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里一枝花,从春走过夏,走入秋,带着本土湖水的暖。秋意正浓,走一程,就会遇见欢喜,遇见爱。繁华是被摇醒的青春,落红才是最后的归宿。鼻尖野味,不似被时间腌制的岛居湖鲜,却也带着山湖之风的野性,在禹王庙渐渐绽放。
且歌且行,且行且珍惜。世代传说的是大禹治水,泽润太湖,绵延经久,香火不绝。进得门来,方看得那花儿心思,枫红意念,都写着明艳。潮湖碧潭,隐匿于苍苍烟岚之中,枝摇叶颤,天庭玉女的身姿,恍然眼前。
每到一处,便是一处造化。
红花继木
要说最多情的,非是红继木不可,一年可以多次开花,今日所见便是秋花了。枝叶已经些许惨淡,枝头兀自红艳,秋风无奈何,更待冬日抽新芽。
紫叶李是叶非花,却红艳胜花。直挺利落,上繁下稀,群叶簇积枝头,若不是茎干纤细,蔚然成林,也可与枫红一较高低。但更比枫红多了含蓄,收而不张,簇而不仄,冷艳而落寞,火红而新生寒意。
紫叶矮樱枝叶与紫叶李有几分想似,秋冬暗红,枝条更加琐碎,却因有了这小小的白粉花芽,趣味完全二样。禹王庙里,樱李独木,难成树林,只落个三三两两,一枝独秀。自然不见得春花成海,倒也有了孤芳自赏的怜悯。
草茉莉也叫紫茉莉,原产南美洲的物种,每每感觉一丝不合秋意的热情与饱和。花开得极艳,且红绿相配,在禹王庙里,是热闹的存在。
月季月季被誉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月季英文名ChinaRose,说像玫瑰,却显山寨。但它确是网罗众艳,花瓣紧密,似玫瑰,似牡丹,似荷莲,层层掩映,渐开涟漪;枝叶劲朗,似秋菊,似桑槐,荆棘有力,不可亵玩。
杭菊杭白菊,即“菊花茶”的原料,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庙中有不少杭菊,花小成群,斑斑点点,白里腻着鹅黄,十分清香,引得蜜蜂来袭,令人悦目。在秋日里的白素,冷月无声,湖水叮咚,唯有嫩蕊吐馨,使得白色成为最丰厚的色泽。
秋菊对秋菊的偏爱与私心,那是难免的。“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秋菊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秋菊盛会,古神话传说中秋菊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因此,这种偏爱是历经了时月、倾注了文墨的。
野桂花要说野桂花,与桂花有什么区别,其实从外型上相差无几,只是野桂花枝干更加粗壮,花型交叉,最重要的是,开花更晚。秋色正浓,桂花已落,而野桂花才慢慢开满枝头,这种落差,却延续了桂花的遗韵,不必计较,只安心赏花便是了。
禹王小庙,无非争艳。路上旅者,总要具备些许浪漫前身。别样情怀,不拘于繁华依旧、万千怜爱于身。甲乙丙丁的我们,干净地穿越花前枝下,是神奇,是恩赐,是小叶如刀,是落花无情——寻花,更寻己。
来源丨苏州太湖西山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