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在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91170.html
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指出:
“要推动长三角中心区一体化发展,带动长三角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
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这一《规划》的落地,不仅标志着徐州从此被正式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也明确了徐州在长三角区域更加重要的城市功能定位。
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
徐州底气何在?
乘交通之势内联外畅交通是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命脉。
徐州通,则江苏通。无论对内布局还是对外通联,徐州的交通格局都在日益完善。
对内推进徐州公共交通早已迈入“地铁换乘时代”,枢纽项目建设、公路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年,迎宾大道高架快速路建成,让徐州新老城区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同一年,城东大道高架快速路开始续建,徐韩路、徐丰路、三环南路高架快速路全面开工。
仅仅过了一年,徐州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疏港铁路开通,徐州的物流通道更加顺畅、多式联运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齐备。
对外发展徐州高铁枢纽进入“米”字形时代,快速通道、城际铁路、运河港口等重大项目全力推进。
年12月16日,徐盐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次年2月4日,徐淮快速通道二期工程桥桩完成建设。到了6月29日,徐宿连运河一期工程先导段在宿迁市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徐宿连运河正式启动建设。
今年2月8日,伴随着徐连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徐州到达兄弟城市连云港单程最快仅需1小时,构建起了至南京、郑州、济南2小时“高铁交通圈”。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今天的徐州正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全力奔跑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阔步前进。
搭物流快车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淮海经济区等多重机遇叠加影响下,徐州的物流行业正在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中欧国际班列正满载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建材和电子设备等大宗货物,深入欧洲腹地。与此同时,来自各国的木材、化妆品、红酒等商品,依托跨境电商和有着“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国际班列,正在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随着陆港物流业的兴盛,徐州物流产业发展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每一个日日夜夜,徐州都在以高度开放的方式与长三角互联互通,为国际贸易的繁荣提供强大支撑。
年,徐州中欧班列第列(徐州—汉堡首班)启航,首次打通徐州到欧洲经济中心的陆路通道,徐州中欧班列从此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年,徐州至武汉的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成为国内首条京杭大运河对接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全集装箱班轮航线,使得徐州陆港物流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铁路货运基地陆路口岸开放,徐州铁路货运中心木材集散中心、冷链物流中心、进境粮食、肉类指定监管区等项目即将落地;
内河水运二类口岸积极申报;双楼内河港河海联运等平台验收运营;国际货运中心、国际快件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开放兴产业、产业促开放,徐州正以物流产业为支点,向着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内外互济、东西双向开放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目标扬帆起航。
借产业东风协同发展今天的徐州,面临着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使命与重大机遇,正在推动着淮海经济区多层次、多领域协同发展态势加速形成。
年11月,宿徐两市签订《共建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两年来产业园共建工作迅速推进。而更早成立的萧泉工业园,目前已投产企业26家,年实现年产值22亿元。
在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正在积极打造“一城一谷一院一区”科技创新四大标志性工程,它们集聚着各类创新要素,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承担着打造区域性产业科创中心的重任。
未来,徐州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智造产品,以自身硬实力支撑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实力。
如果说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开放则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巨大引擎。
深耕长三角,徐州深知既要在区域内稳步推进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也要对标一流城市,加快合作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徐州名片”。
徐州已连续三年举办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并与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签订合作协议,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年,徐州市推进10次精准招商活动,密集拜访对接73家重点企业,洽谈推进个具有明确合作意向项目。
年,徐州市还将系统谋划产业招商布局,大力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无锡徐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启动,更是开启了南北合作共建的新篇章。
集聚资源要素、推进改革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协同淮海经济区、潮涌长江三角洲。
徐州正以高速发展的态势
乘风而上
奋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
这就是徐州最大底气!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
你怎么看?
文字:沈扬臧秀君朱睿董晓
编辑:王童
点亮“在看”表白我的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