业深造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规划、环保部门、食品、医药、农林等各类企业、科研设计、教育等部门从事与环境相关的设计、管理与规划、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并能兼顾与环保产品开发有关的技术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同(近)专业继续深造。
优秀毕业生谢珍雯
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双流中学,大学期间曾担任环境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团支书。曾获国家奖学金、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三等奖、挑战杯四川省三等奖等。保送至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宋玉婷
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龙泉中学,大学期间获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等。保送至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松林
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西充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奖等,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考取至南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美婷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曾就读于四川省南山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社会工作奖,校级优秀团员等,曾担任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已签约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杰出校友1.王吉白
年本科就读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四川锌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联合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水处理装备研究所所长及CNAS磁分离水处理检测中心主任。牵头参与“十二五”国家住建部和环保部重大水专项“昆明滇池“城市污水厂深度处理水专项”和“高品质再生水与水体净化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水专项”的研究课题。曾担任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副总裁。
2.范璐
年本科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博士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生,三次获得硕士/博士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3.贾涛
男,级成都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本科,上海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硕士,年9月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博士生项目(四年)公派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目前医院ALBERTBONNIOT研究中心工作,研究方向抗肿瘤血管生成新药的研究。年4月,法国科学院(CNRS)医院(INSERM)高级生物医学中心颁发的“最优秀博士生报告奖”(唯一)。年12月获得欧盟纳米医学年会颁发的"sanofipasteur"(赛诺菲巴斯德奖)(唯一)。.年3月获得法国驻美国大使馆休斯顿科技处颁发的FADEx奖,中文名“法美博士生交流生奖”(法国和美国每年各自遴选10人获奖),年博士期间获得万欧元科研项目资助。
4.许可
男,级成都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本科,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全英文论文,理工唯一),曾就职于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目前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总负责)。
5.宋执男,级成都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本科,硕士。在校期间曾任校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班长,后就读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现就职于宝马(中国)总部,任HRBP一职。
结束语看到了这么多,
你是否已然心动?
心动还不行动?
让我们相约成理。
在环境学院写下未来四年的辉煌~
权威首发丨一秒读懂年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成都理工大学年省外招生现场咨询安排(持续更新中)
成都理工大学年省内招生现场咨询安排(持续更新中)
学院秀
成理管理科学学院
数说专业
成理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专业
感谢环境学院提供图文资料
编辑
刘宗男
学院审核老师
董淑乾
责任编辑
缪兆宽
成小理全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