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区别 http://m.39.net/pf/a_6682961.html中国著名雕刻家、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钱绍武先生于年6月9日22点35分病逝。德州学院柳湖吟诵团第一个省级一等奖吟诵节目,就是先生传调的《短歌行》。为表达柳湖吟诵团师生的沉痛哀悼,特发表魏嘉瓒先生年撰写的《中华吟诵国际研讨会花絮》一节。
钱绍武先生照片
钱绍武先生是全国著名的雕塑家,当年83岁。矮胖,像个弥陀佛,很可爱。有一次我和他及叶嘉莹教授还有台湾来的古琴演奏家廖秋蓁女士同时上台吟诵,我们相邻而坐,他告诉我他是无锡人,久居北京。当他得知我来自苏州时,说他母亲是苏州人,并且临时改换节目,用苏白吟咏了一首李煜的词,他吟咏的调子很像昆曲,他告诉我他的母亲喜欢唱昆曲,他的吟诵是跟母亲学的。人一旦离乡久了,见到家乡来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忆旧之情。就如同唐朝的王维在《杂诗》中所写“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昨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那样,寄意梅花,表达乡情。钱绍武临时改用苏白吟诗,想来也是出于同样的感情。
左起:叶嘉莹、廖秋蓁、魏嘉瓒、钱绍武
闭幕式那天,他又被安排登台吟诵。他吟诵的是曹操的《短歌行》,兴致很高,慷慨激昂。不料,他是满嘴假牙,一激动,突然牙齿脱落下来。他马上转过脸去,装好牙齿,回头冲着观众天真的一笑,还念念有词地说:“牙掉了,牙掉了!”观众马上对这位幽默的长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吟诵结束,要下台去,但他一时找不着北,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去,竟然往观众席上走去,主持人赶紧跑上来把他拉了回来。观众又是一阵友好的掌声。这些老人,都已80多岁,本来在家清闲无事,但为了吟诵,还来登台展示节目,一个个又随和自然,天真可爱,真的很令人感动!
忽然想起,在什么书上看到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大学的古典文学专家、戏剧史研究专家陈钟凡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唱《西厢记》的时候,也曾经唱着唱着,把假牙喷出来了,惹得学生满堂大笑。噢,又忽然想起,我的老师蒋庭曜教授,也是满嘴假牙,他讲课时,有时会发出牙齿磨动的声音。有一次,他讲《长恨歌》,吟诵到兴奋处,牙齿也脱落下来,不过没有掉到嘴外,还是在嘴里边,他自己调整一下就又好了。前有陈钟凡,后有钱绍武、蒋庭曜,文人雅趣,异代而相同,讲给大家听听,留传下去,也算是文坛佳话。
作者简介
魏嘉瓒,年中秋之夜出生于江苏省沛县的一个望族之家,成长于徐州,工作、定居于苏州。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现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过教育、宣传、秘书、统战、文化、新闻工作。曾任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苏州市广电局副局长等职。是文博研究员,业余研究苏州文史、苏州园林、写诗、玩乐器、玩石头。退休后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苏州市诗词协会会长、沧浪诗社社长;传统文化研究会顾问、苏州书画收藏家副会长、苏州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中华吟诵学会理事、苏州市吟诵传习社理事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吟诵(唐调)”传承人。受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经典资源库”吟诵项目专家,受聘吟诵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书斋名“歌风楼”。出版专著有《歌凤楼诗文集》、《苏州历代园林录》、《苏州古典园林史》、《苏州民国园林史》、《古新郭园林》、《石韵》、《美名(上下册)》,《最美读书声—苏州吟诵采录》、《幼学古诗吟诵一百首》、《吟诵传薪—歌风楼吟诵讲堂教学实录》(梓行中)。主编书目有《苏州文物古迹诗选》、《苏州园林品赏录》、《诗绎苏州》、《忆江南—苏州美》、《沧浪诗社二十年》、《姑苏吟》等十多种。
扫码